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以来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研究
本文关键词:15世纪以来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文社会科学 年龄分布 学科 周期性 人文强国
【摘要】: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革,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管理等等发面的问题,时代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人才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体,科学与教育资源作为战略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了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强国战略理论认识、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事业、顺应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迫切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进行规律性认识。但是自近代自然科学发迹以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巨大作用,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在自然科学方面,而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性的研究文献十分稀缺。 国外学者对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性进行探索,强调成果产出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展开学术争论,形成了成果产出与年龄“正相关”,“负相关”以及“非关联”三种观点。通过定量研究构建出模型来描述成果产出与年龄的关系,总结出三种曲线形状:单峰型、双峰型以及直线型,并得到了不同的峰值年龄数据。为进一步诠释定量研究出现的结论,国外学者从人才个人成长机理以及外部影响因子等不同视角进行理论分析,构建出能够诠释实证现象的理论模型。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及经验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人才成长的阶段性、过程性特征,以及影响人才成长的3个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学科因素。 对15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现象的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1985年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以及1990年的增补卷为数据信息主要来源。另外,《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名人录》,“谷歌学术”,“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源为模糊或不安全信息提供佐证。样本数为1391个。 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包括成果产出年龄的分布,成果时间序列分布和成果空间分布。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果产出的年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规律,总体上,峰值年龄为41岁。按世纪划分,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峰值年龄总体上呈现递减的趋势。按人文社会科学13个主要学科划分,文学人才成果的峰值年龄为36.8岁,经济学38.4岁,心理学38.8岁,哲学与艺术均为39.1岁,社会学39.9岁,政治学40.9岁,宗教学41。3岁,语言学41.4,人类学41.6岁,历史学、考古学与法学人才的峰值年龄较大,分别为43.2岁、44.2岁与44.3岁。峰值年龄也就是成果产出的“最佳年龄”,仅说明人文社会科学家群体落在这个年龄区间时,做出成果的可能性较大,但绝对不代表处于该区间的所有人,都一定能做出成果来。在15世纪至20世纪末的时间序列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存在30年一次超长涌现的现象,这个时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成果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载体,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超常涌现表征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峰期,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存在30年的繁荣周期。15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人文社会科学强国在英、意、法、德、美五国之间产生了8次转移,转移过程的模式概括为3种:一国独强式、两国角逐式和多国交替式。随着国家间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竞争的不断激烈,人文强国呈现出3个特点:(1)取得人文强国地位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有成果数量上的绝对优势。(2)强盛期维持的时间呈缩短趋势,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空间转移频率加快。(3)从15世纪至20世纪末,人文强国人文社会科学家数平均值随时间呈现指数增长态势。 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相互依存的偶然、或非偶然因素影响,因而对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现象的分析十分复杂。因此从逻辑的合理性层面来看,由于人类心理和生理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不同时期的特点,创造力具有“最佳时期”,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化,学术研究效率的提高,创造力实现所需的积累时间变短,进而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即成果年龄峰值也不断的前移,呈现越来越年轻的趋势。然而,各学科的分化发展程度不同,又造成了各学科人才成果创造峰值年龄的差异。一代代青年人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范式转换带来成果大量涌现的繁荣期,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代际繁荣的现象,但是动乱的社会环境,导致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低谷。教育中心是人文强国形成的重要基础条件,教育中心的转移导致人文强国的转移。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年龄分布 学科 周期性 人文强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6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24
- 1.1 选题背景12-16
- 1.2 研究意义16-20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20-23
- 1.4 本文的创新点23-24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4-56
- 2.1 国外文献综述24-40
- 2.2 国内研究综述40-54
- 2.3 本章小结54-56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结构框架和数据采集56-70
- 3.1 理论基础56-62
- 3.2 研究框架62-65
-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65-70
- 4 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果年龄的对数正态分布70-81
- 4.1 人文社会科学总体人才成果年龄分布的统计描述70-74
- 4.2 人文社会科学不同时期人才成果年龄分布的统计描述74-78
- 4.3 人才成果年龄分布的峰值变化78-79
- 4.4 本章小结79-81
- 5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才成果年龄对数正态分布81-99
- 5.1 数学模型与统计方法83-85
- 5.2 经济学、心理学、哲学、文学与艺术人才成果年龄分布拟合检验85-89
- 5.3 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宗教学人才成果年龄分布拟合检验89-93
- 5.4 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法学人才成果年龄分布拟合检验93-98
- 5.5 本章小结98-99
- 6 15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超常涌现的周期性99-111
- 6.1 ARIMA模型简介99-102
- 6.2 ARIMA模型的拟合过程与结果102-110
- 6.3 本章小结110-111
- 7 15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强国的空间分布111-124
- 7.1 人文强国的概念111-112
- 7.2 五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人数统计112-114
- 7.3 人文强国的兴衰模式114-117
- 7.4 人文强国空间转移轨迹117-119
- 7.5 人文强国的竞争力与赶超速度119-122
- 7.6 人文强国绝对人文社会科学家数平均值的指数增长122-124
- 8 统计结果解释124-150
- 8.1 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分布统计结果解释124-130
- 8.2 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人才年龄分布结果解释130-137
- 8.3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周期统计结果解释137-143
- 8.4 人文强国空间分布统计结果解释143-150
- 9 结论与展望150-153
- 9.1 研究结论150-151
- 9.2 研究展望151-153
- 致谢153-155
- 参考文献155-177
- 附录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1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兆雪,王梅;学贯中西,综合创新——造就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张保生;朱盛文;;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动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陈也奔 ,张靖硕;人类文明与自然资源[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7年03期
4 吴静;颜吾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朱琳;智力与创造力关系探究[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6 张明;邱永明;;人才成长规律探寻——全国第二届“中国人才学论坛”暨学术研讨会综[J];中国人才;2006年01期
7 李维平;;人才成长的共同规律[J];中国人才;2006年07期
8 顾锦芳;朱悦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袁曦临;刘宇;叶继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框架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01期
10 杨龙和;张怀承;;哲学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0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61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