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10:41
在各国激烈的科技竞争和频繁的科学教育改革之中,教师素质成为了培养国家科技人才和关乎科学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科学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其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围绕科学教育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多种能力的结合,是保证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实施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评价科学教师素质的依据。但是基于能力的教师评价却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原因有: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内涵指涉不清;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尚未完善;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方法单一等等。基于此,本研究综合使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混合研究范式,采用理论建构——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研究一:构建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本研究以思维型科学课堂教学理论、现象图示学理论、价值观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和一线教师行为事件访谈资料的分析,采用Nvivo8.0软件的编码功能和聚类的分析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初步拟定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要素,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优秀的一线教师和高校专家,双重建构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2?“科学思维能力结构”模型??
八个核心能力之间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互为整体。本部分遵循能力结构??的要素特点,通过对己有能力结构模型的分析并结合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结??果,建构出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如图3-2所示)??Science?teacher?instruction?competence??图3-2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为了进一步确认研宄者所建构出来的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是??否能够代表小学科学教师各个课堂教学能力要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关系,研究在此??使用了小范围内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了咨询。本次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小学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进行专家咨询,研究选取了?8位??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的高校研究者和7位一线科学教师,样本的选择和上述一致,??仅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但是此处的咨询只进行了两轮,且咨询的内容均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研宄者将建构出来的能力模型以信函的方式寄给选取的专家,请专??家对图表进行评估,并说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结果显示,67%的专家均建议将图3-2中的知识和技??能去除掉
研宄将不再进行第三轮咨询。??通过两轮小范围的德尔菲专家咨询,研宄最终将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的模型修订为如图3-3所示。??Science?teacher?instruction?competence??图3-3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修订)??在该图中,知识和技能隐于整体的能力结构模型中,不在通过外显化的方式??呈现,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知识和技能这两项基本的能??力,且知识和技能是情景创设能力、提问解释能力、探宄教学能力、合作论证能??力、总结评价能力、应用迁移能力的基底,各项核心能力均需要以知识和技能为??根基。而这六中核心的能力在整体的能力结构模型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致力于实现科学教学目标和完成科学教学内容,并最终以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在该能力模型??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层次分析的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 张茂聪,杜文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04)
[2]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新取向[J]. 唐涌. 外国教育研究. 2015(02)
[3]国际科学教学心理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 韩葵葵,胡卫平,王碧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4)
[4]对学科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以化学教学为例[J]. 陆军. 教育科学研究. 2014(07)
[5]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最新进展:混合法研究的兴起与应用[J]. 张东辉.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04)
[6]家庭、教育与不平等的再生产——读《不平等的童年》[J]. 管宁. 教育观察(上旬刊). 2013(08)
[7]作为意识契约的课程知识——基于舍勒知识互动论的视角[J]. 王碧梅,常亚慧.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刘泽林. 山东体育科技. 2012(06)
[9]“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沈军.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06)
[10]中澳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基于新南威尔士州的评价实践[J]. 刘燕.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2(03)
博士论文
[1]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 李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2]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 邓磊.西南大学 2011
[3]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 严玉萍.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王宪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 孙亚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27331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2?“科学思维能力结构”模型??
八个核心能力之间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互为整体。本部分遵循能力结构??的要素特点,通过对己有能力结构模型的分析并结合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结??果,建构出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如图3-2所示)??Science?teacher?instruction?competence??图3-2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为了进一步确认研宄者所建构出来的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是??否能够代表小学科学教师各个课堂教学能力要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关系,研究在此??使用了小范围内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了咨询。本次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小学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进行专家咨询,研究选取了?8位??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的高校研究者和7位一线科学教师,样本的选择和上述一致,??仅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但是此处的咨询只进行了两轮,且咨询的内容均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研宄者将建构出来的能力模型以信函的方式寄给选取的专家,请专??家对图表进行评估,并说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结果显示,67%的专家均建议将图3-2中的知识和技??能去除掉
研宄将不再进行第三轮咨询。??通过两轮小范围的德尔菲专家咨询,研宄最终将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的模型修订为如图3-3所示。??Science?teacher?instruction?competence??图3-3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修订)??在该图中,知识和技能隐于整体的能力结构模型中,不在通过外显化的方式??呈现,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知识和技能这两项基本的能??力,且知识和技能是情景创设能力、提问解释能力、探宄教学能力、合作论证能??力、总结评价能力、应用迁移能力的基底,各项核心能力均需要以知识和技能为??根基。而这六中核心的能力在整体的能力结构模型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致力于实现科学教学目标和完成科学教学内容,并最终以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结构模型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在该能力模型??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层次分析的县域基础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 张茂聪,杜文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04)
[2]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新取向[J]. 唐涌. 外国教育研究. 2015(02)
[3]国际科学教学心理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 韩葵葵,胡卫平,王碧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4)
[4]对学科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以化学教学为例[J]. 陆军. 教育科学研究. 2014(07)
[5]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最新进展:混合法研究的兴起与应用[J]. 张东辉.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04)
[6]家庭、教育与不平等的再生产——读《不平等的童年》[J]. 管宁. 教育观察(上旬刊). 2013(08)
[7]作为意识契约的课程知识——基于舍勒知识互动论的视角[J]. 王碧梅,常亚慧.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刘泽林. 山东体育科技. 2012(06)
[9]“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沈军.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06)
[10]中澳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基于新南威尔士州的评价实践[J]. 刘燕.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2(03)
博士论文
[1]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 李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2]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 邓磊.西南大学 2011
[3]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 严玉萍.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王宪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 孙亚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27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22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