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共生理论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文化共生理论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渝东南是重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土、苗民族文化。同时这个地区也是中国的“非典型性民族地区”之一,既面临经济发展的迫切诉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又面临“汉化”趋势明显与强化民族文化特征的矛盾。在这样的地区,民族文化受到的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更大,民族文化的价值彰显受到的挑战更大。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作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从应然层面肩负着培养“民族文化人”的重要使命,但在实践中却面临传统与现代、主流与多元、外来与本土的多重文化选择困境。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既是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渝东南民族学校教育内涵品质提升的重要路径。文化共生理论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是共生理论运用于文化领域的产物。在全球化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其所包含的异质共存、尊重多样性,交流融合、突出互补性,共同进化、不可逆转性,传承创新、凸显时代性等丰富内涵,在理论上为研究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在实践上为如何更好地促进渝东南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提供了新思路。站在文化共生视角审视,在渝东南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完整体系尚未形成,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文化共生的要求不协调,学校民族文教育的理念与文化共生诉求不一致,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与文化共生内涵不相通,民族文化教育方式与文化共生路径不相向,民族文化教育评价与文化共生目标不相符。这些现存的民族文化教育困境,既导致土、苗等民族文化不能有效传承和创新,也使民族教育缺乏了应有的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制约了民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人”的有效培育,而且也对民族特色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形成这种局面,是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民族文化被现代主流文化冲淡、民族文化支撑文化教育发展的张力不足、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力机制缺失等文化原因,也有教育制度变迁中学校文化功能异化、学校教育促进文化共生准备不足、社会和家庭教育对民族文化忽视等教育原因,还有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的制度设计不到位、市场作为不凸显、相关产业难运行等经济原因。从宏观上构建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路向,需要真正确立“人”的回归:注重教育价值理性的彰显,以文化人:凸显“民族文化人”的文化特性,和而不同:维护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发展生态等价值取向:需要真正坚持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协调性原则,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文化选择的包容性原则,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互动性原则和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责任的有限性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这个“主导者”、学校这个“主战场”、教师这个“主力军”等责任主体在推进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和职责;更需要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理念从“文化疏离”向“文化融合”、教育目标从“学科成绩”向“以文化人”、教育方式从“外在规训”向“内在教化”、教育过程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传承”的范式转换。重建文化共生视角下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具体路径,可以尝试从五个方面去进行设计。一是以文化共生理念指导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包括重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认识,凸显培养“民族文化人”的重要地位,肩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育使命等。二是推进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明确民族文化教育课程目标;挖掘文化元素,丰富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内容;围绕民族特色,编写民族文化教育系列教材等。三是建立“量质并重”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包括创造多种条件,调整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设立专门机构,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开展专门培训,提升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等。四是构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运行机制。包括优化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机制、建立民族文化教学实践机制、完善民族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民族文化教育家校合作机制、构建民族文化教育网络共享机制等。五是推动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立法及相关政策完善。包括加快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立法建设、建立健全民族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网络体系、突出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民族文化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设立“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的专项项目等。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要承担起促进文化共生的责任,还需要外部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为此,应当通过加大民族文化宣传力度,打造特色文化项目,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等途径,营造渝东南地区多元民族文化共生的氛围;要通过树立经济文化化发展的战略思想,把文化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以及在其他经济产业中更多地注入文化的内涵等方式,推动渝东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化发展;要通过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教育的平台、培育热心民族教育的自愿者队伍、培育企业家参与民族教育的社会责任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教育,从而形成支持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文化共生是时代的诉求。渝东南学校如何在主流文化的包围中更好地履行促进文化共生的职责和使命,探寻出具有渝东南民族文化个性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之路,任务还十分艰巨而繁重。但惟有朝着这个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最终达到教育提升、文化共生、人的发展、贫困突围的多赢目的。而这些都需要理论研究的大力深化和实践探索的大胆尝试。
【关键词】:文化共生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59.2
【目录】:
- 摘要9-12
- Abstract12-15
- 导论15-47
- 一、问题提出15-19
- (一)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系统化设计不足,无法有效促进文化共生15-16
- (二) 渝东南民族文化价值凸显不够,不能有效引导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16
- (三) 渝东南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不深,无法有效培养“民族文化人”16-19
- 二、文献综述19-35
- (一) 国外研究概况19-23
- (二) 国内研究概况23-33
- (三) 简要评述33-35
- 三、核心概念35-41
- (一) 文化35-37
- (二) 文化共生37-39
- (三) 民族教育39-40
- (四) 民族文化教育40-41
- 四、研究内容41-42
-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42-43
- (一) 研究重点42
- (二) 研究难点42-43
- 六、研究意义43
- (一) 理论意义43
- (二) 实践价值43
- 七、研究的创新点43
- 八、研究思路和方法43-47
- (一) 研究思路43-45
- (二) 研究方法45-47
- 一、文化共生与民族文化教育的理论阐释47-73
- (一) 文化共生理论解读47-58
- 1. 文化共生的理论渊源47-51
- 2. 文化共生的提出背景51-54
- 3. 文化共生的理论内涵54-58
- (二) 文化共生与民族文化教育的关系58-63
- 1. 文化共生为研究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视角58-60
- 2. 文化共生与民族文化教育具有目的的一致性60-62
- 3. 文化共生与民族文化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互动性62-63
- (三) 运用文化共生理论研究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适切性63-73
- 1. 渝东南“非典型性”民族区域特征对文化共生提出了特殊要求64-66
- 2. 渝东南民族文化价值彰显对文化共生提出了紧迫要求66-71
- 3. 渝东南学校教育内涵品质提升对文化共生提出了应然要求71-73
- 二、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现状审视73-103
- (一) 渝东南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总体概况73-76
- (二)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现实表现76-84
- 1. 教育理念上缺少“文化共生”的价值取向76-78
