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12: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物理空间的区隔使国家形象的产生成为可能,也使本土和异域的公众产生了具有差异性的观念空间,跨文化传播路径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信息空间的建构弥合物理空间的区隔,并调整不同交往主体所固化的观念空间。因此,国家形象研究以“形象即空间化想象”这一命题为逻辑起点,阐释西方世界自现代性开始后因中国的“不在场”为前提所塑造的变化中的“他者”形象。以“国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为研究视角,就是要探讨中国如何建构自己的身份,如何阐释自己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角色,借以调适异域的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图景等若干问题。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方中心主义沿袭现代性的思想体系,塑造了中国这个“低劣的他者”身份以确立其自身的合法性,又建构了一个“高尚的他者”的身份以满足某些“乌托邦”的想象。中国的形象之所以在异域空间中徘徊于“地狱”和“天堂”这两个极端中,是因为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缺位及中国主体性的缺失。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实证研究、比较文学形象学等学科脉络基于不同的形象观延伸出各自的国家形象传播路径,试图解决中国形象被“他塑”的问题,但在跨文化实践中却屡屡碰壁。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大众媒体、形象广告片、孔子学院、举办奥运会等跨文化实践的展开,中国逐步摆脱不在场的尴尬处境,“崛起”为西方世界中的“强大他者”。中国的崛起虽然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框架起到孑某种程度上的解构作用,但“中国威胁论”却再度升温,遮蔽了西方对中国进行的客观、公正的描述。以“中国梦”为代表的叙事话语作为中国民族身份的自我想象,规避了“和平崛起”所蕴含的“威胁”可能,将抗争性话语演变为对话话语,为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进行对话寻找到了契机。中国建构积极的国家形象,并不是要进行文化输出,也不是新一轮的文化殖民,更不代表着要取代西方国家成为世界秩序的定义者和革命者,而是注重由内而外的主体性建设,转变宣传和广告为导向的形象传播理念,强化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强调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类文明共生的基础上寻求广泛的合作。
【关键词】:中国形象 跨文化传播 传播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绪论 形象的起源:国家形象的基本阐释10-37
-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定义10-16
- 一、“形象”的定义:从“摹写”到“镜像”10-13
- 二、“路径”的提出:作为“中介”的功用13-14
- 三、“国家形象”是一整套的符号表述系统14-16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生成16-29
- 一、物理空间的区隔:形象作为空间的想象17-20
- 二、身份确认的标志:形象作为自我的尺度20-24
- 三、意识形态的张力:形象作为主体的谋略24-26
- 四、“地球村”的隐喻:形象以技术作引擎26-29
- 第三节 国家形象的认知29-34
- 一、“国家形象”的话语生产29-31
- 二、“国家形象”的社会认知31-32
- 三、“国家形象”的公众反思32-34
- 本章小结34
- 本章注释34-37
- 第一章 形象的变迁:中国形象的演变轨迹37-53
- 第一节 形象的膨胀:异域他者化37-40
- 一、中心-边缘认知:以边陲为他者37-38
- 二、中国-外邦认知:以西方为他者38-40
- 第二节 形象的衰退:本土他者化40-45
- 一、身份的焦虑:西方的崛起40-41
- 二、飘忽的身份:在中西之间41-43
- 三、殖民化论述:中国他者化43-45
- 第三节 形象的启蒙:抗争性崛起45-50
- 一、主体的回归:我思故我在45-47
- 二、崛起的迷思:徘徊在路上47-49
- 三、形象的反思:思维的转变49-50
- 本章小结50-51
- 本章注释51-53
- 第二章 路径的谱系:形象传播的多维路径53-70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视阈下的传播路径53-58
- 一、对大众媒介及新媒体的依赖53-55
- 二、一种“传者中心主义”的视角55-56
- 三、作为政治“布景术”的批评56-58
