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21:18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功能预设有所不同、但又互动互补的一种教育形态,近年来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可以认为,第二课堂本身所具有的随机性、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征,在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有着第一课堂并不具备的功能与优势,这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教育影响力,规定着学校教育必须注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在看到取得一定成绩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能发现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中不仅包含着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而且显现出实践方面的不足。当然,其实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不成熟的理论总是与不成熟的实践相钩连,由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二课堂在理念确立、理论探索、制度建设、政策支持、组织体系构建、活动形态多样化和丰富性等诸多方面,还有许多课题值得研究。如何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探寻第二课堂建设的有效形态,成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动机。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理论都是一种客观上的规划,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最终会成为盲目的实践,会偏离其最初的方向,就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来说寻求相关的理论体系支撑,在整体构架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为其本质目的服务。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在总体架构的过程中,需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形成第二课堂自身的理念,为总体的方向把握提供准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以怎样的制度和体制安排来构建,需要哪些政策方面的支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本身的活动内容,诸如活动仪式的构建、活动规则的制定、过程的实施需要整体规划;另外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师资培养问题以及新的社会联系网络的建立规划等几个方面。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分析。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析入手,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定义问题,将研究的范围明确划定,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教育范围。同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问题从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两个部分展开理论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寻求理论基础,构建教学框架。在分析思想政治教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三个地区的现实经验,构建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有效形态,从教育理念支撑,制度建设,政策举措和评估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课堂 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引言11-25
- 一、问题的缘起11-16
- 1、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11-14
- 2、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与隐性教育或无意识教育14-15
- 3、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亟需总体架构15-16
- 二、既有的研究及主要观点16-22
- 1、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相关研究16-20
- 2、国内外有关潜在课程的研究状况20-22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构22-24
- 1、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22
- 2、文章主要结构22-24
- 注释24-25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理论基础25-46
- 一、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涵义界定25-29
- 1、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涵义25-28
- 2、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理论指导28-29
-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教育理念分析29-38
- 1、教育理念分析29-33
- 2、知识论(认识论)33-35
- 3、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分析35-38
- 三、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38-45
-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38-39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分析39-40
- 3、认知学习理论分析40-45
- 注释45-46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历史沿革46-55
-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初步形成时期(1978-2004)46-52
- 1、思想政治教育政策46-50
- 2、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形式50-52
-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蓬勃发展时期(2004至今)52-54
- 1、思想政治教育政策52
- 2、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形式52-54
- 注释54-55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目前取得的成绩55-84
- 一、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现有组织架构55-57
- 1、学生党组织55-56
- 2、学生团组织56
- 3、学生组织56-57
-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现行制度和相关政策57-61
- 1、国家政策57-58
- 2、学校政策58-59
- 3、活动政策59-61
- 三、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形式和内容61-78
- 1、主题活动教育61-65
- 2、社会实践教育65-68
- 3、志愿服务教育68-70
- 4、科技创新教育70-73
- 5、校园文化建设73-76
- 6、心理教育76-78
- 四、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教师配备78-79
- 1、总体要求78
- 2、具体配备情况78-79
- 五、社会联系网络现状79-83
- 1、政府机构联系79-80
- 2、社区联系80-81
- 3、企业以及社会公益组织联系81-83
- 注释83-84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现有问题及原因分析84-90
- 一、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组织架构问题分析84-85
- 1、传统组织活力不足84
- 2、社团组织需要规范84-85
- 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现行制度和相关政策缺陷85-86
- 1、缺乏学校层面整体设计85
- 2、各校物质投入不均衡85-86
-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难以落实86
- 三、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教师力量缺乏86-88
- 1、难以胜任总体设计角色87
- 2、大量缺乏项目实施角色87-88
- 四、社会联系网络问题88-90
- 1、缺乏长效机制88-89
- 2、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证环节匮乏89-90
- 第五章 国外或境外高校相关教育进展情况解析90-115
- 一、美国大学中第二课堂现状分析90-97
- 1、教育理念90-92
- 2、制度安排92-94
- 3、第二课堂设置94-97
- 二、新加坡大学中第二课堂现状分析97-104
- 1、教育理念97-99
- 2、制度安排99-100
- 3、第二课堂设置100-104
- 三、香港地区大学中第二课堂现状分析104-113
- 1、教育理念变化过程104-107
- 2、制度安排107-109
- 3、第二课堂设置109-113
- 注释113-115
- 第六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形态构建115-130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理念支撑115-118
- 1、全面发展原则116-117
- 2、自由发展原则117
- 3、具体实践原则117-118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制度建设118-121
- 1、课程标准的逻辑依据118-120
- 2、课程性质和内容目标120
- 3、教学组织方式120-121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政策举措121-125
- 1、政策自身状态122-124
- 2、政策因素配合度124-125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评估体系125-129
- 1、课程评价本质125-126
- 2、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126-129
- 注释129-130
- 第七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实施130-152
- 一、主题教育的内容及实施131-135
- 二、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实施135-143
- 三、校园文化的内容及实施143-151
- 注释151-152
- 结语152-153
- 参考文献153-172
- 一、期刊论文153-168
- 二、学位论文168-170
- 三、专著170-171
- 四、其他171-172
- 后记172-1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张凤翠;;浅析第二课堂的德育功效[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3 李素梅;;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微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毛克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的意义和内容[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5 陈晓芬;高峰;;美国公民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政教育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陈爱香;;日本社区教育设施分析[J];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7 韩懿;;中国古代教育理念对中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启发[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1期
8 田洪芳;;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研究综述[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饶从满;;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4期
10 郑敬斌;王立仁;;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系统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9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