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技术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12:17
本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技术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具价值取向的科学观蜕变为“技术理性”霸权。工具性教育强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传统,导致职业教育偏离其宗旨。职业教育实践困惑源于学术自觉的缺失,演绎普通教育的理论取向,照抄西方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使我国职业教育学缺乏自身品性,难以统摄职业教育实践。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困境和理论的迷惘,起自学界对职业教育本原的疑问。本研究旨在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内在规定性——技术性:用技术哲学视野探讨和解释职业教育技术性,论证技术性即职业技术教育学最基本范畴的合理性。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逻辑、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研究职业教育技术性的认识论基础、从技术对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技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性的构建等内容,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技术进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支撑技术传承与创新,人的技术化生存是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技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第二,技术对职业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技术表征着职业教育感性直观的实践逻辑。人的技术化生存规定培养技术人和职业人的职业教育目的;技术化生存决定职业教育本质;技术知识存在形式规定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规制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方法和策略;技术负载价值影响职业教育的道德与伦理教育;技术“魅性”影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第三,技术性作为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其存在的合理性有赖于人们妥善处理技术性与职业性及教育性关系,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第四,技术性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张扬人的职业教育生存权,只有立足于技术丰富性存在的事实,真正从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理解技术,,与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形成有机整体,现代职业教育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正道。第五,技术的基本属性及其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是现代职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技术哲学智慧是职业教育学理论的重要元素,技术学研究范式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职业教育 技术性 本质 技术哲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42
- 1.1 题解及基本概念界定10-12
- 1.1.1 题解10
- 1.1.2 基本概念界定10-12
- 1.2 问题的缘起12-18
- 1.2.1 职业教育“技术性”的追问12-15
- 1.2.2 职业教育学自为和知识生产的需要15-17
- 1.2.3 技术哲学智慧的启示17-18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8-3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9-2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21-33
- 1.3.3 已有的研究可借鉴之处与存在问题33-34
- 1.4 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假设34-38
- 1.4.1 研究的意义34-37
- 1.4.2 研究假设37-38
-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38-40
- 1.5.1 研究思路38-39
- 1.5.2 研究技术路线39
- 1.5.3 研究方法39-40
- 1.6 研究拟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40-41
- 1.6.1 研究拟创新之处40
- 1.6.2 研究不足之处40-41
- 1.7 本章小结41-42
- 第二章 技术及其职业教育的意蕴42-107
- 2.1 职业教育技术性存在42-67
- 2.1.1 技术(化)生存42-53
- 2.1.2 职业教育技术性存在53-67
- 2.2 职业教育中的“技术”67-92
- 2.2.1 技术的多维解读68-79
- 2.2.2 职业教育学视野中的技术79-92
- 2.3 职业教育技术性本质92-105
- 2.3.1 不同职业教育本质观92-96
- 2.3.2 职业、技术及教育的关系96-100
- 2.3.3 职业教育技术性本质100-105
- 2.4 小结105-107
- 第三章 职业教育技术性表征107-173
- 3.1 技术对职业教育边界的规定性107-115
- 3.1.1 什么是职业教育边界107
- 3.1.2 职业教育边界划分107-115
- 3.2 技术对职业教育目的规定性115-124
- 3.2.1 确定职业教育目的理论依据115-117
- 3.2.2 技术与职业教育目的的逻辑分析117-120
- 3.2.3 职业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120-124
- 3.3 技术知识对职业教育课程的规定性124-143
- 3.3.1 技术知识124-134
- 3.3.2 技术知识对职业教育课程的规定134-143
- 3.4 技术知识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143-153
- 3.4.1 技术知识观与教学观143-144
- 3.4.2 技术知识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144-153
- 3.5 技术人文性对职业教育的规定性153-162
- 3.5.1 技术的人文性153-155
- 3.5.2 职业院校加强技术人文教育的必要性155-158
- 3.5.3 技术人文性范式中的职业教育内容要素158-162
- 3.6 技术伦理对职业教育的规定性162-172
- 3.6.1 技术伦理的意涵162-167
- 3.6.2 职业院校开展技术伦理教育的必要性167-169
- 3.6.3 职业教育院校开展技术伦理教育的价值归属169-172
- 3.7 小结172-173
- 第四章 职业教育技术性的流变173-192
- 4.1 古代职业教育雏形的技术性分析173-179
- 4.1.1 古代技术传授内容的实用性174-175
- 4.1.2 古代技术传授方式的经验性175-176
- 4.1.3 古代技术传授的现场性176-177
- 4.1.4 古代技术观的朴素性177-179
- 4.2 近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分析179-185
- 4.2.1 近代职业教育技术机械化179-180
- 4.2.2 近代职业教育技术形态的学校主导性180-181
- 4.2.3 近代职业教育技术性内容的双重性181-182
- 4.2.4 近代工业社会职业教育技术性的功利主义倾向182-185
- 4.3 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发展趋向185-190
- 4.3.1 职业教育技术性的科学化选择185-186
- 4.3.2 职业教育技术性的人性化向度186-188
- 4.3.3 职业教育技术生态化趋势显著188-189
- 4.3.4 职业教育技术艺术化趋势明显189-190
- 4.4 小结190-192
- 第五章 职业教育技术性的现实境遇192-209
- 5.1 职业教育教育性对技术性的僭越192-197
- 5.1.1 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192-194
- 5.1.2 职业教育教育性对技术性的僭越194-197
- 5.2 职业教育技术性泛工具化197-200
- 5.2.1 工具理性的渗入197-198
- 5.2.2 职业教育技术性的工具化倾向198-200
- 5.3 职业教育的泛人文主义200-204
- 5.3.1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200-202
- 5.3.2 职业教育的人文主义倾向202-204
- 5.4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遮蔽其技术性204-207
- 5.4.1 职业教育特有的职业性204-205
- 5.4.2 职业教育职业性对技术性的遮蔽205-207
- 5.5 小结207-209
- 第六章 职业教育技术性的合理构建209-233
- 6.1 职业教育技术性合理构建的重要原则209-213
- 6.1.1 职业教育技术性构建应合目的性210
- 6.1.2 职业教育技术性合理构建应合规律性210-211
- 6.1.3 职业教育技术性合理构建应合规范性211-213
- 6.2 职业教育技术性合理构建的重要表征213-219
- 6.2.1 “利”是职业教育技术性合理构建的重要特征214-215
- 6.2.2 “真”是职业教育技术性的基本诉求215-216
- 6.2.3 “善”是职业教育技术性的终极追求216-218
- 6.2.4 “美”是职业教育技术性的永恒追求218-219
- 6.3 职业教育技术性合理构建的逻辑进路219-231
- 6.3.1 立足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彰显职业教育的技术性219-223
- 6.3.2 追求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实现职业教育技术人性化223-228
- 6.3.3 关照职业教育主体的生存境遇,实现主体的诗意栖居228-231
- 6.4 小结231-233
- 第七章 结语233-237
- 参考文献237-256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256-258
- 致谢258-259
本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技术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