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及其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0:15
本文关键词: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及其传播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文学艺术与社会机制的动态交互作用为研究切入点,以元明清“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为研究对象,将相关素材放入编创、传播与接受的文学活动现场进行考察分析,探讨通俗小说的娱乐性、平民性、商品性三大本质特征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关系。论文对元明清三代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产生的社会基础,递嬗脉络,体裁类型与文化意蕴等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解读。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与可据资料以及研究设想。 正文凡三编。第一编为元代“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从继承到转型。第一章综合考察了元代通俗小说的传播环境,分析了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以及受众等文学传播要素。第二章探讨了先秦两汉题材平话的创作与传播。特殊的社会制度,深厚的历史传统,求知尚古的心理诉求是平话在这一时期得以产生和流传的主要动因。平话所展现的历史是脱胎于正史,不断俗化的历史,又是自成体系的历史。受众审美趣味又反过来影响到平话的敷衍分寸。第三章通过分析民俗文化与话本小说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出元代话本小说有着迎合民间审美趣味的倾向,它秉承民间叙事的通俗性,吸收民俗信仰的成分,呈现出鲜明的民间特色。第四章揭示了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与杂剧在题材选取上相互因袭,在艺术手法上相互借鉴,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现象。 第二编是明代“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从新变到繁荣。第一章指出明代通俗小说的传播状况发生较大的改变。逐渐放开的文化政策,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的普及以及消费文化的蔚兴等因素为通俗小说的编创与传播提供了较之前代更为广阔的平台。综合考察文学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可以发现,明代通俗小说的传播队伍不断发展,传播方式渐趋多样,传播手段逐步机制化以及受众范围日益扩大。第二章以明代历史演义中的先秦两汉题材为中心,研究了历史演义形成与传播的动因、历史演义的编创动机和编创方式。第三章集中考察了明代先秦两汉题材的神魔小说。神魔小说是在明代三教融合以及不断世俗化的文化背景中产生与发展的。神魔小说中涵摄了古典神话的思维方式、形象原型以及精神内涵。神魔小说的产生与流行契合了创作者与接受者的普遍审美心理,揭示出人们对鬼神故事的偏爱其实也是对自身局限性的一种心理补偿。第四章梳理了先秦两汉故事题材的拟话本篇目,发现这些小说经过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呈现出了文人化、雅致化的时代特色与鲜明的江南地域特色。第五章选取《七十二朝人物演义》进行个案研究,认为明代通俗小说内蕴着儒家文化,以此自觉承担起社会教化的功能。 第三编为清代“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从成熟到衰蜕。本编延续之前的研究体例,第一章统观巡视清代通俗小说的创作环境,发现古代通俗小说伴随着清廷的建立、鼎盛与衰退呈现出较为契合的律动状态。就传播要素而言,传播队伍更加专业化,传播媒介更加多样化,受众群体更为普及。第二章以先秦两汉题材历史演义为考察对象,发现基于文学的一般发展规律,清代通俗小说不复明代的发展热度,整体呈现出衰微趋势,这也与更为严厉的统治政策和严谨的学术氛围不无关联。第三章以先秦两汉题材神魔小说为研究中心,发现经历了清初创作的低谷之后,清代中期神魔小说又出现了一次创作高峰。这一时期的神魔小说普遍存在“混类”的现象,续书、仿书占大多数。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神魔小说的传统色彩逐渐淡化,折射出新的时代变化。 结语归纳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对通俗小说的影响以及元明清各代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通俗小说 先秦两汉题材 传播要素 演变轨迹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41
【目录】:
- 中文提要4-6
- Abstract6-14
- 绪论14-27
- 一、研究范围及意义14-17
-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17-25
- 三、研究路径及方法25-27
- 第一编 元代篇:从继承到转型27-104
- 第一章 元代通俗小说传播概观30-65
- 第一节 传播环境31-45
- 一、经济发展为其奠定基础31-33
- 二、异族统治为其提供契机33-36
- 三、文化推广为其增添助力36-40
- 四、文学积累是其内在动力40-45
- 第二节 传播者45-50
- 一、口头传播者45-49
- 二、书面传播者49-50
- 第三节 传播方式50-55
- 一、说书传播50-51
- 二、传抄传播51-54
- 三、刻印传播54-55
- 第四节 传播手段55-61
- 一、封面页的创制57-58
- 二、插图的运用58-59
- 三、以简本系统为主59-61
- 第五节 受众61-65
- 一、文人士大夫62
- 二、下层平民62-63
- 三、商人63-65
- 第二章 平话的艺术特征:以先秦两汉题材为中心65-84
- 第一节 生成动因试析66-73
- 一、特殊的社会制度67-68
- 二、深厚的历史传统68-71
- 三、求知尚古的心理诉求71-73
- 第二节 平话历史观举要73-79
- 一、平话中的历史观与正统历史观73-76
- 二、平话的历史观是通俗化的历史观76-78
- 三、平话所叙史事是自成序列的78-79
- 第三节 受众与平话创作特点79-84
- 一、题材选择的集中性80
- 二、故事情节的戏剧性、重复性80-82
- 三、人物形象的世俗化、平民化82-84
- 第三章 话本之传播:以先秦两汉故事为中心84-92
- 第一节 元代话本小说概观84-86
- 第二节 受众与话本体裁86-89
- 第三节 影响话本传播内容的主要因素89-92
-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与杂剧的互动——以先秦两汉题材为例92-104
- 第一节 概说92-94
- 第二节 先秦两汉题材杂剧94-97
- 第三节 通俗小说与杂剧题材的相互因袭97-100
- 第四节 通俗小说与杂剧手法的互相借鉴100-104
- 第二编 明代篇:从新变到繁荣104-199
- 第一章 明代通俗小说传播概观107-139
- 第一节 传播环境107-118
- 一、文化政策的禁抑与自由107-109
- 二、持续发展的商品经济109-111
- 三、教育与文化的普及111-114
- 四、消费文化的蔚兴与世风的变迁114-115
