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大学教师岗位工作设计与绩效: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8 09:01

  本文关键词:大学教师岗位工作设计与绩效: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已有的研究表明,工作设计对于实现一个组织有效运作和提高绩效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哈克曼和奥尔德姆的设计的工作特征模型(JCM模型)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已经应用在各种情况下;包括在教育部门的职位设计所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检验。同时,前人的研究中对工作设计的研究非常有限,因为它们忽略了在工作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时间和工作设计。另外,“工作态度”这一重要因素也被大多数的相关研究忽略,即工作、职业和使命。本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综合模型,用于研究工作特性、工作设计,事业阶段,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及工作成果与工作态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还实证检验分析了工作雕琢在大学老师的JCM工作成果及相关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对比研究两个国家两所不同的农业大学。300份调查问卷覆盖了中国(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几乎所有的院系、研究所的各级职称的教师,包括: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及助教。在调研过程中运用多种沟通手段,如电邮、邮件和面谈等,以从被调研对象中获得最大的回复率;此次调研共发放300份问卷,经整理,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为50%)。 研究中的变量通过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来检验。一是,通过t检验,分析比较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大学数据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二是研究基于Fried.Y.和Grant A.M (2007)所提出的调节变量,对模型所选取的变量进行调节;三是运用皮尔逊相关、多次回归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工作设计各个变量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联。 研究的核心内容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中,利用与Fried.Y. and Grant A.M (2007)提出的职业动力学相结合,改进了HOLCM模型,对教育环境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激励工作特点、职业阶段和职业晋升对工作设计有正向的影响,获得正向的工作成果。第二部分,本文探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的教师们工作态度(工作、职业和使命感)和工作成果(工作满意度和内在工作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尽管一些理论表明使命感或许和工作满意度呈强相关关系,本文估计的职业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更强;相关分析表明职业、使命感和工作成果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工作和工作成果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多元回归的结果分析表明,职业和使命感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内在工作自主性有显著影响的只有使命感。 本研究还比较了巴基斯坦和中国老师之间的工作积极性水平、工作设计和工作绩效水平。教师们如何看待工作积极性?他们有多想要训练提升自己的工作设计内容?他们的工作自主性水平、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表现如何?以及他们的激励潜能分数(指工作特点能够促进内部工作自主性的程度)如何?在两个国家的教育部门中,缺乏自主性是同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教师们感到在教学管理中他们没有得到自主性,这是影响他们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工作特性模型预测,如果一个工作具有高的激励潜能分数,这将会对工作主动性、绩效以及满意度产生正面影响;同时,诸如旷工和人员流失这些负面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会减少。两个国家教师的激励潜能分数都很低,,这表明教师们并非积极主动的,这会导致负面工作绩效结果。 从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一些管理启示。工作设计的类型很可能会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绩效,因而,这方面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当对实践的影响加以考虑时,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越具备多样性、认同性、重要性、自主性以及反馈,老师们越想认真细致的工作,以此来满足他们对激励性工作的渴望;同时,他们也会对工作越满意并且按时完成工作。教师们越满意且越有主动性,他们工作积极性越高,这会提升高校的运转效率。因此,较高的工作表现和生产率水平是和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主动性相关联的。从教育环境的角度而言,在职场中,教师工作内容与形式等的设计应该被考虑进岗位设计之中,因为它会形成个人和工作成果的展现,这对高校生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工作设计 工作特征 事业阶段 事业发展 工作态度 工作成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7.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Table of Contents10-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20
  • 1.1 Background13-15
  • 1.1.1 Challenges/Problems in Higher education of Pakistan13-14
  • 1.1.2 Challenges/Problems in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14
  • 1.1.3 A Comparison Related to faculty problems in higher education of Pakistan and China14-15
  • 1.2 Job Design15-16
  • 1.3 Job Crafting16-18
  • 1.4 Research Questions18-19
  • 1.5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9-20
  • Chapter 2 Quick Facts20-23
  • 2.1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China20-22
  • 2.2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Faisalabad, Pakistan22-23
  • Chapter 3 Literature Review23-46
  • 3.1 Job Design Overview23-28
  • 3.1.1.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Job Design, Motiv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23-26
  • 3.1.2 Job Characteristics Theory26-28
  • 3.2 Job Satisfaction28-34
  • 3.3 Job Crafting34-35
  • 3.4 Career Dynamics and the Context of Time35-39
  • 3.4.1 A Career Dynamics Model of Reactions to Job Design37-39
  • 3.5 Job, Career and Calling39-40
  • 3.6 Job Satisfa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40-46
  • Chapter 4 Methodology and Data Management46-54
  • 4.1 Methods46
  • 4.2 Geographical Coverage of the Study46
  • 4.3 Sample Selection46-48
  • 4.4 Sources of Data and Data Collection48
  • 4.5 Measures48-49
  • 4.5.1 Predictors48-49
  • 4.5.2 Mediator49
  • 4.5.3 Outcome Variables49
  • 4.6 Data Analysis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49-54
  • 4.6.1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50-51
  • 4.6.2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51
  • 4.6.3 Two Sample T-Test51-52
  • 4.6.4 One-Way ANOVA52-54
  • Chapter 5 Career Dynamics and Job crafting Towards New model of Job Redesign54-72
  • 5.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Data57-60
  • 5.2 Comparison of variable means between two universities60-63
  • 5.3 Results from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China63-67
  • 5.4 Results from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aisalabad, Pakistan67-70
  • 5.5 Discussion70-72
  • Chapter 6 Teaching as a job, career or calling?72-84
  • 6.1 Hypotheses73
  • 6.2 Measures and Procedures73-74
  • 6.2.1 Work Attitude Measures73-74
  • 6.2.2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rnal Work Motivation Measures74
  • 6.3 Results from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China74-77
  • 6.3.1 Categorization of Respondents74-75
  • 6.3.2 Reliability Analysis75
  • 6.3.3 Hypothesis Testing75-77
  • 6.4 Results from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77-80
  • 6.4.1 Categorization of Respondents77-78
  • 6.4.2 Hypothesis Testing78-80
  • 6.5 Comparison of work attitudes between two universities80-82
  • 6.6 Discussion82-84
  • Chapter 7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84-89
  • 7.1 Discussion84-86
  • 7.2 Limitations86
  • 7.3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86-87
  • 7.4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87-89
  • REFERENCES89-94
  • APPENDIX94-114
  • Acknowledgement114-115
  • Curriculum Vitae11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玉新;张建卫;张红川;彭凯平;;工作压力对职场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工作意义的调节效应[J];预测;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屏;李琳琳;;大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基于3所“985”高校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易世志;新生代高学历员工组织支持感与职业成功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智超;团队凝聚力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2 胡n\;使命取向对职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教师岗位工作设计与绩效: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2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