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实施研究
本文关键词: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实施研究
【摘要】:术科课程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类课程的主体。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院校术科课程不再是单一的运动技能传授课,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教学、管理、竞赛组织能力以及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从当前体育院校术科课程教育教学实际现状来看,术科课程的改革有其局限性。鉴于术科课程教育教学的特定价值追求和所要完成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任务,体育院校须根据社会的变化与要求,重新思考术科课程的两个核心问题---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对实践运行中的课程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借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体操》和《篮球》课程建设经验,探寻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的革新之道,以期实现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突破性进展,满足市场经济对高等体育教育对象提出的“高层次”、“专业化”的要求。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一、术科课程具有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的自主研究性、学生个体的创造性、自主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潜在的课程教育明朗化、教材知识与学生本身资源的生成性等特征。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二、不同时期教学大纲中的术科课程目标,既有重点学习与掌握专项运动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相对稳定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适时变化的一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衡的课程观逐渐受到重视。 三、不同时期术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教学内容在编排和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社会适应趋势:1990年代强调技战术、技能学习;2002年课程教学重点突出;近些年术科课程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 四、在具体的课程运行中,术科教师认为课程培训很有必要,教师都希望在课程实践中得到相关的指导与帮助;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不同教龄间的术科教师对他们在学校的地位、职业成就感等认识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体育院校 术科课程 目标 内容 实施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引论11-27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研究意义13-15
- 1.2.1 理论意义13-14
- 1.2.2 实践意义14-15
- 1.3 文献综述15-22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创新22-24
- 1.4.1 研究思路22-23
- 1.4.2 研究创新23-24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24-27
- 1.5.1 研究对象24
- 1.5.2 研究方法24-27
- 第二章 术科课程概略27-39
- 2.1 课程及相关概念27-29
- 2.2 技术(术科)课程概念29-32
- 2.2.1 “术科”称谓回顾29-30
- 2.2.2 术科课程概念解析30-31
- 2.2.3 术科课程与学科课程关系31-32
- 2.3 体育学院术科课程的基本特征32-39
- 2.3.1 术科课程的主要特点32-34
- 2.3.2 术科课程教学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34-39
- 第三章 术科课程基础与理念39-45
- 3.1 课程基础39-43
- 3.1.1 课程的哲学基础39-41
- 3.1.2 课程的社会学基础41-42
- 3.1.3 课程的心理学基础42-43
- 3.2 课程理念43-45
- 第四章 术科课程目标45-63
- 4.1 术科课程目标概论45-51
- 4.1.1 术科课程目标的本质特点45-46
- 4.1.2 术科课程目标功能46-47
- 4.1.3 术科课程目标分类47
- 4.1.4 影响术科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47-48
- 4.1.5 术科课程目标的四种取向48-51
- 4.2 术科课程目标变迁51-60
- 4.2.1 术科课程教学目标任务51-52
- 4.2.2 术科课程教学目的变迁52-58
- 4.2.3 不同时期教学大纲中术科课程目标变化分析58-60
- 4.3 课程目标体现的术科课程理念发展60-63
- 第五章 术科课程内容63-77
- 5.1 课程内容概述63
- 5.2 术科课程内容理解63-64
- 5.3 术科课程内容特征64-67
- 5.3.1 专业性64-65
- 5.3.2 实践性65
- 5.3.3 科学系统性65
- 5.3.4 教育与健身性65-66
- 5.3.5 人际交流开放性66
- 5.3.6 差异性与独特性66-67
- 5.4 术科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67-69
- 5.4.1 1995年术科课程强调技术原理、技术分析与教法69
- 5.4.2 2002年术科课程教学重点突出69
- 5.4.3 2006年术科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69
- 5.5 教学大纲中稳定的教学内容69-71
- 5.5.1 运动技术是术科课程教学立足之本69-70
- 5.5.2 运动技术是术科课程主要教学内容70-71
- 5.6 术科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变化71-73
- 5.7 影响术科课程内容选择因素的理论分析73-77
- 5.7.1 竞技运动项目技战术内容因素73
- 5.7.2 课程整合因素73-74
- 5.7.3 术科课程教学内容效用因素74-77
- 第六章 术科课程的实施77-91
- 6.1 教师与学生参与有关术科课程内容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77-81
- 6.1.1 教师参与有关术科课程内容设计与培训调查结果与分析77-79
- 6.1.2 学生参与有关术科课程内容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79-81
- 6.2 术科课程教师的“学科地位”与术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81-82
- 6.2.1 术科课程教师“学科地位”81-82
- 6.2.2 术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82
- 6.3 武汉体育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体操》、《篮球》课程建设82-89
- 6.3.1 《体操》——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协调发展83-87
- 6.3.2 《篮球》——团队教学、学术研究、竞技特色突出87-89
- 6.4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启示89-91
- 6.4.1 革新的课程理念89
- 6.4.2 创新的课程体系89-90
- 6.4.3 雄厚的师资力量90
- 6.4.4 良好的教学环境90-91
- 第七章 结论91-93
- 致谢93-94
- 参考文献94-104
- 附录104-114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秉枢,吴中量;我国体育院系术科教学法改革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2 王凯珍,潘永芝,牛乾元;北京体育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3 魏丕来,陈钧;现代教学模式在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学中的运用及其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王章明,潘慧炬;如何建构有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6 胡亦海;房殿生;骆海燕;;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武汉体育学院青年教师术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江宇;;从心理学视角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目标的价值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教育部政报;1999年Z2期
9 李孔珍;;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9期
10 周坤;试论体育教学内容中的竞技运动项目[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蕾;体育隐蔽课程论——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盛晓明;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杰凯;运动项目广义进化规律与体育教学原理[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3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97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