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作与行政法的回应
发布时间:2021-10-20 11:24
本文以公共行政的发展与行政法的回应为基本线索,探讨公共行政改革中公私合作的兴起与行政法的回应及发展问题。具体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公私合作的发展及行政法的规制。本部分借助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工具,将行政法体系视为具有潜在逻辑的立法、行政、司法子系统建构的模型。在传统行政法结构因公私合作的兴起而失衡,法制供给不足的情形下,立法、司法子系统积极作出回应以寻求三者新的平衡,并通过立法规制与司法审查来形塑公私合作的法治框架,主要为正文四章内容,是本文核心。第二部分探讨行政法在回应公共行政改革与公私合作兴起过程中具体制度的变化,主要为余论的内容。第一章公私合作的基础分析。将公私合作置身于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历史实践中分析,指出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私有化、市场化为核心全球性重塑政府运动与公共行政改革背景下兴起的,民营化浪潮归于平寂后产生的兼顾政府与市场、关注效率、公平与责任的提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是国家、社会、市场关系不断调试中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尝试。其次,指出公私合作适用前提是国家任务,是国家任务履行方式的改变而未对任务属性与归属产生影响。再次,分析公私合作的适用范围与类型...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问题意识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范围与目标
三、问题意识与研究宗旨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公私合作的基础分析
第一节 公私合作的分析框架——国家、市场与社会
一、历史演进: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实践
二、理论归纳:公共任务的供给机制
第二节 公私合作的概念及内涵
一、公私合作的概念
二、公私合作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三节 公私合作的正当性与适用范围
一、公私合作的正当性
二、行政任务的分类与公私合作的适用范围
三、本文范围限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公私合作
第四节 公私合作的类型
一、公私合作的坐标
二、公私合作的类型化研究
三、本文采用的分类
四、对公私合作模式的评析
第二章 公私合作引起的理论冲击与现实困境
第一节 促使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变迁
一、规范主义的基础:有限政府与与行政法的控权模式
二、功能主义的扩张:全能政府与行政法的服务模式
三、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的融合:善治政府与行政法的合作模式
四、小结
第二节 引发公法与私法的互动与反思
一、古罗马公私法的划分与私法的体系化
二、近代公私法的分野与公法的显现
三、近现代公私法的互动与交融
四、对公法私法化的反思与再认识
第三节 公私合作的现实困境与公法规制
一、中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概况
二、公私合作的现实困境
三、公法规制的目标与方式
第三章 公私合作的立法规制与保障
第一节 公私合作的历史沿革与法律规制现状——比较法的考察
一、不同国家或地区公私合作的立法现状
二、以上立法模式总结与评析
第二节 中国立法进程及现有法律规范体系
一、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法规政策解读
二、公共服务领域立法历程
三、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立法历程
四、对以上立法现状的评析与建议
第三节 反思与超越——公私合作法及其法律体系
一、立法的宗旨与范围
二、立法基本原则
三、立法的主要思路
四、公私合作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
第四章 公私合作的司法监督与救济
第一节 契约化与接受公法调整的义务
一、公私合作争议纳入公法调整的必要性
二、我国公私合作行为的司法审查现状及评析
第二节 公私合作法律关系之定性与分析
一、双阶理论的引入与分析
二、公私合作中法律关系分析
第三节 公私合作争议的的司法审查模式
一、转变行政审判模式与裁判思维
二、请求权基础与起诉权的行使
三、审查方式与审查强度
四、法律适用模式
五、判决类型体系及其适用条件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PP与政府特许经营的关系及立法策略[J]. 王丛虎,徐琳. 财政研究. 2016(06)
[2]法国公私合作(PPP模式)法律问题研究[J]. 徐琳. 行政法学研究. 2016(03)
[3]PPP规制中的立法问题研究——基于法政策学的视角[J]. 喻文光. 当代法学. 2016(02)
[4]PPP立法专题研讨会观点综述[J]. 陈少强,刘薇,姜楠楠. 财政科学. 2016(02)
[5]日本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及启示[J]. 俞祖成.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01)
[6]公私合作的公法调适——以国家担保责任为中心[J]. 陈松.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7]基于行政任务属性判断的行政委托界限[J]. 刘国乾. 人大法律评论. 2015(02)
