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结构变迁 老龄化 贫困 不平等 CGE模型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变迁趋势牵涉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在中国逐步受到关注,而且正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即将面临的问题。当前,已有关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较少,其中分析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在最近几年才开始,且已有结论在人口结构变化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和作用方向上也并非一致。人口结构变迁是一种长期发展趋势,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才会逐步显现,并通过对宏观经济环境造成冲击,从而产生微观收入分配的变化。因此,仅从已有的微观层面的经验数据可能无法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和测算人口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 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人口结构变迁导致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宏观模型与可以反应微观家庭行为变化的微观模型链接起来,进而分析由于人口结构变迁所产生的收入分配变化趋势。从已有研究来看,能够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领域有效链接的模型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因此,本研究首先基于联合国对中国2010-2030年的人口预测趋势,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未来人口结构变迁导致的宏观层面家庭收入和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时,构建微观收入决定模型,采用牛顿迭代法,将宏观CGE模型产生的结果通过收入决定方程微观行为模型自上而下地链接到微观截面数据中;最后,利用贫困和收入不平等指标(以下简称不平等指标)及其分解来详细阐述由于人口结构变迁导致的收入分配变化趋势,从而探讨人口结构对于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为真实模拟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本研究的基准情景从人口年龄结构(即老龄化趋势)、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区域结构(即城市化趋势)以及人力资本结构四个维度描述了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为考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模型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设置不存在人口老龄化的对比情景;同时为定量分析相关人口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本研究又设置了四类对照模拟情景,即放宽退休年龄的情景、逐步放松计划生育的情景、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情景、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的情景。 宏观CGE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人口的下降,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相关的人口措施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其中,提高教育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加高技术劳动力数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而适当的延长退休年龄只是权宜之计,忽略市民化而简单的将城市人口增加作为城市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最为逊色。通过对基准情景和不存在人口老龄化对比情景下的模型对接分析,并结合贫困和不平等指标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维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单独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效应发现,贫困的下降趋势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呈现了趋缓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引起经济增速放缓所致。因此,建议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刺激第二次人口红利;同时可以适当采取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和推行阶梯式的退休年龄政策等以缓解当前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破解未富先衰的局面。不平等虽然在多维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仅对于人口老龄化来说,与贫困的结果相反,不平等现象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所缓解,这与现有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结论有所不同。对于贫困和不平等的分解发现,农村老年家庭相对于其他年龄组的家庭来说承受的贫困与不平等压力最重。因此,政府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尤其是中国农村区域亟待解决。此外,城市化发展对贫困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但缺乏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发展却会使城市区域内部的不平等加剧。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以利于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导致的收入不平现象。
【关键词】:人口结构变迁 老龄化 贫困 不平等 CGE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4.7;C924.2
【目录】:
- 致谢5-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目录12-16
- 图目录16-17
- 表目录17-19
- 1 绪论19-32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9-22
- 1.1.1 研究背景19-21
- 1.1.2 研究价值和意义21-22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22-26
- 1.2.1 人口结构变迁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22-25
- 1.2.2 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研究25
- 1.2.3 小结25-26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6-28
- 1.3.1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思路27-28
- 1.3.2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28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28-30
- 1.5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30-32
- 2 中国人口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与国际比较32-49
- 2.1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32-42
- 2.1.1 建国至今中国人口结构变迁32-38
- 2.1.2 中国人口结构未来变化趋势38-39
- 2.1.3 中国人口结构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39-42
- 2.2 中国收入分配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42-47
- 2.2.1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42-44
- 2.2.2 中国不平等发展趋势44-47
- 2.3 小结和启示47-49
- 3 宏观CGE模型与微观家庭行为模型链接原理和方法49-62
- 3.1 宏观CGE模型和微观家庭收入模型链接的原理和方法综述49-56
- 3.1.1 代表性家庭整合链接50-51
- 3.1.2 多类别家庭整合链接51-52
- 3.1.3 非行为分层链接52-53
- 3.1.4 行为分层链接53-55
- 3.1.5 小结55-56
- 3.2 本研究CGE模型与微观行为模型链接的原理和方法56-60
- 3.3 小结和启示60-62
- 4 基于人口结构的宏观动态CGE模型综述和建模62-85
- 4.1 人口结构变迁的经济效应和作用机制62-64
- 4.2 应用CGE模型模拟人口结构变迁的研究综述64-65
- 4.3 本研究带有人口结构变迁的CGE模型构建65-83
- 4.3.1 CGE模型的静态结构66-75
- 4.3.2 CGE模型的动态结构和基准模拟情景设计75-83
- 4.4 小结和启示83-85
- 5 宏观CGE模型的数据基础、情景设置和作用效应85-108
- 5.1 社会核算矩阵(SAM)表的制定和平衡85-91
- 5.1.1 SAM表的制定85-88
- 5.1.2 SAM表的平衡88-91
- 5.2 CGE模型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设定91-93
- 5.2.1 CES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91-92
- 5.2.2 商品贸易函数的替代弹性92
- 5.2.3 居民消费函数的弹性92-93
- 5.3 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及相关人口政策的情景设计93-99
- 5.3.1 无人口老龄化的情景94-95
- 5.3.2 放宽退休年龄的情景95-96
- 5.3.3 逐步放松计划生育的情景96-97
- 5.3.4 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情景97-98
- 5.3.5 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的情景98-99
- 5.4 人口结构变迁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效应99-104
- 5.4.1 人口结构变迁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99-103
- 5.4.2 人口结构变迁对宏观层面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103-104
- 5.5 CGE模型中相关参数的敏感性检验104-105
- 5.6 小结和启示105-108
- 6 微观家庭收入模型的构建和参数估计108-121
- 6.1 家庭收入决定方程的设定108-109
- 6.2 微观数据的整理和更新109-110
- 6.3 参数的估计110-120
- 6.4 小结和启示120-121
- 7 人口结构变迁的微观收入分配效应分析121-144
- 7.1 宏观CGE模型模拟结果与微观家庭收入模型的对接121-125
- 7.1.1 数据对接情景的选择和动态权重的设置121-124
- 7.1.2 宏观家庭收入变化与微观家庭收入数据的对接124-125
- 7.2 收入分配指标的选择与定义125-129
- 7.2.1 贫困指标定义及贫困标准的选择126-128
- 7.2.2 不平等指标的定义及其分解128-129
- 7.2.3 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方法129
- 7.3 人口结构变化对微观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129-142
- 7.3.1 人口结构变迁下的贫困和不平等总体变化趋势130-132
- 7.3.2 不同类别家庭的收入分配变化132-140
- 7.3.3 人口特征对于收入不平等的作用趋势140-142
- 7.4 小结和启示142-144
- 8 主要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144-150
- 8.1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144-148
- 8.2 本研究的贡献、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148-150
- 参考文献150-163
- 附录163-177
- 附录1 中英文对照表163-165
- 附录2 平衡后社会核算矩阵完整表165-17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177-1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f ;;Future demographic dividend——tapping the sourc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J];China Economist;2009年04期
2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3 胡秋阳;;农民工市民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基于浙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3期
4 周绍杰;张俊森;李宏彬;;中国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消费和储蓄行为:一个基于组群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年04期
5 陈宗胜;倒U曲线的“阶梯形”变异[J];经济研究;1994年05期
6 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7 曲兆鹏;赵忠;;老龄化对我国农村消费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8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陈昌兵;张平;刘霞辉;张自然;;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9 郭庆旺;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10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杰;汇率改革、贸易开放与中国二元经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042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04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