跨国药企拜耳在华收购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跨国药企拜耳在华收购战略研究
【摘要】:近几年,跨国药企面临着专利到期,加上仿制药的步步紧逼,跨国药企纷纷选择收购作为国际竞争的发展战略,国际医药行业进入整合发展。中国的医药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制度一直在改革,监管也在逐渐严格,跨国药企在华的发展战略必须及时调整以适应其竞争环境。拜耳集团是全球著名的跨国药企之一,2006年拜耳通过收购东盛科技进入我国的非处方药市场,2014年收购滇红药业进一步巩固非处方药市场并涉足中药市场。本文详细分析了两次收购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情况,为其他医药企业提供战略参考。对于选择ST多种经营战略——收购东盛科技进军非处方药市场,拜耳把握了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中国非处方药市场潜力的机会,利用了自身资金、品牌方面的优势,短期内成为中国十大非处方药企业之一。但在战略实施阶段,原来东盛科技的营销团队散去,新的营销团队不适应原来成熟的营销网络和渠道,且拜耳过于急切地将企业文化直接注入东盛科技,其人力资源、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的整合失败导致收购后的业务量大不如前。虽然此次收购战略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整合实施过于激进,影响了协同效应的发挥。收购东盛科技为拜耳的在华收购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不但要理性分析拜耳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选择正确的战略,更要注重战略的实施,落实并优化拜耳在华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拜耳选择SO增长型战略收购滇红药业,进一步巩固我国非处方药市场,把握了中药支持政策和非处方药市场潜力的机会,利用了自身资金、品牌和研发、生产方面的优势。鉴于经验教训,我们针对性的提出了此次收购滇红药业的战略实施建议,应当以支持阶段性独立经营为主,注重人力资源的整合,加强营销渠道的建设,促进企业文化的整合,才能发挥收购的协同效应。其次,收购并非长久之计,拜耳更应当坚持对医药研发的投入,提升研发的效率,维护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后,基于拜耳收购东盛科技和滇红药业的战略提出了医药企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医药企业 收购 企业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16.72;F27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12-14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8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医药行业现状18-24
- 2.1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理论基础18-19
- 2.2 医药行业现状19-24
- 2.2.1 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发展20-21
- 2.2.2 国际医药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21-23
- 2.2.3 跨国药企在华发展23-24
- 第3章 进军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战略——收购东盛科技24-39
- 3.1 拜耳的基本情况24
- 3.2 2006年收购东盛科技的背景和过程24-26
- 3.3 收购东盛科技的战略分析26-32
- 3.3.1 2006年的外部环境分析26-30
- 3.3.2 2006年的内部环境分析30-32
- 3.4 收购东盛科技的战略选择——SWOT分析及其战略矩阵应用32-35
- 3.5 收购东盛科技的战略实施35-39
- 3.5.1 收购东盛科技的战略实施成效35
- 3.5.2 收购后的组织结构整合及评价35-36
- 3.5.3 收购后的营销组织和渠道整合及评价36-38
- 3.5.4 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及评价38-39
- 第4章 巩固非处方药市场的未来发展战略——收购滇红药业39-49
- 4.1 2014年收购滇红药业的背景和过程39-40
- 4.2 收购滇红药业的战略分析——2014年的外部环境分析40-43
- 4.2.1 宏观环境分析40-41
- 4.2.2 产业环境分析41-43
- 4.2.3 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分析43
- 4.3 收购滇红药业的战略分析——2014年内部环境分析43-45
- 4.3.1 资源分析43-44
- 4.3.2 能力分析44-45
- 4.3.3 核心竞争力分析45
- 4.4 收购滇红药业的战略选择——SWOT分析及战略矩阵应用45-49
- 4.4.1 收购滇红药业的SWOT分析及战略矩阵应用45-48
- 4.4.2 与收购东盛科技SWOT分析和战略选择的对比48-49
- 第5章 未来战略实施的建议与启示49-54
- 5.1 注重人力资源的整合49-50
- 5.1.1 建立人力资源整合的专业领导团队49-50
- 5.1.2 设定关键人力资源的留用机制50
- 5.1.3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50
- 5.2 加强营销渠道的建设50-51
- 5.2.1 增强品牌意识50
- 5.2.2 走低成本路线50-51
- 5.2.3 加强终端建设与宣传51
- 5.3 促进企业文化的整合51-52
- 5.3.1 基于文化评估制定企业文化整合方案51
- 5.3.2 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贯彻企业文化51-52
- 5.4 研发能力的整合52
- 5.4.1 基于风险控制加大研发投入52
- 5.4.2 注重研发效率的提升52
- 5.5 对我国医药企业的启示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拜耳发布2008年一季度业绩[J];建设科技;2008年09期
2 涂闽;;拜耳:经营业绩稳步发展[J];上海化工;2011年03期
3 ;拜耳有望创下2012全年佳绩[J];粘接;2012年11期
4 草威;;拜耳[J];职场;2011年01期
5 笑形;;拜耳集团收购安万特公司[J];农药市场信息;2001年21期
6 ;拜耳集团召开秋季财务新闻发布会[J];上海化工;2003年02期
7 吕怡琳;拜耳聚合物集团亚太区发表创新的办公室理念——企业的驱动力来源于创新与合作[J];上海化工;2003年06期
8 陈平生;创新为拜耳发展提供原动力——拜耳材料创新集团在沪参加中国国际橡塑展[J];上海化工;2004年07期
9 ;拜耳材料创新集团朗盛化工公司宣告成立[J];中国塑料;2004年07期
10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访问拜耳集团[J];上海涂料;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锦泉;拜耳:争做企业公民的优秀代表[N];中国贸易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庞丽静;拜耳材料的图谋[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李莉莉;李群会见拜耳客人[N];青岛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朱先春;拜耳:30亿欧元再启创新之门[N];农民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吴金慧;拜耳:创新是应对挑战唯一出路[N];中国化工报;2012年
6 记者 汤一原;王安顺会见拜耳集团主席[N];北京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张旭;拜耳调整战略打造创新型公司[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梁图强;拜耳重点发展医药与新材料[N];经济日报;2003年
9 庞晓华;拜耳旗下三大业务踏上发展新征程[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余明;拜耳全球大调整的逻辑:让强者更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小津;跨国药企拜耳在华收购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朱希敏;不确定需求下拜耳中国板材库存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8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54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