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20:37
《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著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劳动立场”创新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三、理论主线创新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参考文献
1.著作类
2.期刊类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文本解读[J]. 许婕.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05)
[2]从概念到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表达[J]. 刘佳. 理论月刊. 2019(10)
[3]当代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 李兰,仲为国,彭泗清,郝大海,王云峰. 南开管理评论. 2019(05)
[4]培育具有中国标识的企业家精神[J]. 郭伦德. 前线. 2019(10)
[5]资本的道德属性[J]. 宗民.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9)
[6]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及其工业化和全球化[J]. 翟杰全,陈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7]从资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的反思、批判与超越[J]. 乔玉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8]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J]. 朱哲,何林.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7)
[9]马克思拜物教思想与劳动异化理论的历史与逻辑[J]. 贾淑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10]“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如何可能——基于“资本形而上学”批判的时代反思[J]. 李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博士论文
[1]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 汪仕凯.复旦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898207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劳动立场”创新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三、理论主线创新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参考文献
1.著作类
2.期刊类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文本解读[J]. 许婕.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05)
[2]从概念到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表达[J]. 刘佳. 理论月刊. 2019(10)
[3]当代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 李兰,仲为国,彭泗清,郝大海,王云峰. 南开管理评论. 2019(05)
[4]培育具有中国标识的企业家精神[J]. 郭伦德. 前线. 2019(10)
[5]资本的道德属性[J]. 宗民.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9)
[6]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及其工业化和全球化[J]. 翟杰全,陈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7]从资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的反思、批判与超越[J]. 乔玉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8]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J]. 朱哲,何林.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7)
[9]马克思拜物教思想与劳动异化理论的历史与逻辑[J]. 贾淑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10]“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如何可能——基于“资本形而上学”批判的时代反思[J]. 李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博士论文
[1]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 汪仕凯.复旦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898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89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