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2:20
  全球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巨大进步,宣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通过对传统社会的各个要素进行赋能,改变了经济社会的格局,一方面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了更快速、更丰富的创新空间,另一方面使得社会大众具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以“互联网+”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化社会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化和融合化的特点:多元化体现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元化以及表达渠道和治理工具多元化;快速化体现在事件发生频次快速化、信息传播快速化、公民响应快速化;融合化体现在传统和互联网的边界融合、线上线下信息融合、线上线下思维逻辑融合。“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的新变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政府治理虽然置于“国家治理”框架之中,但不简单等同于国家治理范畴向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中的政治部分。在国家治理主体中,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政府治理则正是从政府这个治理主体的视角来把握国家治理。一方面,“互联网+”赋予了人民群众更大的参与治理的能力和意愿,加速将传统“政府管理”理论内涵扩展为“政府治理”,从强调政府管理的视角,转...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重点及新认识
第一章 “互联网+”的现状和发展概述
    第一节 “互联网+”发展现状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二、“互联网+”的提出背景
        三、作为治理工具的“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的主要特点
        一、多元融合的生态机制
        二、开放透明的核心属性
        三、参与互动的共享理念
    第三节 “互联网+”的社会新变化
        一、“互联网+传统行业”:经济层面上的重大变革
        二、“互联网+多元主体”: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组
        三、“互联网+思维理念”:政府转型思路的突破变化
第二章 “互联网+”下政府治理能力与政府转型的理论诠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思想及治理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创新的阐述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内涵及治理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视域下的政府治理
    第二节 政府治理和政府转型的涵义
        一、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政府转型的主要内涵
        三、“互联网+”背景下政府与政府治理的关系诠释
    第三节 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及现代化的新内涵
        一、政府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内涵
    第四节 政府治理优化中的政党角色
        一、现代社会政党与政府治理的一般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节 “互联网+”下政府治理能力优化
        一、政府观念的转变
        二、政府角色的转换
        三、政府运行模式的转型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府治理新环境
    第一节 “互联网+”对政府治理的新要求
        一、互联网思维的延伸
        二、治理的体系化和法制化
        三、公共需求多样化下的有效供给
    第二节 “互联网+”给政府治理带来的挑战
        一、信息来源多样化对思想统一的挑战
        二、信息影响复杂化对社会控制的挑战
        三、信息处理智能化对组织结构的挑战
    第三节 “互联网+”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创造新机遇
        一、提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能力
        二、优化政府智慧决策水平
        三、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四、强化危机应对能力
        五、增强防腐抗变能力
第四章 “互联网+”与政府治理能力的同构性
    第一节 开放平等的同构性
        一、构建开放平等的公共空间
        二、参与主体和渠道的多样化
    第二节 效率效能的同构性
        一、提升现代政府治理效能效率
        二、实现信息和决策流程的串联协同
    第三节 互动透明的同构性
        一、构建互动型政府治理回应机制
        二、提升政府治理透明化程度
第五章 “互联网+”赋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把握“互联网+”赋能政府治理的关键环节
        一、规避“互联网+”鸿沟,注重均衡发展
        二、拨开“互联网+”假象,把握主动权
        三、建立制度和技术协同进步的长效机制
        四、发挥党的核心主导作用
    第二节 以智慧型政府作为政府转型新坐标
        一、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
        二、构建智慧型的运作机制和体验
    第三节 以大数据为切入点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一、大数据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夯实基础
        二、大数据打通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
        三、大数据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核心动能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向“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赋能[J]. 苏乐平.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03)
[2]“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治理创新研究[J]. 刘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4)
[3]互联网带给了我们什么?[J]. 韩剑.  中国新通信. 2018(02)
[4]文化创意与经济增长: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关系构建[J]. 李凤亮,潘道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5]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互联网的新作为[J]. 陈畴镛.  浙江经济. 2017(23)
[6]重视互联网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J]. 丁元竹.  社会治理. 2017(09)
[7]2017年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J].   科技中国. 2017(09)
[8]政府治理背景下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浅谈[J]. 李高峰,董雪.  经贸实践. 2017(15)
[9]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供给侧改革——以“互联网+家电”为例[J]. 赵光瑞,赵蒨芸.  经济论坛. 2017(05)
[10]“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回应力的四维透视[J]. 梁新华,王张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国家治理[D]. 张兴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政府责任建设研究[D]. 汪浩.复旦大学 2014
[3]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 李棉管.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 刘翔.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33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33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