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20:11

  本文关键词: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生创造力 导师支持型指导风格 导师控制型指导风格 个人主动性 团队成员支持


【摘要】: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创新水平的竞争,创新型国家建设日益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度。研究生作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创造力水平与国家建设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提升研究生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研究生教育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关导师指导行为如何影响研究生创造力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借鉴支持型和控制型领导风格研究,基于动机理论和情境理论,研究导师支持型指导风格和控制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直接影响和组合影响,并分析学生个人主动性和团队成员支持在导师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造力关系中的情境化作用。 在动机理论、情境理论、创造力研究和导师指导研究等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分三个部分内容研究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 研究内容一: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出导师指导风格的主要内容,并将之归类为支持型领导风格和控制型领导风格。论文收集1999-2011年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发表的有关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的文献,总结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并与支持型和控制型指导风格的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将导师指导风格明确为支持型指导风格和控制型指导风格。 研究内容二:基于动机理论,通过问卷调研法,分析导师支持型指导风格和控制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直接影响和组合影响。结果发现,导师支持型指导风格和控制型指导风格均正向影响研究生创造力,其中,支持型指导风格的三个子维度(导师的学术支持、人际支持和自主支持)均正向影响研究生创造力,控制型指导风格的两个子维度(指示命令和设定目标)同样正向影响研究生创造力。两种指导风格组合效应中,高支持型高控制型的指导风格下研究生的创造力水平最高。 研究内容三:基于情境理论,通过问卷调研法,分析导师指导风格的情境因素,研究学生个人主动性和团队成员支持对导师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学生个人主动性调节导师控制型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体现为学生个人主动性越低,导师控制型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造力的关系越强;团队成员支持调节导师学术支持和人际支持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体现为团队成员支持越高,导师学术支持与研究生创造力的关系越强,导师人际支持与研究生创造力的关系越弱。 虽然导师对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关导师指导影响研究生创造力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立足于研究生教育背景,借鉴支持型和控制领导风格研究,基于动机理论和情境理论分析导师行为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将拓展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并进一步验证和丰富相关理论。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 1)引入领导风格,研究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 虽然导师对于研究生创造力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关于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且有学者指出关于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应该更多的借鉴组织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本研究立足于研究生教育背景,在现有研究生创造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领导风格的概念借鉴至导师指导研究,并基于动机理论分析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直接影响和组合影响。 2)探索导师指导风格影响的情境因素 情境理论指出领导者行为的有效性需要考虑被领导者特征和领导环境特征两类情境因素,其中个人主动性和团队成员支持分别是重要的被领导者特征和环境特征。但是,现有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研究中,尚没有研究分析个人主动性和团队成员支持的情境作用。本研究基于情境理论,分析学生个人主动性和团队成员支持对导师指导与研究生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将丰富导师指导研究的情境研究。 3)进一步验证和丰富动机理论和情境理论 虽然动机理论和情境理论在较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同和验证,但是在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影响研究中尚未有研究引入这两个理论视角。本文通过结合创造力研究等多个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动机理论和情境理论在相关领域的适用性,同时,本文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两种理论。
【关键词】:研究生创造力 导师支持型指导风格 导师控制型指导风格 个人主动性 团队成员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研究背景13-17
  • 1.1.1 现实背景13-16
  • 1.1.2 理论背景16-17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17-20
  • 1.2.1 研究目标18
  • 1.2.2 研究意义18-20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20-25
  • 1.3.1 研究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安排20-22
  • 1.3.2 技术路线22-23
  • 1.3.3 研究方法23-25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25-43
  • 2.1 相关理论综述25-29
  • 2.1.1 动机理论25-27
  • 2.1.2 情境理论27-29
  • 2.2 创造力研究综述29-35
  • 2.2.1 创造力的定义29-30
  • 2.2.2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30-33
  • 2.2.3 研究生创造力的内涵和特殊性33-34
  • 2.2.4 研究生创造力影响因素34-35
  • 2.3 领导风格和导师指导综述35-39
  • 2.3.1 领导风格定义和分类35-36
  • 2.3.2 支持型和控制型领导风格研究36-37
  • 2.3.3 导师指导研究37-39
  • 2.4 个人主动性综述39-40
  • 2.5 团队成员支持综述40-42
  • 2.6 文献综述小结42-43
  • 第3章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导师指导风格研究43-53
  • 3.1 研究背景与目的43-44
  • 3.2 研究设计44-47
  • 3.2.1 样本来源44-45
  • 3.2.2 资料整理分析45-47
  • 3.3 数据分析结果47-51
  • 3.3.1 文本数据整理结果47-50
  • 3.3.2 文本分析结果50-51
  • 3.4 本章小结51-53
  • 第4章 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影响研究-个人主动性的调节作用53-69
  • 4.1 理论与假设54-58
  • 4.1.1 支持型和控制型导师指导风格54-55
  • 4.1.2 导师支持型与控制型指导风格组合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55-56
  • 4.1.3 个人主动性的调节作用56-58
  • 4.2 研究设计58-59
  • 4.2.1 变量测量58
  • 4.2.2 数据收集58-59
  • 4.2.3 信度与效度检验59
  • 4.3 数据分析结果59-63
  • 4.4 结论与讨论63-69
  • 第5章 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团队成员支持的调节作用69-85
  • 5.1 理论与假设70-73
  • 5.1.1 支持型指导风格和控制型指导风格的子维度70-71
  • 5.1.2 支持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团队成员支持调节作用71-72
  • 5.1.3 控制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团队成员支持调节作用72-73
  • 5.2 研究设计73-75
  • 5.2.1 变量测量73-74
  • 5.2.2 数据收集74-75
  • 5.2.3 信度和效度检验75
  • 5.3 数据分析结果75-81
  • 5.4 结论与讨论81-85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85-93
  • 6.1 研究结论85-87
  • 6.2 理论启示87-88
  • 6.3 实践意义88-91
  • 6.3.1 导师层面88-90
  • 6.3.2 研究生培养单位层面90-91
  • 6.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91-93
  • 参考文献93-107
  • 附录1 研究生创造力调查问卷1107-111
  • 附录2 研究生创造力调查问卷2111-115
  • 致谢115-11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经历1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2 刘爱东;丁晨娟;夏菲;;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与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6期

3 徐国权;;研究生在学综合现状调查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鞠芳辉;谢子远;季晓芬;;善待员工的工作不满:工作不满与员工创新性的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6期

5 张银;李燕萍;;领导风格、心理授权与员工创造力:基于中国电力行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1期

6 郭桂梅;段兴民;;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创造性:内在动机和创造性工作氛围的中介作用——针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3期

7 顾琴轩;王莉红;;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科研人员个体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10期

8 顾远东;彭纪生;;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1期

9 王端旭;洪雁;;领导支持行为促进员工创造力的机理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4期

10 王蔚虹;;博士生质量影响因素权重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岁秀会;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苏红玲;组织内工作伙伴支持影响员工创造力的过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石倩;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春艳;硕士研究生创造性动机、创造性自我效能与创造性表现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7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527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