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3:00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江苏 民国 电化教育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技术引进与创新


【摘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处于民族危难之际,国家积弱、人民穷困,“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成为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批有志之士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社会改良社会实践运动之中,幻灯、电影、播音等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电化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利器”。 对于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近些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开始得到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例如,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朱光岳老师编著的《江苏电化教育史》,从高教电化教育、普教电化教育、社会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学术团体4方面对早期江苏省电化教育进行了论述。2007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4年的研究,在一批热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资料收集和挖掘,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索。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些研究专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台湾教育传播暨科技学会会长张霄亭,中央研究院编著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集刊》中对20年代的电化教育也有简略叙述。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不够: 1.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江苏省电化教育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值得对其发展原因和历程进行深入探讨; 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与全国各地电化教育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支撑了当时极具影响的民众教育发展,对二者之间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3.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技术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应用观念变化带来了哪些教学观念变革? 本文试图以史料为基础,围绕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交流阐述江苏省电化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性江苏省电化教育人物的活动、教育思想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对全国的影响,旨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史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深入研讨,探索近代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电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进行较深层次地思考。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 这部分介绍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省电化教育兴起建立的客观条件,说明江苏省既具有特殊的地理和地域特点,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责任,使其教育特别是电化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地推动和发展。 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主要从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组织管理、各地在学校和社会开展识字教育、电影教育、播音教育等方面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情况,借助历史文献资料、覆盖人数、经费统计、当时的社会报道,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历程。重点以镇江民众教育馆、南京民众教育馆、徐州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活动,认真梳理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各地电化教育近30年的发展历史。 3.电化教育人才培养 重点从高校开展电化教育教学、社会电化教育培训活动,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和普及活动,阐述了学校及社会机构开展电化教育的内容、规模、经费使用等,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壮大的根源。 4.电化教育学术研究 根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如《民众教育通讯》、《教育与民众》)、电化教育专著、社团活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及其对电化教育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传播的基本思想方法。 5.电化教育交流活动与示范作用 重点从省内、省际、国际三方面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情况,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全国电化教育导向和影响,同时通过江苏省电化教育与全国电化教育互动,通过国家倡导电化教育、全国普遍推行电化教育,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早期电化教育交流的意义。 6.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 本章重点从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两方面阐述了江苏省引进电化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育应用,在开展幻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光源和声音扩音进行了技术改进,创造性地设计了六伏脱两用教学机,解决巡回教学用电问题,着手自行设计了适合交流电、直流电的中华式扩声机,在推广电化教育应用中起到良好功效。 7.代表人物及其电化教育思想 民国时期,江苏省产生了一系列的电化教育工作者,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陈果夫、刘之常、赵光焘、陈汀声、俞庆棠、赵鸿谦、戴公亮、孙明经等人的电化教育活动,详细阐述了具有江苏省地域特征的电化教育思想形成过程。 8.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在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历史原因的基础上,说明了江苏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特定条件下激发的社会需求催生了江苏省电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引导江苏省电化教育不断发展。同时,文章也以历史条件为背景,根据史料情况说明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中人员、教学理论、电化教育实施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江苏 民国 电化教育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技术引进与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ABSTRACT8-17
