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搜寻视角下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06:00
本文关键词:工作搜寻视角下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问题研究
【摘要】: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就业问题关乎民生,尤其是青年就业问题,更是关乎到每个家庭的生存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问题,在中国,大学生青年就业群体的就业历年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1世纪初开始的前几年就出现了就业难问题,并且学者们分析了各种就业难原因,教育扩招、经济增速、国外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就毕业生本身工作搜寻来说,其持有的保留工资对就业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其搜寻行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保留工资水平现在是什么样的水平?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些因素又影响到了保留工资水平?保留工资对工资起薪产生影响了吗?保留工资对就业搜寻时间长短起到影响了吗?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与解释。同时,分析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更能容易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困境。本文的研究围绕着大学毕业生就业搜寻和保留工资影响因素展开的。就业搜寻过程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季必须经过的阶段,毕业生就业搜寻与普通劳动力不同,本文强调了其特点和属性。并对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分析了影响毕业生保留工资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是普通劳动力市场中共有的,有些是大学毕业生特有的,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本文还针对就业难、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概括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所在,通过图表分析中国大学入学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GDP增长率、企业景气指数、失业率等指标,来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尤其是社会的经济背景以及高等教育扩招背景,同时提出研究大学生工作搜寻的意义以及提出保留工资研究的价值所在。另外,提出了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等内容。第2章是理论综述及研究现状。对工作搜寻理论进行了阐述,从工作搜寻成本和工作搜寻密度来阐述工作搜寻行为。并从工作搜寻角度对保留工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保留工资理论进行概括性评价,为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搜寻行为和保留工资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对国内有关大学生就业搜寻文献以及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综述,作为后续研究的铺垫。第3章是对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并对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属性和求职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调研数据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搜寻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工作搜寻对保留工资的影响,以及保留工资对工作搜寻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细致的结论。第4章是依据文献理论与方法,对保留工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专业、户籍、家庭财富、学生干部、党员等众多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了指标筛选,最后得出九个指标显著影响指标。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分析,考察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群体的工作搜寻与就业选择行为。第5章是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主要针对降低工作搜寻成本、缩短工作搜寻时间以及控制合理保留工资水平等方面,提出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缩短就业搜寻期,同时要实行可行的政策减少就业性别歧视,提高人力资本,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搜寻能力,提升全社会为大学生就业服务能力,改变就业观念做出适度的保留工资,进而实现顺利就业。第6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及主要创新性工作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大学毕业生就业搜寻过程仍有明显的特点大学毕业生求职群体与普通劳动力市场仍有明显不同,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仍旧普遍存在就业歧视,并且就业信息搜寻渠道主要靠网络媒体和校园发布,国家机关不再是主要的就业意向,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是主要的就业方向。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密度仍然很大,获得就业面试机会减少,毕业生搜寻时间较短,半数毕业生离校时已经有了确定单位,很多毕业生并不急于找工作,一方面源于持有的保留工资,另一方面想搜寻更好的工作。(2)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相互影响工作搜寻成本对保留工资产生影响,保留工资在3500元以下具有显著性影响,同时两者负相关。而保留工资超过3500以上,工作搜寻成本与保留工资之间关系不显著。工作搜寻时间对保留工资产生显著性影响,并且两者具有负相关性,工作搜寻时间越长,保留工资越低。毕业生的保留工资对就业搜寻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保留工资影响工作起薪,保留工资和工作起薪呈正相关,保留工资越高,获得较高工作起薪的概率越大。研究表明,保留工资对工作搜寻时间产生显著性影响,保留工资决定了工作搜寻期的长短,保留工资越高,搜寻时间越长,保留工资越低,搜寻时间越短。(3)工作搜寻过程中的保留工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性别、党员、学历、学校声望、家庭总收入、亲属中科级以上干部人数、求职总花费、就业意向地点、就业搜寻地工资水平等九个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保留工资产生了显著性影响。男性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高于女性大学生,党员大学毕业生的保留工资要高于非党员大学毕业生,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较高的保留工资水平,家庭总收入越多,保留工资越高。亲属中科级干部人数越多,毕业生保留工资越高。求职花费越多,保留工资越高。毕业生意向就业地点越是大城市,保留工资越高。就业搜寻地工资水平越高,毕业生的保留工资越高。而其他指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只能说明在本次研究中影响不显著。