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1 16:53
证据可采性是指证据材料在法律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并非所有的证据材料都能够成为证据。在对事实证明前,首先要对证据材料进行筛选,确定哪些应采纳,哪些需排除,也即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对于证据可采性问题,某些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有统一的证据立法,在证据立法中确立证据可采性规则。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没有制定独立的证据法典,但在其诉讼法中蕴含着证据是否采纳的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学界的学者们均认识到证据可采性规则的价值,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相比而言,行政诉讼法学界对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研究甚少。因为缺乏成熟的学术理论支撑,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存在着明显缺陷。为了应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借鉴域外的经验来设置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本文在厘清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含义、特征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现实情况,对域外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进行考察,对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如何在我国构建完善的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除论文摘要和引言外,包含四章内容,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概述”,主要以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相关内容为研究起点,对证据可采性...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评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概述
第一节 证据可采性概述
一、证据可采性的含义
二、证据可采性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第二节 证据可采性规则概述
一、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含义
二、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特征
三、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范畴
第三节 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特征
一、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是行政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延续
二、行政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为行政诉讼所独有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范围有限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价值分析
一、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内在价值
二、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外在价值
三、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价值冲突与选择
第二章 域外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考察
第一节 英美法系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研究
一、英国证据可采性规则
二、美国证据可采性规则
三、澳大利亚证据可采性规则
第二节 大陆法系行政诉讼证据能力研究
一、德国行政诉讼证据能力的认定
二、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证据能力的认定
第三节 域外相关证据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一、两大法系相关证据立法之差异
二、两大法系相关证据立法之融合
三、两大法系相关证据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之评析
一、我国有关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的规定
二、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之实证研究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二、实证调查的结果
三、实证调查的结论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具体构想
第一节 完善可采性规则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体系化可采性规则的必要性
二、明确可采性规则的构建模式
三、理顺与现有规定之间的承继关系
第二节 完善可采性规则应考虑的因素
一、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目的
二、我国行政诉讼模式
三、我国行政诉讼主体构造
第三节 可采性规则体系的具体建构
一、关联性规则之完善
二、确保证明真实性的可采性规则之完善
三、确保证明正当性的可采性规则之完善
第四节 完善可采性规则的适用程序
一、明确启动主体
二、完善审前准备程序
三、健全异议机制和备档机制
四、完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第五节 完善可采性规则的保障机制
一、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二、提升行政法官的专业素质
三、建立律师强制代理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证人出庭作证费用补偿制度及其启示[J]. 占善刚,黄鑫淼. 学术交流. 2016(11)
[2]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中的律师作用发挥及展望[J]. 吕立秋.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3)
[3]涉及科学不确定性之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美国法上的“严格检视”之审查与行政决策过程的合理化的借鉴[J]. 刘东亮. 政治与法律. 2016(03)
[4]亲属免证特权:究竟谁的权利谁之义务[J]. 覃冠文. 学术论坛. 2015(12)
[5]专家辅助人出庭及专家意见的采信规则[J]. 岳军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6]审判中心主义的实质内涵与实现途径[J]. 张建伟. 中外法学. 2015(04)
[7]我国刑事证据能力之理论归纳及思考[J]. 纵博. 法学家. 2015(03)
[8]审判中心与相关诉讼制度改革初探[J]. 陈光中,步洋洋. 政法论坛. 2015(02)
[9]论无证据能力的证据——兼评我国的证据能力规则[J]. 万毅. 现代法学. 2014(04)
[10]现场笔录之证据法检视[J]. 贾青钢. 社会科学家. 2014(05)
硕士论文
[1]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适用问题研究[D]. 蔺晟.兰州大学 2016
[2]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D]. 曾茜.广西民族大学 2013
[3]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与完善[D]. 沈文捷.西南政法大学 2013
[4]行政调查取证的证据效力问题研究[D]. 陈燕妮.华东政法大学 2011
[5]我国行政诉讼模式研究[D]. 刘颖.广西民族大学 2009
[6]论行政诉讼的模式[D]. 张洪敏.湘潭大学 2007
[7]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研究[D]. 曾文远.中国政法大学 2007
[8]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之分配与转移[D]. 田宇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3368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评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概述
第一节 证据可采性概述
一、证据可采性的含义
二、证据可采性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第二节 证据可采性规则概述
一、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含义
二、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特征
三、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范畴
第三节 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特征
一、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是行政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延续
二、行政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为行政诉讼所独有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范围有限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价值分析
一、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内在价值
二、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外在价值
三、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的价值冲突与选择
第二章 域外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考察
第一节 英美法系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研究
一、英国证据可采性规则
二、美国证据可采性规则
三、澳大利亚证据可采性规则
第二节 大陆法系行政诉讼证据能力研究
一、德国行政诉讼证据能力的认定
二、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证据能力的认定
第三节 域外相关证据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一、两大法系相关证据立法之差异
二、两大法系相关证据立法之融合
三、两大法系相关证据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之评析
一、我国有关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的规定
二、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定之实证研究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二、实证调查的结果
三、实证调查的结论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具体构想
第一节 完善可采性规则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体系化可采性规则的必要性
二、明确可采性规则的构建模式
三、理顺与现有规定之间的承继关系
第二节 完善可采性规则应考虑的因素
一、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目的
二、我国行政诉讼模式
三、我国行政诉讼主体构造
第三节 可采性规则体系的具体建构
一、关联性规则之完善
二、确保证明真实性的可采性规则之完善
三、确保证明正当性的可采性规则之完善
第四节 完善可采性规则的适用程序
一、明确启动主体
二、完善审前准备程序
三、健全异议机制和备档机制
四、完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第五节 完善可采性规则的保障机制
一、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二、提升行政法官的专业素质
三、建立律师强制代理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证人出庭作证费用补偿制度及其启示[J]. 占善刚,黄鑫淼. 学术交流. 2016(11)
[2]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中的律师作用发挥及展望[J]. 吕立秋.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3)
[3]涉及科学不确定性之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美国法上的“严格检视”之审查与行政决策过程的合理化的借鉴[J]. 刘东亮. 政治与法律. 2016(03)
[4]亲属免证特权:究竟谁的权利谁之义务[J]. 覃冠文. 学术论坛. 2015(12)
[5]专家辅助人出庭及专家意见的采信规则[J]. 岳军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6]审判中心主义的实质内涵与实现途径[J]. 张建伟. 中外法学. 2015(04)
[7]我国刑事证据能力之理论归纳及思考[J]. 纵博. 法学家. 2015(03)
[8]审判中心与相关诉讼制度改革初探[J]. 陈光中,步洋洋. 政法论坛. 2015(02)
[9]论无证据能力的证据——兼评我国的证据能力规则[J]. 万毅. 现代法学. 2014(04)
[10]现场笔录之证据法检视[J]. 贾青钢. 社会科学家. 2014(05)
硕士论文
[1]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适用问题研究[D]. 蔺晟.兰州大学 2016
[2]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D]. 曾茜.广西民族大学 2013
[3]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与完善[D]. 沈文捷.西南政法大学 2013
[4]行政调查取证的证据效力问题研究[D]. 陈燕妮.华东政法大学 2011
[5]我国行政诉讼模式研究[D]. 刘颖.广西民族大学 2009
[6]论行政诉讼的模式[D]. 张洪敏.湘潭大学 2007
[7]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研究[D]. 曾文远.中国政法大学 2007
[8]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之分配与转移[D]. 田宇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3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9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