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20:13
本文关键词: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创新思维是创新时代对人才的呼唤,学会思维是创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为思维而教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以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为目的,注重人的思维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教育就其自身而言,原本就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国外学者提出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思考方法,它是由主题节点连线文字图像和色彩等多种形式构成的结构网络图,可以从多维度来储存组织表征和优化信息思维导图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结构,以视觉形象化的图示展现认知结构外化大脑图谱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研究,并在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认知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相比而言,国内对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很少,也缺乏思维导图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全面而深入的系统研究为此,本文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审视和定位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对理解教学功能教学目标教学形态教学活动进而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开展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系统研究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蕴含丰富的知识方法态度和精神论文综合科学教育脑科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相关研究成果,以中学物理课程学习为基础,以思维导图的潜藏教育价值为契机,以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目的,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论文共分为八章,涵盖四个主要研究问题: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理论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验研究和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策略研究其中,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理论研究包括三部分: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追求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设计和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部分,通过文献研究和相关书籍的研读,回答了思维导图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包含思维导图研究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的内涵本质和功能,具体内容为:脑科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理论对思维导图研究发展的影响;思维导图的含义和特点思维导图的结构和类型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思维导图的可视化评价;思维导图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思维导图的认知心理学本质和思维导图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实质;思维导图的描述功能表征功能设计功能和评价功能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理论研究部分,以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全面认识之后,挖掘思维导图优化和完善教学和评价的功能,回答了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是什么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理念和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光现象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对物理教学和物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论证性过程性和生成性认识,,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智慧者和思维潜能开发者作用的探讨;提出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分析基于思维导图的光现象教学流程,并设计了各节内容的教学方案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验研究部分,以教学方案设计为依据,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实验班和控制班相比较的教育实验试卷测试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和讨论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影响,并考察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对不同程度和不同性别学生的影响效果,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新教学的态度和看法结果显示,相比于普通教学,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对于班级中等部分学生的影响效果最明显,他们的成绩提高也最显著;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教学同时提高了男生和女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并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教师和学生很喜欢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希望以后继续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实施策略研究部分,以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理论分析与实践开展为导向和启发,从教师教学理念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学活动的灵活实施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实践中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优化策略具体内容有: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再定位,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师职能,切实发挥教师的促进者作用;构建系统化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点线面体思维的发展;关注学生思维状态,适时为学生提供思维内容,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灵活选择构图时机,有效促进学生思考;最后,创建问题解决式教学评价和回环反馈的教学评价,寻求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物理思维 思维培养 物理教学 思维导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引论13-41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13-17
- (一)研究背景13-16
- (二)研究问题16-17
- 二 文献综述17-35
- (一)思维导图研究的核心领域17-20
- (二)对思维导图研究的反思与展望20-27
- (三)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27-35
- 三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35-37
- (一)研究目标35-36
- (二)研究内容36
- (三)研究意义36-37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37-41
- (一)研究思路37-39
- (二)研究方法39-41
- 第二章 思维导图的理论探讨41-61
- 一 思维导图研究的理论基础41-46
- (一)脑科学理论41-43
- (二)多元智力理论43-44
- (三)知识可视化理论44-46
- 二 思维导图的内涵46-50
-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与特点46-47
- (二)思维导图的结构与分类47-48
- (三)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48-49
- (四)思维导图可视化评价49-50
- 三 思维导图的本质50-58
- (一)思维导图的神经生物学本质50-52
- (二)思维导图的认知心理学本质52-56
- (三)思维导图的建构主义心理学本质56-58
- 四 思维导图的功能58-61
- (一)描述功能58-59
- (二)表征功能59
- (三)设计功能59-60
- (四)评价功能60-61
- 第三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价值追求61-75
- 一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功能再认识61-68
- (一)优化教师的教61-63
- (二)增强学生的学63-67
- (三)促进发展的评67-68
- 二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理念68-75
- (一)物理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68-70
- (二)物理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70-73
- (三)物理教师是学生思维潜能的开发者73-75
- 第四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75-97
- 一 教学目的75-81
- (一)在意义构建中发展学生思维75-78
- (二)实现学生立体化的思维培养78-81
- 二 教学原则81-83
- (一)思维发展原则81
- (二)知识结构化原则81
- (三)知识问题化原则81-82
- (四)启发创造原则82
- (五)系统性原则82
- (六)差异性原则82-83
- (七)渐进性原则83
- 三 教学内容83-89
- (一)教学内容的形态:活化的知识83-88
- (二)教学内容的特征:调控性和生成性88-89
- 四 教学过程89-92
- (一)教学过程的特征:思维与问题的交融89-90
- (二)教学过程的组成:学习共同体是核心90-91
- (三)教学过程的实质:思维的对话与创生91-92
- 五 教学策略92-97
- (一)科学设计认知活动,促进左右脑思维协同92-93
- (二)呈现多维知识图景,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93
- (三)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实践思维93-94
- (四)创建课堂思维环境,支持大脑自然思维态94-97
- 第五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验方案97-116
- 一 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设计依据97-98
- (一)与思维导图相宜的物理教学内容选择97
-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时机选择97-98
- 二 基于思维导图的光现象教学分析98-102
- (一)光现象教学内容分析98-100
- (二)光现象的教学价值分析100-101
- (三)光现象的教学设计思路101-102
- 三 基于思维导图的光现象教学方案设计102-116
- (一)光现象一章的教学流程102-109
- (二)各节内容的教学方案109-116
- 第六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验116-170
- 一 研究设计116-123
- (一)研究目的116
- (二)研究被试116-120
- (三)实验设计120-121
- (四)研究变量121-123
- (五)研究假设123
- 二 研究实施过程123-124
- (一)协商教学123
- (二)实施教学123-124
- (三)进行测试124
- (四)评定测试124
- 三 工具编制124-130
- (一)测试题目的编制124-128
- (二)学生问卷的编制128-130
-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130
- 四 研究结果分析130-170
- (一)测试成绩结果分析130-140
- (二)思维水平测试结果分析140-144
- (三)问卷统计结果分析144-159
- (四)访谈结果分析159-163
- (五)总结和讨论163-170
- 第七章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策略170-182
- 一 更新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170-171
- (一)转变教师观念,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170-171
- (二)教学目标再定位,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171
- 二 转变物理教师和学生角色171-172
- (一)突出学习主体,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171-172
- (二)完善教师职能,切实发挥教师促进作用172
- 三 灵活实施物理教学活动172-180
- (一)构建系统物理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172-178
- (二)关注学生思维状态,给予学生思考时间178-179
- (三)适时选择构图时机,有效促进学生思考179-180
- 四 创建发展性物理教学评价180-182
- (一)寻求问题解决式教学评价180
- (二)创建回环反馈的教学评价180-182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182-187
- 一 研究结论182-184
- 二 研究反思184-186
- (一)对思维导图教学功能的反思184
- (二)对基于思维导图的物理教学的反思184-186
- 三 研究展望186-187
- 参考文献187-194
- 附录194-217
- 后记217-219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2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延武;;思维课堂:意蕴与实践——基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的课堂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2 杨丽娜;邹霞;周浩;;思维导图对个性化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3 袁维新;;国外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及其教学意义[J];心理科学;2011年03期
4 严文法,胡卫平;国外概念图的研究进展[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魏小山;袁健;;协作构建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6 张怡天;陆真;邹正;沈书君;;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化学教学转型探索之行动研究报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1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