- 五、印刷出版业的发展115-118
- 第二节 传播队伍的发展壮大118-122
- 一、口头传播者的增多118-120
- 二、书面传播者的职业化120-122
- 第三节 传播方式的多样化122-129
- 一、口头传播形式丰富多样122-123
- 二、书面传播形式已成范式123-129
- 第四节 传播手段的机制化129-133
- 一、插图机制129-130
- 二、广告机制130-132
- 三、版本机制132-133
- 第五节 受众范围的扩大133-139
- 一、帝王133-134
- 二、贵族、中上层文人134-135
- 三、儒生生员135-136
- 四、市民阶层136-137
- 五、女性读者137-139
- 第二章 历史演义的创作与传播——以先秦两汉题材为中心139-161
- 第一节 概说139-140
- 第二节 历史演义流派的形成与传播的动因140-146
- 一、明代的政治环境140-143
- 二、明代的复古文化思潮143-144
- 三、《三国演义》的典范效应与书坊主的商业运作144-146
- 第三节 历史演义的编创动机146-152
- 一、传播史识146-147
- 二、宣扬教化147-149
- 三、娱乐消遣149-150
- 四、寓志抒愤150-152
- 第四节 历史演义的编创方式152-161
- 一、书坊主编创152-155
- 二、文人编创155-161
- 第三章 神魔小说的创作与传播——以先秦两汉题材为中心161-176
- 第一节 概说161-163
- 第二节 宗教内容的通俗书写163-165
- 第三节 神魔小说对神话的继承165-170
- 一、神魔小说对神话思维的继承166-168
- 二、神魔小说对神话形象的继承168-169
- 三、神魔小说对神话精神的继承169-170
- 第四节 《封神演义》的编创170-176
- 一、编创动机:神道设教和以文为戏170-172
- 二、编创方式:世代累积型172-176
- 第四章 拟话本中的先秦两汉故事176-185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故事篇目177-178
- 第二节 先秦两汉故事的时代特色178-181
- 第三节 先秦两汉故事的地域特征181-185
- 一、城市品性181-182
- 二、景观民俗182-183
- 三、方言俚语183-185
- 第五章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对儒家文化的传播185-199
- 第一节 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85-189
- 第二节 理趣结合的编创理论189-196
- 一、情节构造190-193
- 二、人物塑造193-196
- 第三节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的传播意义196-199
- 一、提高小说地位196
- 二、传播儒家文化196-197
- 三、翊扬道德教化197-199
- 第三编 清代篇:从成熟到衰蜕199-256
- 第一章 清代通俗小说传播概观202-228
- 第一节 传播环境的变动202-211
- 一、政治控制的强化与松弛202-204
- 二、经济的恢复和结构的转型204-207
- 三、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207-210
- 四、小说界革命及小说地位的提高210-211
- 第二节 传播队伍的专业化211-216
- 一、口头传播队伍的发展211-213
- 二、书面传播队伍的转变213-216
- 第三节 传播方式的嬗变216-223
- 一、口头传播不断深化216-219
- 二、书面传播产生变化219-223
- 第四节 受众的分化223-228
- 一、帝王、皇室成员223-224
- 二、官员、文人士大夫224-225
- 三、各级学校和书院的学生225-226
- 四、市井平民226
- 五、女性阅读者226-228
- 第二章 历史演义的衰微:以先秦两汉题材为中心228-243
- 第一节 历史演义概述228-231
- 第二节 历史演义的分流演化231-236
- 一、题材的交叉渗透232-233
- 二、由历史向传奇倾斜233-234
- 三、崇实尚信的创作原则234-236
- 第三节 历史演义个案探析236-243
- 一、《东周列国志》:列国小说的传世定本236-237
- 二、《后七国乐田演义》: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237-239
- 三、《鬼谷四友志》:孙膑故事的再传播239-243
- 第三章 神魔小说的起伏:以先秦两汉题材为中心243-256
- 第一节 神魔小说概述243-247
- 第二节 神魔小说的“混类”化特征247-250
- 一、神魔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之间的“混类”247-249
- 二、神魔小说内部之间的“混类”249-250
- 第三节 神魔小说个案举隅250-256
- 一、《历代神仙通鉴》:神仙大全250-252
- 二、《走马春秋》和《锋剑春秋》:续仿之作252-254
- 三、《续封神传》和《新封神传》:旧瓶装新酒254-256
- 结语256-260
- 参考文献260-271
- 附录271-302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302-303
- 后记303-3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锦贵;;论忠孝观念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及改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袁健;宋元话本与明清拟话本叙事体制之比较[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3 胡胜;神魔小说的初兴[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4 胡胜;因革期神魔小说试论[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5 刘勇强;;白话小说语言研究思路的细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潘建国;;方言与古代白话小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兼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潘建国;;古代小说中的戏曲因子及其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宋莉华;明清小说评点的广告意识及其传播功能[J];北方论丛;2000年02期
10 徐德明;;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蜕变和语言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缪小云;建阳本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亚平;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传播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丁合林;近代小说传播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5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04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