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10:09
增温将促进土壤有机碳(SOC)矿化,从而导致CO2排放增加,使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形成正反馈效应。土壤碳库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碳(SOC)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SOC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之间的反馈关系,但SOC矿化温度敏感性对升温的响应趋势及其驱动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选取东北天然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培养法分析了典型温带森林生态系统SOC矿化温度敏感性与年均温的关系及其季节动态,并通过实验室365天培养实验,分析了长期Q10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同时探讨了影响土壤SOC矿化温度敏感性的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重点采用二代测序(Mi Seq)和功能基因定量PCR技术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与SOC矿化过程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关系。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野外取样即时测定土壤呼吸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东北的阔叶红松林土壤Q10随年均温的增加而增加,土壤Q10受气候因子、土壤碳的质量和有效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共同调控。年均温较高样地惰性碳含量低,土壤碳质量高,但微生物处于较强的碳饥...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真菌和细菌代表性类群的营养生态策略Figure1-1Thetrophicstrategiesofrepresentativemicrobialphyla
中国东北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地理分布
土壤呼吸测定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QMEC: a tool for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microbial functional potential in C, N, P, and S biogeochemical cycling[J]. Bangxiao Zheng,Yongguan Zhu,Jordi Sardans,Josep Pe?uelas,Jianqiang S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8(12)
[2]DOM对米槠次生林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影响[J]. 吴东梅,郭剑芬,张政,李帅军,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8(11)
[3]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培养与测定模式[J]. 何念鹏,刘远,徐丽,温学发,于贵瑞,孙晓敏. 生态学报. 2018(11)
[4]基于高通量定量PCR研究城市化小流域微生物污染特征[J]. 庄芳芳,苏建强,陈辉煌,朱永官. 生态毒理学报. 2017(05)
[5]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J]. 张丽敏,徐明岗,娄翼来,王小利,秦松,蒋太明,李忠芳.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9)
[6]植被类型变化对长白山森林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王丹,吕瑜良,徐丽,何秀,徐志伟,赵宁,王瑞丽,何念鹏. 生态学报. 2013(19)
[7]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全球变暖正负反馈的不确定因素[J]. 栾军伟,刘世荣. 生态学报. 2012(15)
[8]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J]. 张仕吉,项文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5)
[9]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范分良,黄平容,唐勇军,李兆君,梁永超. 环境科学. 2012(03)
[10]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和适应性研究进展[J]. 杨毅,黄玫,刘洪升,刘华杰. 自然资源学报. 2011(10)
硕士论文
[1]水肥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杨山.沈阳大学 2014
[2]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D]. 杨丽霞.南京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3566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真菌和细菌代表性类群的营养生态策略Figure1-1Thetrophicstrategiesofrepresentativemicrobialphyla
中国东北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地理分布
土壤呼吸测定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QMEC: a tool for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microbial functional potential in C, N, P, and S biogeochemical cycling[J]. Bangxiao Zheng,Yongguan Zhu,Jordi Sardans,Josep Pe?uelas,Jianqiang S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8(12)
[2]DOM对米槠次生林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影响[J]. 吴东梅,郭剑芬,张政,李帅军,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8(11)
[3]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培养与测定模式[J]. 何念鹏,刘远,徐丽,温学发,于贵瑞,孙晓敏. 生态学报. 2018(11)
[4]基于高通量定量PCR研究城市化小流域微生物污染特征[J]. 庄芳芳,苏建强,陈辉煌,朱永官. 生态毒理学报. 2017(05)
[5]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J]. 张丽敏,徐明岗,娄翼来,王小利,秦松,蒋太明,李忠芳.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9)
[6]植被类型变化对长白山森林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王丹,吕瑜良,徐丽,何秀,徐志伟,赵宁,王瑞丽,何念鹏. 生态学报. 2013(19)
[7]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全球变暖正负反馈的不确定因素[J]. 栾军伟,刘世荣. 生态学报. 2012(15)
[8]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J]. 张仕吉,项文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5)
[9]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范分良,黄平容,唐勇军,李兆君,梁永超. 环境科学. 2012(03)
[10]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和适应性研究进展[J]. 杨毅,黄玫,刘洪升,刘华杰. 自然资源学报. 2011(10)
硕士论文
[1]水肥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杨山.沈阳大学 2014
[2]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D]. 杨丽霞.南京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3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32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