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腰椎滑脱 退行性腰椎病变 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摘要】:目的通过采用TLIF术和PLIF术对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种术式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制订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共计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腰椎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认诊断。通过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将上述患者划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其中TLIF组采用TLIF术进行治疗,PLIF组采用PLIF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卧床时间的差异。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椎间植骨融合成功率、疗效、滑脱矫正情况、疼痛及功能和并发症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将本次研究的48例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椎体节段和腰椎滑脱程度构成进行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手术结束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具体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结果发现T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7.2±16.4)min,P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3.5±1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1.3±69.2)m L,而PLIF组的患者为(259.7±68.7)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为(164.2±55.2)m L,PLIF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为(216.3±54.8)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为(2.21±0.96)d,而PLIF组的患者为(4.54±1.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TLIF术的持续时间比PLIF术式短,而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比PLIF术少,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也比PLIF术短。3.对不同组别之间患者术后的疗效和椎间植骨融合成功率进行比较,TLIF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91.7%,较PLIF组为高(62.5%)(P0.05),反之,PLIF组患者的融合成功率要高于T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TLIF组的滑脱度为(46.7±6.3)%,PLIF组的滑脱度为(46.4±5.9)%,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经两种术后治疗后,TLIF组的术后滑脱度为(13.4±5.8)%,PLIF组的术后滑脱度为(17.7±6.1)%,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滑脱度均出现了显著降低(P0.05),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很好的矫正腰椎滑脱情况。术后两组的滑脱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术式改善滑脱度的效果是一致的。5.对不同组别之间患者手术前后进行VAS痛觉评分和ODI功能评分,术前TLIF组的VAS评分为(7.45±0.71),PLIF组的VAS评分为(7.47±0.69),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经两种术式治疗后,TLIF组的术后VAS评分为(1.87±0.68),PLIF组的术后VAS评分为(2.01±0.70),手术前后不同组别的患者VAS评分都出现了明显的降低(P0.05),说明这两种术式都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手术方式改善疼痛的效果是一致的。治疗前TLIF组的ODI评分为(18.51±2.21),PLIF组的ODI评分为(18.54±2.19),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经两种术式治疗后,TLIF组的术后ODI评分为(3.64±2.17),PLIF组的术后ODI评分为(3.68±2.20),手术前后不同组别的患者ODI评分都出现了明显的降低(P0.05),说明两种术式都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术后两组的ODI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两种术式改善腰椎功能的效果是一致的。6.TLIF组患者手术之后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PLIF组中有1例神经根损伤,其余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这两种术式治疗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LIF术与PLIF术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大致相当的临床效果,但TLIF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能够更多的保留椎弓根骨性组织,并能降低术中对硬膜囊、神经根的损伤,但其适应症相对较窄。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国雨;;以手法为主的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近况[J];广西中医药;2016年05期
2 孙国荣;吴成如;蒋传海;史凤之;李葛威;;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进展[J];安徽医学;2016年10期
3 陈曦;孙旭;陈忠辉;王斌;刘臻;朱泽章;邱勇;;腰4、5退变性滑脱的相关解剖学和形态学参数的对比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年05期
4 张爱明;李青;张非;梁道臣;赵成毅;梅治;;TLIF术式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6年03期
5 蔡平原;黄帅;陈升浩;郑启新;;PLIF技术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年03期
6 李智斐;钟远鸣;张家立;唐福波;周劲衍;;腰椎滑脱手术复位相关因素探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年11期
7 廖国平;邓芳文;孙德贵;胡建华;林敬明;尹新生;;后外侧腰椎融合术与后路椎间融合术比较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6年04期
8 张子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50例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24期
9 陈志刚;吕书军;李立东;周广擰;洪晔;林俊安;丁春劲;;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J];实用骨科杂志;2016年02期
10 吴云霞;刘忠军;刘晓光;孙宇;陈仲强;党耕町;;2008~2014年北医三院骨科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住院人群特征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波;早期下床活动对腰椎滑脱融合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钟志伟;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CT、MRI特点及其对MIS-TLIF手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年
3 周先爱;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远期临床疗效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4 张海飞;单纯融合与内固定融合治疗慢性腰痛的Meta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30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33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