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尺度耕地安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20:53
耕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耕地的减少与退化会造成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保障耕地安全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关于耕地安全的认知还未达成一致,评价指标缺乏对耕地本体的考虑,研究尺度普遍偏宏观,适用于政策制定和规划调控,但对农业生产实践指导不足。本文从耕地安全内涵、机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成果应用、管护对策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以江苏省宜兴市和河南省温县为研究区进行县域尺度耕地安全实证研究,以完善耕地安全评价理论,促进耕地的有效保护。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分析土壤和耕地的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由国际上对土壤安全的定义引申出耕地安全的内涵,认为耕地安全是指维持和改善区域耕地资源,以保障耕地能够持续稳定的发挥各项功能,满足人类生存、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耕地安全系统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剖析,耕地安全系统结构由耕地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构成,基于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建立“需求层次-安全层次-耕地安全系统服务-耕地安全系统功能”的关系,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分析思想,分析耕地安全系统运行机制是“人-自然环境-耕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基于能力、状态、资本、关联性、法规...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土壤质量指标及使用频率(Elseetal.,2018)
21在收集空间地理、土壤等多源数据的基础上,借助GIS等软件平台和技术手段,进行耕地安全评价数据库的建立和制图分析,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4.2技术路线图1-2技术路线图
25和盆地等类型,会影响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造就了多样的局部环境、耕地类型和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地势平缓、海拔低的平原、河谷等地水热条件、土壤发育都比较优越,适宜农业生产,易发展成为优质耕地(邱维理,2012)。土壤是耕地组成的核心要素,为作物生长提供了空间、养分和水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影响着耕地的肥力,能供应和调节作物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质地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无障碍因素的土壤能够长期为人类利用。植被,包括种植的农作物以及生长的杂草、农田防护林等,植被类型反映了耕地的利用类型和适宜程度,能够体现出人类对耕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式。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根本在于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因此人类对耕地的作用和影响也十分复杂,社会资源的投入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利用方式和强度会提升或降低耕地的生产能力,影响农田系统的稳定性和周围环境,例如对地形等一些不利因素的改造以及土壤改良等生产活动,将自然土壤不断熟化,形成产能更高的耕作土壤。灌溉、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耕地发挥最佳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权籍是调整土地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关系,构建和谐的土地利用关系而产生的,反映了“人-地-权”的关系,影响对耕地的管理和经营。图2-1耕地内涵构成框架2.1.3土壤安全土壤的基本概念侧重于对土壤形成和发育以及土壤各组分的描述,但没有体现出土壤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在全球土壤资源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基于土壤的多种功能,出现了土壤安全的概念。国际上对土壤安全的定义为“Soilsecurityreferstothemaintenanceandimprovementofsoilsworldwidesothattheycancontinueto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解析[J]. 张正河. 人民论坛. 2019(32)
[2]中国耕地健康问题及防治对策[J]. 郧文聚,吴克宁,张小丹. 中国发展. 2019(04)
[3]当前国际粮食经济形势与中国粮食安全[J]. 吕捷,王雨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4]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 温良友,孔祥斌,张蚌蚌,孙晓兵,辛芸娜,张青璞.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0)
[5]重塑中国粮食安全观[J]. 毛学峰,孔祥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6]基于核密度估算的大都市耕地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蔡为民,肖婷,毕芳英,史云哲.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7]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耕地系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 匡丽花,叶英聪,赵小敏,郭熙.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9)
[8]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及其研究趋势[J]. 孔祥斌,张蚌蚌,温良友,胡莹洁,雷鸣,姚静韬,辛芸娜.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9)
[9]基于多层级指标的省域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 马瑞明,马仁会,韩冬梅,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6)
[10]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珠三角耕地质量评价[J]. 叶云,赵小娟,胡月明.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5)
博士论文
[1]黄淮海平原耕地多功能效应及保护补偿研究[D]. 陈丽.中国农业大学 2016
[2]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建春.中国农业大学 2014
[3]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研究[D]. 朱红波.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四川地震灾区耕地资源安全分析与建议[D]. 霍冰影.四川师范大学 2012
[2]石家庄市耕地动态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王军.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张传华.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622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土壤质量指标及使用频率(Elseetal.,2018)
21在收集空间地理、土壤等多源数据的基础上,借助GIS等软件平台和技术手段,进行耕地安全评价数据库的建立和制图分析,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4.2技术路线图1-2技术路线图
25和盆地等类型,会影响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造就了多样的局部环境、耕地类型和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地势平缓、海拔低的平原、河谷等地水热条件、土壤发育都比较优越,适宜农业生产,易发展成为优质耕地(邱维理,2012)。土壤是耕地组成的核心要素,为作物生长提供了空间、养分和水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影响着耕地的肥力,能供应和调节作物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质地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无障碍因素的土壤能够长期为人类利用。植被,包括种植的农作物以及生长的杂草、农田防护林等,植被类型反映了耕地的利用类型和适宜程度,能够体现出人类对耕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式。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根本在于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因此人类对耕地的作用和影响也十分复杂,社会资源的投入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利用方式和强度会提升或降低耕地的生产能力,影响农田系统的稳定性和周围环境,例如对地形等一些不利因素的改造以及土壤改良等生产活动,将自然土壤不断熟化,形成产能更高的耕作土壤。灌溉、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耕地发挥最佳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权籍是调整土地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关系,构建和谐的土地利用关系而产生的,反映了“人-地-权”的关系,影响对耕地的管理和经营。图2-1耕地内涵构成框架2.1.3土壤安全土壤的基本概念侧重于对土壤形成和发育以及土壤各组分的描述,但没有体现出土壤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在全球土壤资源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基于土壤的多种功能,出现了土壤安全的概念。国际上对土壤安全的定义为“Soilsecurityreferstothemaintenanceandimprovementofsoilsworldwidesothattheycancontinueto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解析[J]. 张正河. 人民论坛. 2019(32)
[2]中国耕地健康问题及防治对策[J]. 郧文聚,吴克宁,张小丹. 中国发展. 2019(04)
[3]当前国际粮食经济形势与中国粮食安全[J]. 吕捷,王雨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4]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 温良友,孔祥斌,张蚌蚌,孙晓兵,辛芸娜,张青璞.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0)
[5]重塑中国粮食安全观[J]. 毛学峰,孔祥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6]基于核密度估算的大都市耕地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蔡为民,肖婷,毕芳英,史云哲.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7]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耕地系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 匡丽花,叶英聪,赵小敏,郭熙.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9)
[8]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及其研究趋势[J]. 孔祥斌,张蚌蚌,温良友,胡莹洁,雷鸣,姚静韬,辛芸娜.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9)
[9]基于多层级指标的省域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 马瑞明,马仁会,韩冬梅,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6)
[10]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珠三角耕地质量评价[J]. 叶云,赵小娟,胡月明.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5)
博士论文
[1]黄淮海平原耕地多功能效应及保护补偿研究[D]. 陈丽.中国农业大学 2016
[2]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建春.中国农业大学 2014
[3]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研究[D]. 朱红波.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四川地震灾区耕地资源安全分析与建议[D]. 霍冰影.四川师范大学 2012
[2]石家庄市耕地动态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王军.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张传华.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6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10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