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教师教育开放背景下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5:38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育开放背景下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师范大学 综合化 教师教育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是办好教育的第一和最为重要的资源,好教师是成就教育事业的基石,好教师必须有好的培养机制。自人类教育活动产生以来,就有了教师这一工作。但专门的培养教师的机构——师范教育机构和制度的产生,师范教育事业的大规模发展,则是近代以来两三百年的事情。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地变革,这种变革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在其发展呈现出了综合化、信息化、国际化、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趋势。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师范教育,也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变革主要呈现出了综合化、大学化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充足的经费投入,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更为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来源于教师培养机构——师范院校的培养。师范大学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就成了其发展面临的重要研究议题。 本文立足于教师教育开放的国际大背景,以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理念为指导,遵循“历史审视-经验借鉴-现实观照-展望未来”的总体思路,全面梳理了我国师范大学发展的历程及现状,论述了我国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师范大学在实现综合化转型过程中的具体思路与路径。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首先,梳理了我国师范大学发展的历程及现状。我国师范教育肇始于洋务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师范教育的兴起、独立师范教育体系建立时期(1938年一20世纪60年代初期)、师范教育停滞文化大革命的重创时期(1966—1977年)、师范教育复原时期(1977年一20世纪90年代初)、教师教育大学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师范大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扫描。 其次,论述了综合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师范大学发展的客观趋势。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使师范大学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基础教育对高水平师资的需求给现有师范大学提出挑战,师范大学需要在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建找寻新的位置。以上外部环境决定了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教师教育开放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第三,阐释了向综合化转型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师范大学的自觉选择。从我国师范大学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看,办学理念彰显了向综合大学转型发展的动机,实践层面的综合化转型已蔚然成风,这表明综合化转型已经成为了师范大学发展的一种自觉行为。 第四,观照了国际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经验。回顾了国际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对师范学校初创期、师范学校发展阶段、向综合大学转型三个阶段进行了简要概括;对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部分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转型发展状况进行了扫描,概括了其转型发展的特点,总结归纳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最后,提出了我国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师范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是一种合理选择,它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潮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符合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师范大学在综合化转型过程中要秉持固有特色,教师教育特色是师范大学立足之本,师范大学要明确综合化转型的目的,要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提高师范大学教育质量;师范大学转型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科和专业建设,要明确办学定位,提升学科综合化水平,处理好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师范大学转型的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拓宽人才补充渠道,加强人才自身培养,努力提高师资学术水平;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综合化理念的生成和确立、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其学术水平的提高均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关键词】:师范大学 综合化 教师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5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39
  • 1.1 研究缘起11-14
  • 1.1.1 师范大学向综合化转型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普遍历程12-13
  • 1.1.2 教师教育的兴起迫使传统师范大学提出综合化转型要求13-14
  • 1.2 研究目的意义14-16
  • 1.2.1 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教师教育理论15
  • 1.2.2 有助于我国师范大学发展提供价值判断和政策依据15-16
  • 1.3 研究综述16-28
  • 1.3.1 国外师范院校综合化研究16-21
  • 1.3.2 国内师范大学综合化研究21-26
  • 1.3.3 研究综述26-28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28-32
  • 1.4.1 研究思路28-29
  • 1.4.2 主要研究方法29-32
  • 1.5 相关概念与研究边界32-36
  • 1.5.1 师范大学32-33
  • 1.5.2 综合大学33-35
  • 1.5.3 教师教育开放性35-36
  • 1.5.4 师范大学综合化36
  • 1.6 研究重点难点36-39
  • 1.6.1 研究重点36-37
  • 1.6.2 研究难点37-39
  • 第2章 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39-57
  • 2.1 我国师范教育兴起和发展39-46
  • 2.1.1 师范教育肇始期39-40
  • 2.1.2 师范教育体系独创期40-42
  • 2.1.3 师范教育发展停滞期42-43
  • 2.1.4 师范教育发展复原期43
  • 2.1.5 师范教育转型发展期43-46
  • 2.2 我国师范教育曾经历过的综合化改革回眸46-51
  • 2.2.1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综合化的滥觞46-48
  • 2.2.2 民国师范教育综合化改革的实践48-50
  • 2.2.3 对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综合化改革的评论50-51
  • 2.3 现阶段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现状51-57
  • 2.3.1 师范院校的规模数量已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1-52
  • 2.3.2 师范院校在我国各级各类教师培养上发挥着主力军作用52-54
