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06:12
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是著作权侵权判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规则,产生于美国判例法实践,也被我国借鉴并广泛适用于著作权侵权判定之中。该判定规则涉及对间接证据的综合判定,也需要裁判者高度盖然性的价值判断,故难以上升为一项成文的法律规范。因此,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司法适用需要高度依赖著作权侵权的判定经验、价值原则等。然而,在不同著作权侵权语境下,我国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适用也显现出法律移植与本土化适用的矛盾,对于相关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归纳方面存在不足:在经验总结层面,我国不存在美国合理使用四要素中“使用数量与实质性”对于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标准的法律解释渠道;实践中的作品实质性相似被用以实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因而常常属“高度一致”性。在我国立法与侵权的现实背景下,经验主义的适用模式容易将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简单化”,对规则所遵循的判定逻辑认识不足,缺乏判定作品实质性相似的方法、标准,难以平衡诉讼程序中举证责任与判定责任之间的平衡。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在我国司法适用呈现出经验总结不足的问题,不仅涉及著作权侵权诉讼程序的差异化安排,也涉及诉讼当事人举证、抗...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首先,作品抽象层次的升高
假设一项作品独立元素具备独创性,受到著作权保护
依据前述符号学的基本理论,著作权保护范围依据合并与场景规则确定:场景规
本文编号:3547944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首先,作品抽象层次的升高
假设一项作品独立元素具备独创性,受到著作权保护
依据前述符号学的基本理论,著作权保护范围依据合并与场景规则确定:场景规
本文编号:3547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47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