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由观视阈下网络言论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自由观视阈下网络言论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言论行为问题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的发展,又能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谐。自由是网络言论行为的活力源泉,又是解决网络言论行为问题的关键。以马克思自由观作为视阈来研究网络言论行为,不仅能够给网络言论行为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与适用基础,而且也有助于深化网络言论行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探讨。基于此,本文在全面分析马克思自由观实质内涵的基础上,主要从五个部分对网络言论行为展开全方位的深入研究。第一部分旨在研究“网络言论行为是什么”,主要探究网络言论行为的内涵、性质、特点与作用等,立足于四个基本要素,对网络言论行为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着重将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言语行为、网络出版行为、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等关联行为予以异同分析。第二部分旨在研究“网络言论行为应当怎么样”,主要围绕着真、善、美等三种价值目标而展开,将网络言论行为的“真”归结为思想意识的真实表达、民情民意的真实反映和网络信息的真实可靠;将网络言论行为的“善”归结为合法性、责任性与公益性;将网络言论行为的“美”归结为促进网络社会环境的美化、网络社会人的发展以及人的价值实现。第三部分旨在研究“网络言论行为受什么影响以及有什么失范问题”,主要对人的思想与意识、人性与性格、人的动机与需要等内在影响因素予以探讨,对网络技术发展、现实社会关系、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等外在影响因素予以分析,并将网络言论行为失范的实质归结为自由与秩序的失衡,而将其失范的缘由归结为网络言论行为主体自律性不强和网络言论行为他律性不足。同时,将网络言论行为的失范形式归结为网络言语暴力、网络造谣传谣和网络人肉搜索等情况,将失范类型归结为侵犯个人权利类、危害国家安全类和破坏社会秩序类。第四部分旨在研究“网络言论行为应当如何规制”,重点围绕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目的、原因、原则、标准、技术、方法和措施等方面予以深入分析。其中,规制目的在于保障网络言论自由的有效行使以及促进网络言论自由的不断发展,并将规制措施归结为法律规定、道德规范、网络行业自律规范、网络实名措施。第五部分旨在以高校学生为例研究“网络言论行为的重要主体与教育引导”,依托于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从提升高校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将网络言论行为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对象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联对象,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引导作用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在调节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自由观 网络言论行为 网络社会 网络言论自由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6;G206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目次11-13
- 1 导论13-30
- 1.1 研究缘起13-15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15-17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7-23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23-24
- 1.5 解读马克思自由观24-30
- 2 网络言论行为的基本释义30-50
- 2.1 言论与言论行为30-36
- 2.1.1 言论的含义与类型30-32
- 2.1.2 言论行为的内涵32-34
- 2.1.3 言论行为的形态发展与自由实现34-36
- 2.2 网络言论行为的内涵、要素与关联行为辨析36-46
- 2.2.1 网络言论行为的内涵36-37
- 2.2.2 网络言论行为的要素37-40
- 2.2.3 网络言论行为与关联行为的辨析40-46
- 2.3 网络言论行为的性质、特点与作用46-50
- 2.3.1 网络言论行为的性质46-47
- 2.3.2 网络言论行为的特点47-48
- 2.3.3 网络言论行为的作用48-50
- 3 网络言论行为的价值目标50-64
- 3.1 网络言论行为的“真”51-54
- 3.1.1 思想意识的真实表达51-52
- 3.1.2 民情民意的真实反映52-53
- 3.1.3 网络信息的真实可靠53-54
- 3.2 网络言论行为的“善”54-57
- 3.2.1 网络言论行为的合法性54-55
- 3.2.2 网络言论行为的责任性55-56
- 3.2.3 网络言论行为的公益性56-57
- 3.3 网络言论行为的“美”57-64
- 3.3.1 促进网络社会环境的美化57-59
- 3.3.2 促进网络社会人的发展59-61
- 3.3.3 促进人的价值实现61-64
- 4 网络言论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失范问题64-85
- 4.1 网络言论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65-70
- 4.1.1 人的思想与意识65-66
- 4.1.2 人性与性格66-68
- 4.1.3 人的动机与需要68-70
- 4.2 网络言论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70-75
- 4.2.1 网络技术发展70-71
- 4.2.2 现实社会关系71-73
- 4.2.3 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73-75
- 4.3 网络言论行为失范问题75-85
- 4.3.1 网络言论行为的现状特点75-79
- 4.3.2 网络言论行为失范的实质与缘由79-81
- 4.3.3 网络言论行为失范的形式与类型81-85
- 5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分析85-116
- 5.1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目的86-88
- 5.1.1 保障网络言论自由的有效行使86-87
- 5.1.2 促进网络言论自由的不断发展87-88
- 5.2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原因88-94
- 5.2.1 国家安全88-90
- 5.2.2 公共利益90-92
- 5.2.3 个人利益92-93
- 5.2.4 紧急状态93-94
- 5.3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原则与标准94-100
- 5.3.1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原则94-96
- 5.3.2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标准96-100
- 5.4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技术与方法100-103
- 5.4.1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技术100-102
- 5.4.2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方法102-103
- 5.5 网络言论行为的规制措施103-116
- 5.5.1 法律规定103-109
- 5.5.2 道德规范109-110
- 5.5.3 网络行业自律规范110-112
- 5.5.4 网络实名措施112-116
- 6 网络言论行为的重要主体与教育引导分析——以高校学生为例116-134
- 6.1 高校学生:网络言论行为的重要主体117-123
- 6.1.1 高校学生的基本素养117-119
- 6.1.2 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119-121
- 6.1.3 高校学生的网络言论行为问题121-123
- 6.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网络言论行为的外在引导123-128
- 6.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言论行为123-124
- 6.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124-126
- 6.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126-128
- 6.3 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学生网络言论行为的内在调节128-134
- 6.3.1 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言论行为128-129
- 6.3.2 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129-131
- 6.3.3 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探讨131-134
- 结语134-138
- 参考文献138-149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芳;;人肉搜索与公众舆论监督[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2 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王路瑶;王前;;论网络自由[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周兴茂;丁益;;网络伦理的现状、基本德目及实践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黄爱斌;;关于网络舆情的引导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6 方益权;王勇;;博客侵权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7年03期
7 张西明;从Non-regulation走向Regulation──网络时代如何保障言论自由[J];法学;2001年07期
8 李忠;因特网与言论自由的保护[J];法学;2002年02期
9 戴激涛;;从“人肉搜索”看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平衡保护[J];法学;2008年11期
10 肖榕;;网络言论在公民基本权利平衡实现中的地位[J];法学;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张化冰;互联网内容规制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汪梦;论网络诽谤的政府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黄惟勤;论网络表达自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自由观视阈下网络言论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6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