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抗包虫效应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16:10

  本文关键词:砂生槐种子生物碱抗包虫效应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砂生槐种子 秀丽隐杆线虫 包虫 细胞免疫 PD-1


【摘要】:研究背景包虫病是主要由棘球蚴或泡球蚴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治疗包虫病以手术为主,但无法耐受手术或病情复杂而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只能依赖药物治疗,而获批临床使用的药物仅有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两种,品种单一,疗效不理想,并且发现副作用多而严重,耐药现象日益增多。因此,亟需研发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的抗包虫药物。从祖国传统医学的数千年治疗虫病的经验中寻找线索,是发掘抗包虫药物的一个重要途径。砂生槐为青藏高原特有植物,藏医记载其种子性苦、寒,具有治疗白喉、虫病、中毒症、消化不良等功效。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砂生槐种子亲脂性总生物碱在体外具有杀灭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性,在体内可抑制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生长,提示砂生槐种子总碱中含有驱虫成分。但砂生槐种子在藏医中以水煎剂入药,亲脂性总碱水溶性差、抗虫效果弱,因此,本课题从砂生槐种子的水溶性成分中寻找有效的抗包虫成分并研究其抗虫机制。研究方法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分离砂生槐种子生物碱,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砂生槐种子的分离产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采用柱层析分离法,从杀虫活性较强的成分中提取极性较小的馏分和极性较大的馏分,TLC定性鉴定馏分的成分,通过秀丽隐杆线虫确定砂生槐种子的杀虫活性成分,并通过HPLC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分离自然感染羊肝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在体外与砂生槐种子成分共同培养7天,观察原头节形态变化及存活情况,进一步确定砂生槐种子的杀虫活性成分。NIH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建立慢性棘球蚴病模型,BALB/c小鼠腹腔注射泡球蚴建立慢性泡球蚴病模型,分别于感染后20 w和14 w用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灌胃治疗,剂量为100 mg/kg/day,治疗6 w后剖杀小鼠检测。剥离棘球蚴囊泡组织,称量湿重,常规HE染色;FCM分析脾脏CD3+、CD4+、CD8+和PD-1+的T细胞亚群;ELISA检测IFN-γ和IL-4水平;CFSE染色检测脾细胞增殖能力。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检测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作用后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行为能力、生殖能力、寿命、体长及ROS水平,反映其抗虫机制。体外培养肝细胞株Hep G-2细胞和Chang liver细胞,MTT法检测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对细胞生长的影响;BALB/c小鼠口服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100 mg/kg/day)6 w后,检测血清肝肾生化指标和病理变化,评价砂生槐种子杀虫活性成分的毒副作用。Ⅲ型干扰素成员IL-28B与抗原EAMMH在0、3、6 w同时注射C57BL/6小鼠,10 w分离脾细胞,FCM分析CD4+CD25+Foxp3+Treg占脾淋巴细胞比例,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T细胞数目,间接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Ig G1和Ig G2c水平,反映IL-28B对Treg及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为其应用于包虫病治疗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本课题从砂生槐种子获得4种提取物:非水溶性生物碱(E1)、水溶性生物碱(E2)、水溶性非生物碱(E3)和不溶性非生物碱(E4)。E1、E2、E3和E4的杀秀丽隐杆线虫的24 h-LC50分别为31.03 mg/ml、14.29 mg/ml、29.94 mg/ml和25.64 mg/ml,E2的LC50最低。从E2中提取到极性较小的馏分E2-a和极性较大的馏分E2-b。E2-a和E2-b杀秀丽隐杆线虫的24 h-LC50分别是9.06 mg/ml和36.24 mg/ml。TLC定性鉴定,E2-a含有苦参碱和槐果碱,E2-b含有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苦参碱和槐果碱杀秀丽隐杆线虫的24 h-LC50分别是12.03 mg/ml和9.81 mg/ml。HPLC分析100μg/ml E2-a中苦参碱和槐果碱的含量分别为42.8μg/ml和25.7μg/ml。E2-a体外作用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虫体出现皱缩、一端或两端出现气泡、吸盘变形、顶突明显外翻等异常表现,活性降低。