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推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21:42
本文关键词:法律解释推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解释推理 衡权结构 法律论证 法律解释 证成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法律解释证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在法学内部,如法哲学、法律解释学等领域中受到关注,还受到来自法学以外,如论题—修辞学、非形式逻辑学、论证理论等领域的学者们的积极研究和讨论。法律解释证成的核心问题是,法律解释者需要向听众证明为什么他所选择的解释立场是合理的。法律解释推理是一个解释者从法律规范集和法律解释集到法律解释立场集的推理过程。建构法律解释推理的宏观结构需要考虑到解释者、前提集、推理规则、利益权衡以及前提权重等要素问题。法律解释推理的评价体系包括实质和程序两个部分。如果一个法律解释推理符合适当的逻辑评价标准,遵循相应的程序规则,并理性地说服了目标听众,那么,它被合理地证成了。不过,现有的理论大多只将法律解释当作司法判决推理链条中的一个推论环节,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推理或论证,更勿论就此建构逻辑模型并且提供评价方案。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非形式逻辑、论证理论的工具和方法,尝试建构一个独立的法律解释推理的逻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评价方案。本文包括5个章节。第1章介绍相关的基本定义和概念,如法律解释推理、法律论证、解释推理的功能与类型、论证图解技术、一般论证评价方法等。另外,还比较了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异同。第2章从诠释学的角度阐述法律解释的两个层次,即法哲学层次和法实践层次。除此之外,还将考察法律解释方法在适用法律规范时的位序问题。第3章考察被人们误解和遗忘的论题—修辞方法,重新审视古典论证理论在现代法律解释研究中的角色和意义。第4章主要分析和考察一些现有法律论证理论在研究法律解释问题上的缺点和局限性。大部分法律论证理论将法律规范和法律解释混淆为同一层次,也缺少一个独立的法律解释推理结构以及合理性的评价方案。第5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法律解释推理的衡权结构以及评价方案,为法律解释的合理性寻找新的证成方法。最后,还将应用该理论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0-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明辉;卢俐利;;法律修辞的论证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李亚东;;法律解释的嬗变及其启示——以逻辑和修辞的变迁为线索[J];法律方法;2014年02期
3 熊明辉;;法律逻辑方法与司法公正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张明楷;;盗窃罪的新课题[J];政治与法律;2011年08期
5 雷磊;;再论法律解释的目标——德国主/客观说之争的剖析与整合[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6期
6 张明楷;;许霆案的刑法学分析[J];中外法学;2009年01期
7 熊明辉;;论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8 侯国云;;许霆盗窃罪的再商榷[J];中国律师;2008年06期
9 焦宝乾;;三段论推理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探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1期
10 郝建设;法律推理与法官审判活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1297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29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