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市工作贫困群体生存困境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3 17:4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作贫困现象已经引起了西欧和北美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化,我国东北地区的城市工作贫困现象也逐渐出现,并成为一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新型城市贫困问题,但是,我国学术界仍将绝对贫困作为贫困研究的主体,对城市工作贫困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和解决东北地区城市工作贫困问题已逐渐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实现2020年中国全民奔小康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本文以相对贫困的概念为基础对工作贫困进行界定,采用偶遇抽样的方式在哈尔滨抽取了89个工作贫困者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研究内容。将哈尔滨、长春和沈阳的工作贫困群体作为研究总体,采用判断抽样和偶遇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容量为1000的样本,通过结构式访谈获取数据。调查发现,东北城市地区的工作贫困群体已出现青年化和低学历化特征,贫二代和农二代构成了工作贫困群体的主体,下岗再就业人员成为工作贫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收入、支出和住房三个方面揭示工作贫困群体的生存困境,发现其具有如下特征: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且稳定性低下、家庭支出刚性化、消费结构...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论文逻辑结构图
图 2-1 布劳-邓肯的社会地位获得模型Fig. 2-1 The Blau-Duncan status attainment model在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的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并不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分配”原则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且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很小,客观上减轻了贫困代际传递的不良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东北地区各种优质社会资源分布逐渐失衡,社会贫困差距不断扩大,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日益凸显,贫困家庭的子女由于缺少权利、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测量工作贫困家庭的外部居住环境。2.5.1.3 工作贫困群体原生家庭情况的操作化本文以研究假设 2a 为基础将工作贫困群体的原生家庭情况操作成 4 分别为父/母的身体健康情况、父/母的收入情况、父/母的工作情况和父/母程度。具体测量指标如图 2-3 所示。父母身体健康情况父母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特征研究[J]. 姜玉,刘鸿雁,庄亚儿. 人口学刊. 2016(06)
[2]城镇化差异、国有企业比重与地区经济增长[J]. 祝永庆.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6(05)
[3]东北流出流入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比较研究[J]. 杨东亮. 人口学刊. 2016(05)
[4]东北地区转型改革研究综述[J]. 李许卡,杨天英. 财经理论研究. 2016(04)
[5]评阿玛蒂亚·森的思想:自由、贫困和饥荒[J]. 曹宇波. 时代金融. 2016(17)
[6]员工下岗、家庭资源与子女教育[J]. 赵颖. 经济研究. 2016(05)
[7]美国贫困代际转移研究述评[J]. 金静,汪燕敏.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6(01)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单一结构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宋冬林.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2)
[9]中国城市工作贫困化问题研究——基于CGSS数据的分析[J]. 姚建平. 社会科学. 2016(02)
[10]家庭结构和代际交换对养老意愿的影响[J]. 杨帆,杨成钢. 人口学刊. 2016(01)
博士论文
[1]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 党春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福利国家模式变迁的历史比较研究[D]. 解静.辽宁大学 2013
[3]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中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D]. 杨艳军.武汉大学 2012
[4]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D]. 张得志.复旦大学 2007
[5]城市贫困人口的经济支持网研究[D]. 尹海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6]中国经济转型期城镇贫困问题研究[D]. 徐充.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35121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论文逻辑结构图
图 2-1 布劳-邓肯的社会地位获得模型Fig. 2-1 The Blau-Duncan status attainment model在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的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并不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分配”原则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且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很小,客观上减轻了贫困代际传递的不良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东北地区各种优质社会资源分布逐渐失衡,社会贫困差距不断扩大,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日益凸显,贫困家庭的子女由于缺少权利、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测量工作贫困家庭的外部居住环境。2.5.1.3 工作贫困群体原生家庭情况的操作化本文以研究假设 2a 为基础将工作贫困群体的原生家庭情况操作成 4 分别为父/母的身体健康情况、父/母的收入情况、父/母的工作情况和父/母程度。具体测量指标如图 2-3 所示。父母身体健康情况父母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特征研究[J]. 姜玉,刘鸿雁,庄亚儿. 人口学刊. 2016(06)
[2]城镇化差异、国有企业比重与地区经济增长[J]. 祝永庆.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6(05)
[3]东北流出流入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比较研究[J]. 杨东亮. 人口学刊. 2016(05)
[4]东北地区转型改革研究综述[J]. 李许卡,杨天英. 财经理论研究. 2016(04)
[5]评阿玛蒂亚·森的思想:自由、贫困和饥荒[J]. 曹宇波. 时代金融. 2016(17)
[6]员工下岗、家庭资源与子女教育[J]. 赵颖. 经济研究. 2016(05)
[7]美国贫困代际转移研究述评[J]. 金静,汪燕敏.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6(01)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单一结构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宋冬林.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2)
[9]中国城市工作贫困化问题研究——基于CGSS数据的分析[J]. 姚建平. 社会科学. 2016(02)
[10]家庭结构和代际交换对养老意愿的影响[J]. 杨帆,杨成钢. 人口学刊. 2016(01)
博士论文
[1]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 党春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福利国家模式变迁的历史比较研究[D]. 解静.辽宁大学 2013
[3]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中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D]. 杨艳军.武汉大学 2012
[4]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D]. 张得志.复旦大学 2007
[5]城市贫困人口的经济支持网研究[D]. 尹海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6]中国经济转型期城镇贫困问题研究[D]. 徐充.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35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3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