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资源视角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3:07

  本文关键词:资源视角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新兴历史时期,社会转型、政策后效、区位条件与高等教育急速调整多元耦合所导致的规模扩增与质量提升问题、公平发展与效率追求问题、区域失衡与统筹兼顾问题,正逐步使得协调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选择。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教育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基于资源配置层面的跨学科、定量研究还为数甚少。本文基于资源视角和实证研究范式,以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等教育资源内涵界定这一逻辑起点,展开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以此为测度工具,考察31省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现实状况;继而引入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厘定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及资源水平考察方面。首先,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及高等教育固有属性的分析,明确了高等教育资源是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维系其正常运行并促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各要素总和的观点。其次,通过既有文献、专家咨询和变异系数法三层次的指标筛选,兼采用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三个模块,“人口构成、经济基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学科资源、成果资源、品牌资源”8个分项,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系统考察1997、2002、2007和2012年我国31个省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水平,明确了这一时序内“高等教育资源高度富集区、中度富集区、中度匮乏区以及高度匮乏区”的整体分布及变化态势,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汇集上共时存在的“马太效应”和“零和博弈”现象。在协调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上。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思辨,确立了区域内、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及判别准绳,并引入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测度并分析四个时点和相应时序内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协调状况。在这一基础上,就政治、经济、文化、理念、制度、人才对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固有资源存量是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资源增量差异是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肇因。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路径选择上,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系统资源配置的动态开放性,确立了“存量资源再度调整、增量资源优化配置”二元并举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提出了在同类协调区域、不同协调发展区分别采用培育增长极模式、梯度推进模式,以及在全国各省区同步采用网格开发模式的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 协调发展 区域 高等教育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7
  • 1 导论17-33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7-20
  • 1.2 现有研究的评述20-27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27-30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30-33
  • 2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33-56
  • 2.1 理论基础33-40
  • 2.1.1 资源基础理论33-36
  • 2.1.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36-38
  • 2.1.3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38-40
  • 2.2 分析框架40-54
  • 2.2.1 概念内涵的界定40-46
  • 2.2.2 分析框架的构建46-54
  • 2.3 本章小结54-56
  • 3 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6-86
  • 3.1 指标确立的内涵依据56-63
  • 3.1.1 基于高等教育社会属性的高等教育资源内涵界定56-60
  • 3.1.2 基于高等教育自然属性的高等教育资源内涵界定60-63
  • 3.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63-66
  • 3.2.1 科学全面原则63-64
  • 3.2.2 系统优化原则64-65
  • 3.2.3 客观可行原则65-66
  • 3.2.4 数据一致原则66
  • 3.3 指标选择和指标赋权66-84
  • 3.3.1 指标选择67-74
  • 3.3.2 指标赋权74-84
  • 3.4 本章小结84-86
  • 4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86-135
  • 4.1 31个省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考察86-104
  • 4.1.1 1997年31个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考察86-90
  • 4.1.2 2002年31个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考察90-93
  • 4.1.3 2007年31个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考察93-96
  • 4.1.4 2012年31个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考察96-99
  • 4.1.5 1997-2012各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聚类99-104
  • 4.2 区域内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测度104-114
  • 4.2.1 测度模型104-105
  • 4.2.2 实证测度105-112
  • 4.2.3 辅助测度112-114
  • 4.3 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测度114-132
  • 4.3.1 测度模型115-116
  • 4.3.2 高等教育资源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协调性分析116-121
  • 4.3.3 高等教育资源水平与人口状况的协调性分析121-127
  • 4.3.4 各个省区间不同资源要素变化协调性的比较127-129
  • 4.3.5 东—中—西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比较129-132
  • 4.4 本章小结132-135
  • 5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35-157
  • 5.1 高等教育资源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35-142
  • 5.1.1 政策因素是高等教育资源存量的基础性决定因素135-139
  • 5.1.2 经济因素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存量的辅助性条件139-140
  • 5.1.3 文化因素使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汇集为多极双中心140-142
  • 5.2 高等教育资源增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42-148
  • 5.2.1 经济因素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增量的决定性因素142-143
  • 5.2.2 政策因素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增量的重要调控器143-146
  • 5.2.3 文化因素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增量的有力推动器146-148
  • 5.3 高等教育资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148-155
  • 5.3.1 制度变革是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核心点148-151
  • 5.3.2 理念创新是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动力源151-153
  • 5.3.3 人力资源是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推动力153-155
  • 5.4 本章小结155-157
  • 6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157-168
  • 6.1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鉴借157-159
  • 6.1.1 逻辑联系: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性157-158
  • 6.1.2 调整原理:用非均衡发展理论规划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模式158
  • 6.1.3 调整思路:用非均衡发展理论规范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范式158-159
  • 6.2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159-163
  • 6.2.1 同等发展协调区:培育增长极模式159-160
  • 6.2.2 不同协调发展区:梯度推进的模式160-161
  • 6.2.3 全国各省区之间:网格开发的模式161-163
  • 6.3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163-166
  • 6.3.1 在增量资源优化配置上:实施向增长极重点倾斜的系列政策163-165
  • 6.3.2 在存量资源再度配置上:实施向非增长极辐射的系列政策165-166
  • 6.4 本章小结166-168
  • 7 结论与展望168-174
  • 7.1 结论168-171
  • 7.2 创新点171-172
  • 7.3 展望172-174
  • 参考文献174-179
  • 附录A 高等教育资源水平专家咨询问卷179-182
  • 附录B 各省区高等教育资源归一数据表182-19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194-195
  • 致谢195-196
  • 作者简介196

  本文关键词:资源视角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8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