  • 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17-25
  • 1.1 选题价值与意义17-18
  • 1.1.1 理论意义17
  • 1.1.2 学术价值17-18
  • 1.1.3 现实意义18
  • 1.2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18-21
  • 1.2.1 档案资料18-19
  • 1.2.2 史料选编及汇编19
  • 1.2.3 地方史志资料19-20
  • 1.2.4 相关论著20
  • 1.2.5 相关杂志与报纸20-21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21-22
  • 1.3.1 大陆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21-22
  • 1.3.2 台湾地区研究情况22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22-25
  • 1.4.1 研究目标22-23
  • 1.4.2 研究内容23-25
  • 2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25-38
  • 2.1 近代江苏省地域特点25-27
  • 2.1.1 地域范围25-26
  • 2.1.2 独特的地域特征26-27
  • 2.2 近代江苏省文化与教育27-31
  • 2.2.1 文化27-28
  • 2.2.2 教育28-31
  • 2.3 电化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兴起31-38
  • 2.3.1 对国外视听教育新思潮与经验的引介31-34
  • 2.3.2 知名人士对电化教育的提倡34-38
  • 3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38-116
  • 3.1 十年发展黄金期(1927—1937)38-96
  • 3.1.1 电影教育38-60
  • 3.1.2 播音教育60-73
  • 3.1.3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事业73-96
  • 3.2 战争环境下的艰难发展(1937—1949)96-113
  • 3.2.1 抗战时的艰难维持96-100
  • 3.2.2 抗战后的缓慢重建100-113
  • 3.3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113-116
  • 4 江苏电化教育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116-145
  • 4.1 高校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与专门人才的培养116-127
  • 4.1.1 金陵大学116-120
  • 4.1.2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20-122
  • 4.1.3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122-127
  • 4.2 教育部开展的全国电化教育培训及江苏扮演的角色127-132
  • 4.3 江苏省电化教育组织管理132-145
  • 4.3.1 推行的机关132-135
  • 4.3.2 计划、措施、法令的制定与实施135-145
  • 5 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探讨研究145-169
  • 5.1 相关期刊与研究论文145-155
  • 5.1.1 《民众教育通讯》月刊及其相关论文145-149
  • 5.1.2 《教育与民众》月刊及其相关论文149-155
  • 5.2 重要电化教育专著155-163
  • 5.2.1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155-160
  • 5.2.2 《电化教育概论》160-163
  • 5.3 其他期刊与著述163-169
  • 5.3.1 《教育电影半月刊》164
  • 5.3.2 电影教育实施法164-169
  • 6 江苏省电化教育推广与交流活动研究169-192
  • 6.1 国内开展电化教育交流活动169-188
  • 6.1.1 省内各县巡回活动169-184
  • 6.1.2 江苏与外省的电化教育交流184-188
  • 6.2 参加国际电化教育交流活动188-192
  • 7 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192-205
  • 7.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192-195
  • 7.1.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192-193
  • 7.1.2 电影及播音教育的最初应用193-195
  • 7.2 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195-205
  • 7.2.1 幻灯技术传入我国195-197
  • 7.2.2 幻灯技术与社会教育结合197-202
  • 7.2.3 相关技术改进202-205
  • 8 江苏省电化教育重要人物研究研究205-247
  • 8.1 陈果夫对电化教育的倡导与推动205-214
  • 8.1.1 重视并积极推行教育电影205-208
  • 8.1.2 建广播电台,推进教育播音208-212
  • 8.1.3 倡导和推行电化教育212-214
  • 8.2 刘之常对电化教学的开拓性探索214-224
  • 8.2.1 主持推进电播教学214-217
  • 8.2.2 探索开展电影教学217-222
  • 8.2.3 编写电化教育教材222-224
  • 8.3 赵光涛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224-228
  • 8.3.1 主持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224-225
  • 8.3.2 结合电化教育实践深化理论研究225-228
  • 8.4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实践228-236
  • 8.4.1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228-231
  • 8.4.2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231-232
  • 8.4.3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232-236
  • 8.5 其他电化教育人物研究236-247
  • 8.5.1 俞庆棠创办电化教育专修科236-239
  • 8.5.2 赵鸿谦与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239-241
  • 8.5.3 戴公亮的电化教育实践241-244
  • 8.5.4 孙明经与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活动244-247
  • 9 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回顾与总结247-258
  • 9.1 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247-249
  • 9.2 政府与教育机构对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大力推动249-252
  • 9.3 江苏省电化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活动252-255
  • 9.4 江苏省电化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255-258
  • 参考文献258-268
  • 致谢268-2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敬;辛显铭;桑新民;;解读孙明经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桑新民;;开创影音教育中国之路的先行者——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创始人孙明经先生诞辰100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杨东涛;江苏文化史论纲[J];东南文化;199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史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16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016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