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国际化改变了大学依靠国内资源发展的单一模式。面对日趋紧张的国内资源及快速更新的科学知识,国际化为大学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作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我国研究型大学不仅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国家责任,同时还肩负着教育创新的神圣使命。由于国际化基础的不断完善,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已经从被动响应模式转变到战略主动发展模式上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获取竞争优势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关键。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都十分有限。战略管理理论就是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来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做出判断的。因此本文将结合战略管理理论与高等教育理论,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进行系统研究。 首先,从要素流动和驱动力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大学国际化的概念内涵。理解大学国际化内涵是进行该领域研究的基本前提。本文对大学国际化概念的演进历史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大学国际化概念的两种观点:过程论和结果论。本文在过程论的基础上,结合大学国际化的要素构成,重新界定了其内涵。 其次,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战略主动式发展模式。本文从历史的脉络的角度出发,将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分析出我国大学四种国际化驱动力:文化驱动力、自身发展驱动力、社会发展驱动力以及利益相关者驱动力。同时总结了国外大学三种国际化发展模式:主动型、政府主导型以及被动响应型。可以看出,面对国际化环境变化和竞争压力,战略主动式发展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再次,深入研究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主动型国际化模式的实施过程。本文通过对该模式的理论回顾,将该模式的实施过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战略框架的确定。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群体中的80所大学国际化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分析并结合核心能力理论,找出了影响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框架。(2)组织变革。通过对样本大学国际化组织现状的调查,并找出了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根据几种常见组织结构的特征及设计要求,对大学国际化业务工作流程进行了项目性划分,由此构建了变革型矩阵组织结构。(3)资源配置。通过调查样本大学国际化资源的现状,将国际化资源划分为三类: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分析了获取这些资源的11种渠道,并提出了这三类国际化资源的配置模式。(4)项目实施。通过对样本大学国际化战略文本的梳理,提炼出了5类国际化项目,引入了项目集成管理方法对这几类项目进行了管理分析,同时提出了这些项目的具体实践措施。 最后,在战略主动型模式下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绩效评估模型。本文首先从该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找出影响国际化发展的各类因素。同时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五个维度:国际化观念、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政策与工作机制、国际化的支撑条件、国际化绩效。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绩效影响要素模型。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国际化 战略 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12-16
- 1.2 研究意义16-17
- 1.3 研究现状17-21
- 1.4 研究方法21-22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22-23
- 1.6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23-24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介绍与基本概念界定24-40
- 2.1 基本理论介绍24-31
- 2.1.1 战略管理理论24-25
- 2.1.2 核心能力理论25-27
- 2.1.3 组织设计理论27-29
- 2.1.4 项目管理理论29-31
- 2.2 基本概念界定31-40
- 2.2.1 战略31-32
- 2.2.2 研究型大学32-36
- 2.2.3 大学国际化36-40
- 第3章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历史与动因40-48
- 3.1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历史40-43
- 3.1.1 近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40-41
- 3.1.2 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41
- 3.1.3 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41-43
- 3.2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动因43-48
- 3.2.1 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43-44
- 3.2.2 现代大学国际化动因综述44-45
- 3.2.3 现代大学国际化的动因与作用机制45-48
- 第4章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模式类型与选择48-58
- 4.1 大学国际化发展模式类型分析48-52
- 4.1.1 主动性模式48-49
- 4.1.2 案例介绍——耶鲁大学(Yale)49-50
- 4.1.3 政府主导型50
- 4.1.4 案例介绍——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50-51
- 4.1.5 被动响应型51-52
-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模式选择52-58
- 4.2.1 基础条件分析52-53
- 4.2.2 战略管理对大学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53-54
- 4.2.3 战略主动型模式54-58
- 第5章 战略主动型国际化模式的实施过程研究58-106
- 5.1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框架与路径的构建58-64
- 5.1.1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问题的提出58
- 5.1.2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现状分析58-62
- 5.1.3 我国研究型国际化战略框架的构建62-64
- 5.2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路径的构建64-67
- 5.3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组织变革67-76
- 5.3.1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组织结构的定义68-69
- 5.3.2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组织现状69-71
- 5.3.3 变革型矩阵结构的提出与构建流程71-76
- 5.4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资源配置76-87
- 5.4.1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资源现状分析76-79
- 5.4.2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资源的渠道构成79-85
- 5.4.3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资源流动模式分析85-86
- 5.4.4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资源的整合与配置86-87
- 5.5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项目的实施87-106
- 5.5.1 项目内容的确定87-93
- 5.5.2 项目内容的特点93-94
- 5.5.3 项目管理—项目集成管理方法的应用94-98
- 5.5.4 项目实践的措施分析98-106
- 第6章 战略主动型模式下的国际化绩效研究106-130
- 6.1 影响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要素与维度106-110
- 6.1.1 结构方程模型106
- 6.1.2 文献回顾106-107
- 6.1.3 要素分析与维度划分107-110
- 6.2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绩效模型的构建110-119
- 6.2.1 信度检验112-115
- 6.2.2 效度检验115-119
- 6.3 实证检验119-130
- 6.3.1 总体拟合度分析119-121
- 6.3.2 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121-124
- 6.3.3 模型拟合质量124-127
- 6.3.4 模型结果分析127-130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30-132
- 参考文献132-142
- 致谢142-14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1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如青;张琰;;北京大学科研国际合作的成效与发展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凌健;;新加坡的大学国际化改革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李岩松;;东亚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和首尔大学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4 陈昌贵;曾满超;文东茅;翁丽霞;于展;;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5 李霞;王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分形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6 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的组织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9期
7 沈曦,沈红;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璐;陈昌贵;;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9 周密;丁仕潮;;高校国际化的组织模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常永胜;;大学国际化:背景、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文;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杨福玲;大学国际化发展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许传静;我国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丁玲;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8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