- 2. 教育内容上没有彰显“文化共生”的内涵78-81
- 3. 教育方式上没有遵循“文化共生”的原则81-83
- 4. 教育评价上缺少“文化共生”的指标体系83-84
- (三)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具体影响84-89
- 1. 民族文化无法有效传承与创新84-86
- 2. 民族教育缺乏文化特色与乡土气息86-87
- 3. 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发展不协调87-89
- (四)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因素分析89-103
- 1. 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文化原因92-94
- 2. 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教育原因94-97
- 3. 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经济原因97-103
- 三、基于文化共生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宏观建构103-123
- (一)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103-110
- 1. “人”的回归:注重教育价值理性的彰显104-106
- 2. 以文化人:凸显“民族文化人”的文化特性106-108
- 3. 和而不同:维护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发展生态108-110
- (二)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110-113
- 1.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协调性原则110-111
- 2.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文化选择的包容性原则111
- 3.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互动性原则111-112
- 4.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责任的有限性原则112-113
- (三)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113-119
- 1. 政府是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主导者”113-115
- 2. 学校是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主战场”115-117
- 3. 教师是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主力军”117-119
- (四)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范式转换119-123
- 1. 理念上从“文化疏离”向“文化融合”转换119-120
- 2. 目标上从“学科成绩”向“以文化人”转换120
- 3. 方式上从“外在规训”向“内在教化”转换120-121
- 4. 过程上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传承”转换121-123
- 四、基于文化共生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具体路径123-149
- (一) 以文化共生理念指导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123-127
- 1. 重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认识123-125
- 2. 凸显培养“民族文化人”的重要地位125-126
- 3 肩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育使命126-127
- (二) 推进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127-131
- 1. 遵循教育规律,明确民族文化教育课程目标127-129
- 2. 挖掘文化元素,丰富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内容129-130
- 3. 围绕民族特色,编写民族文化教育系列教材130-131
- (三) 建立“量质并重”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131-135
- 1. 创造多种条件,调整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131-133
- 2. 设立专门机构,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管理133
- 3. 开展专门培训,提升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素质133-135
- (四) 构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运行机制135-140
- 1. 优化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机制135-136
- 2. 建立民族文化教学实践机制136-138
- 3. 完善民族文化教育评价机制138
- 4. 改革民族文化教育家校合作机制138-139
- 5. 构建民族文化教育网络共享机制139-140
- (五) 推动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立法及相关政策完善140-149
- 1. 加快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立法建设141-142
- 2. 建立健全民族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网络体系142-143
- 3. 突出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143-144
- 4. 提高民族文化教育经费使用效率144-146
- 5. 设立“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的专项项目146-149
- 五、基于文化共生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环境优化149-169
- (一) 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共生氛围149-158
- 1. 加大民族文化宣传力度,营造民族文化教育氛围149-153
- 2. 打造特色文化项目,带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153-156
- 3. 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创建民族文化教育场域156-158
- (二) 推动民族经济文化化发展158-162
- 1. 树立经济文化化发展的战略思想159-160
- 2. 把文化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160-161
- 3. 在其他经济产业中更多地注入民族文化的内涵161-162
- (三)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教育162-169
- 1. 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教育的平台163-165
- 2. 培育热心于民族教育事业的志愿者队伍165-166
- 3. 培育企业家参与民族文化教育的社会责任166-169
- 结语169-173
- 参考文献173-189
- 附录一189-193
- 附录二193-195
- 致谢1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童绍英;;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形式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3 傅于川;;关于文化概念的哲学反思[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孙文营;;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史玉丁;;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之“威斯康星理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6 周德海;对文化概念的几点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林成芳;陈实;龚亚芬;马红珍;;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贺能坤;;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甜;赵桂香;;诠释学视野下基础教育学校中的民族文化共生[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孙明明;;西方“植入式”教育思想促进青少年的和谐发展的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乐黛云;[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胡守钧;[N];文汇报;2007年
3 渝民文;[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马京;[N];中国民族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陶永宏;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黎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D];兰州大学;2007年
5 周金其;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独立学院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陈荟;西双版纳傣族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共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亚华;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袁洪;恩施自治州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玲;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侯敏;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的加拿大少数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付东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视野中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6 曾兴智;渝东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龚艳;我国竞技健美操弱势项目难度动作之探骊[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焕生;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发展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9 周运才;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乌日娜;从和谐文化视角论繁荣少数民族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8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88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