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
本文关键词: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开始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即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了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而这一转换使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由探究教学规律转向教学的情境性,由关注教学的必然性、确定性转向了教学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教学偶然事件被称之为“偶然”事件,但却是现实教学活动之中的“必然”事件。基于此,本文聚焦教学偶然事件,围绕五个问题展开研究:第一,教学偶然事件是什么?第二,教学偶然事件是教学的“危机”还是“良机”?第三,教学偶然事件是不是潜在课程?第四,教学偶然事件蕴藏着哪些潜在课程资源?第五,如何通过教师的课程化干预将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转化为教学实施中的课程?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会伴随产生一些偶然的、意外的教学事件,这些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教学事件即为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偶然事件。从本体特征来看,教学偶然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教学偶然事件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教学偶然事件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教学偶然事件的表现具有危机性。教学偶然事件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事件,其影响因素可能是教学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特征、教学风格、个人情绪和学生的人格、性格、性别差异是可能引发教学偶然事件的主体因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是可能引发教学偶然事件的载体因素,班级规模、座位编排、教室环境、教学设施、人际关系、教学氛围是可能引发教学偶然事件的环境因素。 教学偶然事件产生于预设与生成的冲突。从外在表象看,教学偶然事件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干扰教学的危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师自身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对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了“干扰”。从内在本质看,教学偶然事件蕴藏着教学契机,是一种潜在课程。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学生的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偶然事件作为一种潜在课程的形态存在。它通过解构原有的课程秩序,在师生的互动之中,共同重新建构新的课程秩序。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依据为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与之相应,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以认知、方法和情意三种形态存在。基于认知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还可以创生知识与建构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认知水平和能力。基于方法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不仅可以引导促成精彩的教学过程,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基于情意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可以和谐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影响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使学生成为兼具丰富智慧和情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偶然事件可以作为潜在课程资源而存在,但要使教学偶然事件真正彰显价值,必须通过教学偶然事件的课程化干预,转变为实施中的课程。教学偶然事件的课程化干预需要教师树立基于事件的课程观,具有敏感性、课程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去感知、理解、确认与处理,对教学偶然事件做出机智的反应,彰显教学偶然事件的课程价值与力量,使整个课堂因教学偶然事件的存在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教学偶然事件是不可回避的必然教学事件,是不可或缺的潜在课程资源,教学偶然事件能够赋予教学鲜活的“生命力”。一个智慧的教师应该勇敢地面对教学偶然事件,变“危机”为“良机”,充分发掘和利用其中的潜在课程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偶然事件的消解过程中共同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偶然事件 潜在课程 课程资源 三维课程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23
【目录】:
- 图表目录5-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论10-34
- 一、问题提出10-17
- 二、文献述评17-28
- 三、研究价值28-31
- 四、研究设计31-34
- 第一章 教学偶然事件的本体特征与影响因素34-50
- 一、教学偶然事件的基本内涵34-37
- 二、教学偶然事件的本体特征37-39
- 三、教学偶然事件的影响因素39-50
- 第二章 教学偶然事件的“危机”之象与“良机”之本50-78
- 一、教学偶然事件的产生:预设与生成的冲突51-55
- 二、教学偶然事件的危机表象:教学干扰55-62
- 三、教学偶然事件的良机本质:潜在课程62-78
- 第三章 作为潜在课程的教学偶然事件78-86
- 一、潜在的认知类教学偶然事件课程资源80-82
- 二、潜在的方法类教学偶然事件课程资源82-83
- 三、潜在的情意类教学偶然事件课程资源83-86
- 第四章 基于认知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86-100
- 一、基于知识获取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87-95
- 二、基于技能掌握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95-100
- 第五章 基于方法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100-114
- 一、基于过程探究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研究100-109
- 二、基于方法学习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109-114
- 第六章 基于情意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114-140
- 一、教学偶然事件中的情意互动114-119
- 二、基于情感和态度培养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119-130
- 三、基于价值观引导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130-140
- 第七章 教学偶然事件的课程化干预140-152
- 一、教学偶然事件课程干预的理念141-145
- 二、教学偶然事件课程干预的基础145-146
- 三、教学偶然事件课程干预的技术146-152
- 结论152-156
- 一、存在的必然性:教学偶然事件是不可回避的必然教学事件152-153
- 二、开发的必要性:教学偶然事件是不可或缺的潜在课程资源153-154
- 三、意义的生成性:教学偶然事件赋予教学鲜活的“生命力”154-156
- 参考文献156-168
- 附录168-170
- 后记170-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爱德华·卡尔;张汇文;;厉史的因果性[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3年06期
2 孙昌熙,张云龙;试论情节中的偶然因素[J];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3 张怀久;偶然事件和文学典型[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4 王晓青;;激发兴趣 放飞精彩——刍议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4期
5 刘龙洲,乐文革;潜在课程教学体系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刘强辉,孙兴伦;构建学校体育潜在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陈昀;从潜在课程与第二课堂之比较看潜在课程的作用[J];前沿;2005年04期
8 李代丽;;潜在课程:内涵、功能与建设[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年02期
9 田慧生;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上)——潜在课程研究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1988年02期
10 邹淑芳,付亚坤,徐永杰;谈潜在课程教育[J];沈阳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尊全;张建昌;;偶然事件的现场追踪[A];第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6年
2 谢秉洪;王珀;;异形钢纤维增强机理初探[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92年
3 王永波;杜培军;盛业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教学动态演示系统开发[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莉;路而红;;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思考[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杨雪红;;试论网络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俞吾金;;G.A·柯亨的功能解释理论批判——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决定论的新形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曹文火;;提高企业内部财务报告质量的思考[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8 陈忠勇;;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 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9 王东水;;网络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黄尚信;;新闻摄影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规律[A];高扬邓小平理论旗帜——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笔夫;衰退是由一连串偶然事件组成的[N];华夏时报;2008年
2 汉滨区五里小学张营教学点 洪艳;别忘了,,“教育机智”也重要[N];安康日报;2007年
3 徐千;警惕“伪新闻”[N];中华新闻报;2008年
4 陈岸瑛(哲学博士);寻常夫妻背对背[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吴涵;经销商“反水”并非偶然事件[N];机电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韩竞;偶然事件与长远发展[N];中国纺织报;2008年
7 邓希贤邋赵修娟 整理;诺奖背后的智慧角逐[N];健康报;2008年
8 通讯员 冯云 黄国良 陈霞;不会停止中山活禽输澳[N];中山日报;2006年
9 畅远;改革传统课堂 挖掘潜在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朱小兵;消除不和谐现象[N];计算机世界;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秀敏;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方召欣;基于消能观点的结构鲁棒性分析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吕晓娟;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邵小佩;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余卫平;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效应分析与评价[D];中南大学;2004年
6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沈丽群;基于《标准》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丛静;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官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王兆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邓安容;中学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付馨慧;压抑中迸发的激情,偶然中遭遇的命运[D];吉林大学;2007年
5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尹珍玲;基于潜在课程的高校德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王柱华;中西潜在课程比较及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文翼;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潜在课程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石丽;班级文化的生成机制研究:潜在课程的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冬莲;潜在课程性别倾向对女生性别自信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26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