[8]行政协议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规则[J]. 梁凤云.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4)
[9]新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行为”辨析——兼论我国应加快制定行政程序法[J]. 王万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4)
[10]法律关系取代行政行为的可能与困局[J]. 赵宏. 法学家. 2015(03)
博士论文
[1]公私合作下公用事业收费权的配置研究[D]. 虞青松.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6822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问题意识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范围与目标
三、问题意识与研究宗旨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公私合作的基础分析
第一节 公私合作的分析框架——国家、市场与社会
一、历史演进: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实践
二、理论归纳:公共任务的供给机制
第二节 公私合作的概念及内涵
一、公私合作的概念
二、公私合作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三节 公私合作的正当性与适用范围
一、公私合作的正当性
二、行政任务的分类与公私合作的适用范围
三、本文范围限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公私合作
第四节 公私合作的类型
一、公私合作的坐标
二、公私合作的类型化研究
三、本文采用的分类
四、对公私合作模式的评析
第二章 公私合作引起的理论冲击与现实困境
第一节 促使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变迁
一、规范主义的基础:有限政府与与行政法的控权模式
二、功能主义的扩张:全能政府与行政法的服务模式
三、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的融合:善治政府与行政法的合作模式
四、小结
第二节 引发公法与私法的互动与反思
一、古罗马公私法的划分与私法的体系化
二、近代公私法的分野与公法的显现
三、近现代公私法的互动与交融
四、对公法私法化的反思与再认识
第三节 公私合作的现实困境与公法规制
一、中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概况
二、公私合作的现实困境
三、公法规制的目标与方式
第三章 公私合作的立法规制与保障
第一节 公私合作的历史沿革与法律规制现状——比较法的考察
一、不同国家或地区公私合作的立法现状
二、以上立法模式总结与评析
第二节 中国立法进程及现有法律规范体系
一、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法规政策解读
二、公共服务领域立法历程
三、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立法历程
四、对以上立法现状的评析与建议
第三节 反思与超越——公私合作法及其法律体系
一、立法的宗旨与范围
二、立法基本原则
三、立法的主要思路
四、公私合作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
第四章 公私合作的司法监督与救济
第一节 契约化与接受公法调整的义务
一、公私合作争议纳入公法调整的必要性
二、我国公私合作行为的司法审查现状及评析
第二节 公私合作法律关系之定性与分析
一、双阶理论的引入与分析
二、公私合作中法律关系分析
第三节 公私合作争议的的司法审查模式
一、转变行政审判模式与裁判思维
二、请求权基础与起诉权的行使
三、审查方式与审查强度
四、法律适用模式
五、判决类型体系及其适用条件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PP与政府特许经营的关系及立法策略[J]. 王丛虎,徐琳. 财政研究. 2016(06)
[2]法国公私合作(PPP模式)法律问题研究[J]. 徐琳. 行政法学研究. 2016(03)
[3]PPP规制中的立法问题研究——基于法政策学的视角[J]. 喻文光. 当代法学. 2016(02)
[4]PPP立法专题研讨会观点综述[J]. 陈少强,刘薇,姜楠楠. 财政科学. 2016(02)
[5]日本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及启示[J]. 俞祖成.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01)
[6]公私合作的公法调适——以国家担保责任为中心[J]. 陈松.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7]基于行政任务属性判断的行政委托界限[J]. 刘国乾. 人大法律评论. 2015(02)
[8]行政协议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规则[J]. 梁凤云.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4)
[9]新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行为”辨析——兼论我国应加快制定行政程序法[J]. 王万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4)
[10]法律关系取代行政行为的可能与困局[J]. 赵宏. 法学家. 2015(03)
博士论文
[1]公私合作下公用事业收费权的配置研究[D]. 虞青松.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6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4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