  • 2.3.3 师范院校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54-55
  • 2.3.4 师范大学成为我国师范教育的中坚力量55-57
  • 第3章 综合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师范大学发展的客观趋势57-77
  • 3.1 教师教育开放性特征使师范大学的发展空间受到逼仄57-65
  • 3.1.1 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挤压了师范大学的生存空间57-60
  • 3.1.2 教师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压缩了师范大学的办学空间60-65
  • 3.2 基础教育对高水平师资的需求给现有师范大学提出挑战65-73
  • 3.2.1 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65-67
  • 3.2.2 基础教育实践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67-70
  • 3.2.3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方式和要求发生明显改变70-73
  • 3.3 师范大学需要在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建中找寻新的位置73-77
  • 3.3.1 师范大学希望确保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73-74
  • 3.3.2 师范大学期望通过综合化转型向高等教育高端发展74-77
  • 第4章 实现综合化是当前我国师范大学的自觉选择77-93
  • 4.1 师范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的动机已昭然若揭77-81
  • 4.1.1 办学理念向综合大学倾斜77-78
  • 4.1.2 办学目标向综合化靠拢78-81
  • 4.2 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的实践已蔚然成风81-89
  • 4.2.1 学科建设呈现综合化趋势83-84
  • 4.2.2 专业设置呈现综合化趋势84-85
  • 4.2.3 人才培养模式呈现综合化趋势85-88
  • 4.2.4 学生就业呈现综合化趋势88-89
  • 4.3 对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现状的评价89-93
  • 4.3.1 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89
  • 4.3.2 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转型模式各具特色89-93
  • 第5章 国际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观照与启示93-115
  • 5.1 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93-96
  • 5.1.1 师范学校初创阶段93-94
  • 5.1.2 师范院校发展阶段94-95
  • 5.1.3 向综合大学转型阶段95-96
  • 5.2 部分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转型发展的状况96-105
  • 5.2.1 美国师范教育发展状况96-99
  • 5.2.2 法国师范教育发展状况99-101
  • 5.2.3 德国师范教育发展状况101-104
  • 5.2.4 俄罗斯师范教育发展状况104-105
  • 5.3 国际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特点105-109
  • 5.3.1 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均经历了综合化的发展阶段106-107
  • 5.3.2 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坚持把学术性和师范性有机整合107
  • 5.3.3 市场化机制促使教师培养机构多元化107-108
  • 5.3.4 教师教育由职业化向专业化迈进108-109
  • 5.4 借鉴与启示109-115
  • 5.4.1 综合性大学实施教师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普遍做法109-110
  • 5.4.2 师资培养模式均经历了由封闭走向开放110-111
  • 5.4.3 注重通识教育是师范大学综合化改革的重要内容111-112
  • 5.4.4 重视教学实践能力是一致做法112-113
  • 5.4.5 师范院校向综合化需要经历较长的历史过程113-115
  • 第6章 我国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115-143
  • 6.1 师范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是一种合理选择115-119
  • 6.1.1 师范大学向综合化转型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潮流115-116
  • 6.1.2 师范大学向综合化转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116-117
  • 6.1.3 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符合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求117-119
  • 6.2 师范大学在综合化转型过程中要秉持固有特色119-124
  • 6.2.1 教师教育特色是师范大学立校之本119-123
  • 6.2.2 师范大学要明确综合化转型的目的123
  • 6.2.3 注重通识教育发挥文理学科优势123-124
  • 6.3 师范大学转型的根本在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124-131
  • 6.3.1 明确办学定位124-125
  • 6.3.2 提升学科综合化水平125-128
  • 6.3.3 处理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关系128-131
  • 6.4 师范大学转型的关键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31-135
  • 6.4.1 完善师资管理体制131-132
  • 6.4.2 拓宽师资补充渠道132-133
  • 6.4.3 加强师资自身培养133-134
  • 6.4.4 提高学术水平134-135
  • 6.5 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135-143
  • 6.5.1 综合化理念的生成和确立需要历经一个历史过程135-136
  • 6.5.2 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与发展需要历经一个历史过程136-137
  • 6.5.3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个历史过程137-141
  • 6.5.4 师范教育向综合化转型绝不能操之过急141-143
  • 第7章 结语143-145
  • 7.1 研究结论143
  • 7.2 创新之处143-144
  • 7.3 研究展望144-145
  • 参考文献145-158
  • 致谢158-1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160-161
  • 附录161-1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u&,单丽洁;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指导思想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2 朱旭东;如何理解教师教育大学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姜晓燕;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计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5 谌启标;加拿大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传统与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程介明;;走向明天的教育学院——对北大教育学院的一些观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7 檀传宝,朱旭东,辛涛;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朱旭东;;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茹宗志;邱艳萍;李洁;;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及其启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8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848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