- 第二节 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阈下的传播路径58-62
- 一、比较文学形象学与国家形象58-59
- 二、“作者之死”与受众的“狂欢”59-61
- 三、以文本为国家形象传播的路径61-62
- 第三节 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传播路径62-67
- 一、“核心-边缘”的文化地理观念62-64
- 二、“核心-边缘”的国际话语秩序64-65
- 三、“核心-边缘”的形象传播路径65-67
- 本章小结67-68
- 本章注释68-70
- 第三章 言说的跬步:中国形象的主体探索70-96
- 第一节 身份的言说:如何建构身份?70-75
- 一、自我表征:因漠视而呐喊70-71
- 二、身份言说:为承认而抗争71-73
- 三、形象突围:以崛起为路径73-75
- 第二节 商品的意蕴:如何建构意义?75-81
- 一、商品作为关系建构的纽带75-77
- 二、商品作为意义传播的载体77-78
- 三、“中国制造”的形象话语78-81
- 第三节 传播的面向:如何表述中国?81-88
- 一、意义的选择:元素提取81-83
- 二、信息的扩散:媒介呈现83-84
- 三、定向的劝服:商业广告84-85
- 四、书写的价值:文本阐释85-88
- 第四节 行动的张力:如何走向世界?88-93
- 一、集体的言说:公共外交88-89
- 二、文化的输出:孔子学院89-91
- 三、仪式的重建:国际事件91-93
- 本章小结93
- 本章注释93-96
- 第四章 实践的关照:“中国梦”的实证分析96-112
- 第一节 “中国梦”的叙事话语与国家形象96-100
- 一、“中国梦”作为符号化的传播共同体96-97
- 二、以大数据作为方法的“中国梦”研究97-98
- 三、以“中国梦”为对象的多元话语分析98-100
- 第二节 “中国梦”的自我生产与自我想象100-104
- 一、“中国梦”文化共同体的建构路径100-101
- 二、“中国梦”文化共同体的多维阐释101-103
- 三、“中国梦”文化共同体的自我表征103-104
- 第三节 “中国梦”的海外传播与他者阐释104-110
- 一、基于异域民族梦想的比较研究104-106
- 二、海外对“中国梦”传播的研究106-109
- 三、对一种身份共同体的研究总结109-110
- 本章小结110-111
- 本章注释111-112
- 第五章 超越的可能:中国形象的优化路径112-130
- 第一节 传播意识-主体意识-对话意识112-116
- 一、从宣传意识到传播意识112-113
- 二、从文化他者到文化自觉113-115
- 三、从传者中心到对话意识115-116
- 第二节 泛中介化-去中介化-再中介化116-120
- 一、泛中介化:从“偏向传播”到“多元传播”117-118
- 二、去中介化:从“镜像中国”到“实相中国”118-119
- 三、再中介化:从“刻板中国”到“美丽中国”119-120
- 第三节 商品输出-文化输出-价值贡献120-125
- 一、产品输出:强化“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121-122
- 二、价值贡献:强化“中国价值”的世界贡献122-123
- 三、文明协作:强化“文化圈层”的多维合作123-125
- 第四节 去东方化-趋主流化-再东方化125-128
- 一、发现东方:他者的文化贡献125-126
- 二、介入主流:自我的文化认同126-127
- 三、超越他者:一种梦想的凯旋127-128
- 本章小结128
- 本章注释128-130
- 结语:中国形象——项未竟的事业130-133
- 参考文献133-139
- 后记139-14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142-1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秀丽;韩纲;;“中国制造”与国家形象传播——美国主流媒体报道30年内容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0年09期
2 周桂君;;福柯“异托邦”对中国文化的误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3 吴国盛;边缘与中心之争 [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年04期
4 张建华;高龙彬;;20世纪20—40年代的访苏者及其“红都”印象[J];理论学刊;2010年10期
5 王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自觉与自信——基于海外孔子学院成败得失的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3年01期
6 孟建;孙祥飞;;“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基于新浪微博16万余条原创博文的数据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11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0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