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合作社风险识别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民合作社风险识别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风险 因子分析 风险防范
【摘要】:中国国情下的分散经营、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一定时期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各类农产品的产量,我国的小农经营在一定程度了满足了自给自足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国际间的接轨,市场的开放,小农经营受到了市场的考验和冲击,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农逐渐联合起来,包含农民合作社在内的经济组织相继成立起来。由于政策的支持和农民自身的要求,我国农民合作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民合作社将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联合起来,为社员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农产品的销售服务,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农民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增强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合作社逐步成为了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互助性组织,如同企业一样,不仅面临着农户本身的风险,也面临着合作社本身所自有的风险。我国的农民合作社面临着合作社内部自有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经济环境政策风险。具体包括内部的合作社领导者的素质风险、内部控制意识风险、会员素质不高、内部信息沟通渠道是否畅通等风险,及外部的自然灾害类风险、同行业竞争风险、产品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等。因此,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在长期稳健发展过程中,对农民合作社的主要风险识别和防范有着必要且紧迫性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好的安徽、山东两省实地调研,走访并了解农民合作社所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得出影响农民合作社的主要风险,即外部经济环境,产品与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内部管理决策风险、宏观政策风险、财务风险、诚信风险、合作社培训和教育风险以及管理者与社员的素质风险。其次在农民合作社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因子得分给出了农民合作社的一个总体风险评价指标。最后根据已得出的农民合作社主要风险,分门别类的对各类农民合作社主要风险给出风险防范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农民合作社风险识别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综合阐述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并详细梳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通过阅读农民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风险的相关文献,总结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起源,农民合作社的组织规范化等相关研究,并着重整理梳洗农民合作社风险的相关文献综述;第三章主要对本文将会用到的基础理论进行概念界定;第四章主要研究我国国情下的农民合作社所面临的风险,并分析造成这些风险可能出现的原因。最后总结说明我国农民合作社风险表现出来的特征。第五章主要通过构建模型,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相应的从事农民合作社的人群发放问卷,取得一手数据,使用SPSS17.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对农民合作社的关键风险的识别,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到一个农民合作社总体风险水平的评价指标模型。第六章主要针对农民合作社的关键风险给出规避防范风险的建议,同时展望未来的相关性研究和本文研究的不足点。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风险 因子分析 风险防范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1.42
【目录】:
- 内容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14
- 一、研究背景12-13
- 二、研究意义13-14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6
- 一、研究思路14-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24
-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的主要研究综述17-20
- 一、农民合作社产生及演变研究17-18
- 二、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组织、规范化与异化研究18-19
- 三、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研究19-20
- 第二节 有关农民合作社风险研究综述20-24
- 一、农民合作社风险的理论研究20-21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必要性研究21-22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22-24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24-31
- 第一节 合作社24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24-26
- 第三节 风险理论26-27
- 一、企业风险管理理论26
- 二、风险社会理论26-27
- 第四节 SPSS因子分析27-31
-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27-28
- 二、因子分析数学模型中的几个相关概念28
- 三、因子分析的主要方式28-31
- 第四章 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风险分析及其特征31-38
-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风险分析31-37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风险的特征37-38
- 第五章 我国农民合作社主要风险识别实证研究38-49
-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问卷设计38-39
- 第二节 数据处理及相关性检验39-42
- 一、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39-40
- 二、信度分析40
- 三、效度检验40-41
- 四、提取公因子41-42
- 第三节 数据相关分析42-46
- 一、公因子分析42-44
- 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44-46
- 三、农民合作社总体风险水平评价46
- 第四节 风险综合分析46-49
-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49-53
- 第一节 我国农民合作社风险防范政策建议49-52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52-53
- 一、研究不足52
- 二、未来研究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59
- 致谢59-60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萍;面对入世挑战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新型农民合作社:“农村的希望工程”[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5期
3 ;中外专家研讨农民合作社立法[J];农村财务会计;2005年06期
4 刘登高;农民合作社的历史教训和新鲜经验[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5期
5 ;农民合作社立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6期
6 ;黑龙江上海首创跨省农民合作社[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5期
7 ;农民合作社的经验[J];中国供销商情;2005年10期
8 刘登高;;农民合作社的历史教训和新鲜经验[J];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05期
9 孙迪亮;农民合作社的十大功能[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1期
10 徐克勤;发展农民合作社必先走出认识误区[J];领导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剑;;试论农村技术协会与农民合作社共同发展的模式[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昌年;奉贤农民合作社贷款有了绿色通道[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米厚民 梁建文;我省665家农民合作社带动45万农户致富[N];山西日报;2006年
3 记者 艾春义;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座谈会召开[N];四平日报;2006年
4 市委副书记 阎杰;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N];四平日报;2006年
5 朱雪明;浙江农民合作社首次获贷款授信2304万元[N];中国信息报;2007年
6 宋绍强 记者 吕晓明;20条新规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姜小梅、巴雅;博乐市农民合作社助农增收[N];博尔塔拉报;2009年
8 记者 王朝霞;11部门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静;本市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可获贴息[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10 记者 王海燕;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可获政府贴息[N];北京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文娟;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东霞;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周孝贵;农村转型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合作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双;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困境及发展方向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赵京;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李加龙;三种社会网络视角下农民合作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张娜;湖北省荆州市农民合作社盈余合理分配影响因素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7 周传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合作社文化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金捚;农民合作社:创业资源来源及获取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9 原贺贺;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模式构建[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柯;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民合作社的共生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0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76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