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的教育路径研究 ——以寻甸回汉互嵌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1-07 02:24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建设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学术界的共识,也是当下民族工作的前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主要表现为民族认同的多元一体和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故本研究以多元一体为视角,紧扣教育对民族认同形成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以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现状为主要指标,考察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状及教育对其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育路径。多元一体格局现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民族认同的一体性显著高于多元性,在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回族个体的本民族认同显著低于汉族且有持续降低的发展趋势;文化一体性显著高于多元性,且回汉文化差异的范围已大大缩小,回族文化的独有特性持续减弱成为回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多元一体格局现状进行教育归因分析后发现:学校教育对个体本民族认同的影响已显著高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本民族认同培育功能减弱,且受家庭教育学校化以及学校教育并不涉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因素的影响,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将持续面临多元一面萎缩甚至消...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回答个人成长过程中对民族认同混乱的疑问
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需要
三、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理论基础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二、“民族互嵌社区”的相关研究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与反思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教育路径
三、回汉互嵌地区
四、民族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的衡量指标
五、家庭教养方式:作为民族内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衡量指标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的现状分析
二、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现状分析
三、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多元一体格局现状的教育归因分析
第一章 走进回汉互嵌地区
第一节 样本点民族互嵌杂居现状
第二节 量化研究样本选择及基础数据
一、量化数据收集路径
二、量化数据被试分布统计
第三节 质性研究田野点选择及简介
第二章 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状
第一节 回汉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现状
一、量化分析:民族认同一体性显著高于多元性
二、质性分析:坚定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去宗教化的本民族认同
第二节 回汉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现状分析
一、量化分析:回汉文化一体性显著高于多元性
二、质性分析:文化差异的范围缩小,对文化差异的认知相同
第三节 小结
一、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一体性显著高于多元性,且多元性正在萎缩
二、族际差异的范围大大缩小
三、以“本质相同”为核心的族际差异认知
四、民族文化和本民族认同的转型与调适:从宗教性到非宗教性
第三章 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教育因素分析
第一节 量化分析:影响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的教育因素
一、家庭教育对本民族认同的培育功能减弱
二、学校教育对民族认同的影响远超家庭教育
第二节 质性分析:影响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教育因素
一、家庭教育学校化:多元性维持的杀手
二、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缺失:多元性维持路径的窄化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巩固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育路径
第一节 多元一体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中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以维持文化多元性和本民族认同多元性为核心价值取向
二、家庭教育:以满足本民族认同培育和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为核心价值取向
三、学校教育:在以一体为主线和方向的同时,将多元性的维持作为重要价值取向
第二节 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家庭教育路径
一、改善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局面,提升家长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
二、将回族特色家庭教育纳入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当中
三、以民族风俗习惯为家庭教育主要内容
四、以文化行为的言传身教为家庭教育主要途径
五、结合社区教育,辅以民族传统节日礼俗的熏陶
第三节 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校教育路径
一、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体系
二、开展多元文化教育
三、以少数民族历史教育为主要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个体民族认同感
四、在五个认同培育的基础上,重视和增强对个体本民族认同的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民族认同多元一体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附录 C.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24353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回答个人成长过程中对民族认同混乱的疑问
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需要
三、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理论基础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二、“民族互嵌社区”的相关研究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与反思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教育路径
三、回汉互嵌地区
四、民族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的衡量指标
五、家庭教养方式:作为民族内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衡量指标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的现状分析
二、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现状分析
三、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多元一体格局现状的教育归因分析
第一章 走进回汉互嵌地区
第一节 样本点民族互嵌杂居现状
第二节 量化研究样本选择及基础数据
一、量化数据收集路径
二、量化数据被试分布统计
第三节 质性研究田野点选择及简介
第二章 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状
第一节 回汉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现状
一、量化分析:民族认同一体性显著高于多元性
二、质性分析:坚定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去宗教化的本民族认同
第二节 回汉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现状分析
一、量化分析:回汉文化一体性显著高于多元性
二、质性分析:文化差异的范围缩小,对文化差异的认知相同
第三节 小结
一、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一体性显著高于多元性,且多元性正在萎缩
二、族际差异的范围大大缩小
三、以“本质相同”为核心的族际差异认知
四、民族文化和本民族认同的转型与调适:从宗教性到非宗教性
第三章 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教育因素分析
第一节 量化分析:影响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格局的教育因素
一、家庭教育对本民族认同的培育功能减弱
二、学校教育对民族认同的影响远超家庭教育
第二节 质性分析:影响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教育因素
一、家庭教育学校化:多元性维持的杀手
二、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缺失:多元性维持路径的窄化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巩固回汉互嵌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育路径
第一节 多元一体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中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以维持文化多元性和本民族认同多元性为核心价值取向
二、家庭教育:以满足本民族认同培育和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为核心价值取向
三、学校教育:在以一体为主线和方向的同时,将多元性的维持作为重要价值取向
第二节 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家庭教育路径
一、改善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局面,提升家长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
二、将回族特色家庭教育纳入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当中
三、以民族风俗习惯为家庭教育主要内容
四、以文化行为的言传身教为家庭教育主要途径
五、结合社区教育,辅以民族传统节日礼俗的熏陶
第三节 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校教育路径
一、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体系
二、开展多元文化教育
三、以少数民族历史教育为主要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个体民族认同感
四、在五个认同培育的基础上,重视和增强对个体本民族认同的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民族认同多元一体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附录 C.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2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40243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