就业难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工作搜寻过程中的保留工资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保留工资更能影响到工作搜寻结果。因此,关注工作搜寻行为和保留工资问题,可以透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背后的一些原因,必须要通过全社会的合力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有:(1)分析了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的相互关系在工作搜寻对保留工资影响方面,主要分析了工作搜寻成本、工作搜寻时间、工作搜寻次数对保留工资的影响。在保留工资对工作搜寻的影响方面,主要分析了保留工资对工作起薪和工作搜寻结果的影响,这些分析基本上验证了以往的理论研究结论,也比较符合现实实际,通过对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的研究,更能挖掘出大学毕业生本身以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以及就业难问题也有些启发。(2)对保留工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国内现有的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搜寻以及保留工资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性别、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少量的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对影响保留工资的因素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和验证,从个人特征、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歧视、个人偏好、社会资本、就业服务、搜寻成本和搜寻时间等方面进行指标完善。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搜寻及保留工资的研究,必须放在中国整个劳动力市场中进行研究,大学生就业搜寻群体与普通劳动力搜寻群体有共性之处,但其特殊性很明显。研究这些特殊性,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工作搜寻 保留工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4
- 1 绪论14-31
- 1.1 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14-27
- 1.1.1 选题背景14-25
- 1.1.2 现实意义25-27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27
- 1.2.1 文献研究法27
- 1.2.2 问卷调查法27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27-29
- 1.4 本文的创新点29
- 1.4.1 对毕业生保留工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9
- 1.4.2 分析了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的互动关系29
- 1.5 本文存在的不足29-31
- 1.5.1 统计方法有限29-30
- 1.5.2 未能进行省际和地域之间的分析30-31
- 2 理论及文献研究综述31-55
- 2.1 工作搜寻32-36
- 2.1.1 国外研究综述34-35
- 2.1.2 国内研究综述35-36
- 2.2 保留工资36-55
- 2.2.1 国外研究综述36-51
- 2.2.2 国内研究综述51-53
- 2.2.3 国内外研究评价53-55
- 3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的关系分析55-73
- 3.1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的必要性55-57
- 3.1.1 劳动力市场中信息不完全55-56
- 3.1.2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价格离散56-57
- 3.2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过程57-65
- 3.2.1 数据来源及描述58-60
- 3.2.2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现状60-65
- 3.3 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的相互关系分析65-67
- 3.3.1 工作搜寻对保留工资的影响65-66
- 3.3.2 保留工资对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66-67
- 3.4 保留工资与工作搜寻互动关系实证分析67-73
- 3.4.1 工作搜寻对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的影响67-70
- 3.4.2 保留工资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70-73
- 4 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73-91
- 4.1 主要影响因素73-76
- 4.1.1 个人特征73
- 4.1.2 代际因素73-74
- 4.1.3 教育制度因素74
- 4.1.4 劳动力市场因素74-76
- 4.2 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影响因素分析76-91
- 4.2.1 保留工资描述78-80
- 4.2.2 保留工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80-88
- 4.2.3 实证结果及讨论88-91
- 5 促进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的政策建议91-107
- 5.1 增加工作搜寻途径91-94
- 5.1.1 进行就业结构调整92-93
- 5.1.2 引导转变就业观念93-94
- 5.2 降低工作搜寻成本94-98
- 5.2.1 制定反就业歧视具体措施94-95
- 5.2.2 完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制度95-96
- 5.2.3 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96-97
- 5.2.4 完善城乡统一户籍政策97-98
- 5.3 缩短工作搜寻时间98-101
- 5.3.1 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98-100
- 5.3.2 高校应加大就业信息服务100-101
- 5.3.3 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歧视101
- 5.4 确保毕业生合理的保留工资水平101-107
- 5.4.1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101-103
- 5.4.2 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103-104
- 5.4.3 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104-105
- 5.4.4 完善职业生涯教育105-107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107-110
- 6.1 研究结论107-108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108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08-110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110-112
- 附录112-117
- 参考文献117-131
- 后记131-133
本文编号:735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73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