E2-b、E2、苦参碱、槐果碱在体外对原头节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杀原头节的72 h-LC50值由低到高依次是E2-a(0.35 mg/ml)、E2(0.45 mg/ml)、槐果碱(0.79 mg/ml)、苦参碱(1.16 mg/ml)、E2-b(2.12 mg/ml),E2-a的LC50值最低。治疗小鼠慢性棘球蚴病的结果表明,E2-a组的棘球蚴囊泡组织湿重(8.40±2.93 g)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1.33±1.64 g)(p=0.042);E2-a组的囊泡生发层与角皮层部分剥离,角皮层增厚,变得疏松,出现大量泡状物,失去典型的纹状结构,与外膜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E2-a组小鼠脾脏CD3+T细胞占脾淋巴细胞的比例(45.14%±23.93%)高于阴性对照组(14.74%±9.39%)(p=0.011),且主要是CD4+T细胞比例(72.28%±3.63%)高于阴性对照组(50.33%±27.92%)(p=0.036)所致,CD8+T比例无明显升高或降低(p0.05);E2-a组小鼠PD-1+T细胞比例(9.92%±6.77%)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25.51%±13.53%)(p=0.009),且CD4+PD-1+T细胞比例为5.73%±1.6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2.59%±6.35%)(p=0.023),CD8+PD-1+T细胞比例为0.86%±0.3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2.77%±1.87%)(p=0.020);E2-a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血清IL-4浓度平均为4.21 pg/ml,与阴性对照组(1.13 pg/ml)比较有升高趋势;E2-a组抗原刺激后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浓度平均为5.75 pg/ml,与阴性对照组(3.10 pg/ml)比较有升高趋势;E2-a组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无增高。治疗慢性泡球蚴病小鼠的结果表明,E2-a组小鼠的泡球蚴囊泡组织湿重为6.10±2.16 g,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1.25±1.73 g)(p0.01),平均降低囊重约5.15 g;E2-a组小鼠血清INF-γ水平无降低,IL-4浓度平均为48.46pg/ml,较阴性对照组(32.08 pg/ml)明显升高(p=0.032)。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行为能力检测结果表明,8 mg/ml的E2-a作用24 h后,引起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弯曲频率降为阴性对照组的1/3(p0.01);头部摆动频率平均为34.5次/min,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59.1次/min)(p0.01);咽泵频率平均为38.9次/min,低于阴性对照组(71.4次/min)(p0.01)。E2-a能够抑制秀丽隐杆线虫的排卵功能,8 mg/ml的E2-a处理后的秀丽隐杆线虫每条虫排卵总数平均为205.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248.8/虫)(p0.01),在第3天和第4天的排卵量分别平均为36.8/虫和13.2/虫,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54.4/虫和28.2/虫)(p0.05),但AO染色未发现生殖细胞凋亡增多。8 mg/ml E2-a组线虫的寿命为9.1±4.1天,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3.0±4.6天)(p=0.021)。8mg/ml E2-a组线虫的体长平均为447.6 pixels,明显短于阴性对照组(486.8 pixels)(p0.01)。E2-a无诱导ROS水平升高的作用。体外MTT实验证明,浓度为1 mg/ml的E2-a作用48 h后,Hep G-2细胞和Chang liver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9.03%和38.36%,因此低浓度E2-a对肝细胞株Hep G-2和Chang liver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小鼠口服E2-a后检测血清肝肾生化指标,发现反映肝功能的指标谷丙转氨酶(38.333 U/L±4.726 U/L)和谷草转氨酶(150.000 U/L±35.763 U/L)较阴性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分别为33.333 U/L±7.638U/L和139.667 U/L±30.172 U/L)略升高,反映肾功能的的指标肌酐(18.000μM/L±1.000μM/L)较阴性对照组(11.000±7.211μM/L)略升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无明显升高或降低,组织学检查未发现肝肾细胞出现明显改变。包虫感染中Treg增多,造成感染持续,故下调Treg是治疗包虫病的策略之一,本课题研究了Ⅲ型干扰素成员IL-28B对Treg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EAMMH-r Ad-m IL-28B组的Treg比例为0.17%±0.17%,显著低于非特异性对照EAMMH-r Ad-EGFP(0.76%±0.25%)(p0.05);EAMMH-r Ad-m IL-28B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细胞数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与EAMMH组比较,EAMMH/r Ad-m IL-28B组的Ig G1水平有增高趋势,而Ig G2c水平降低(p0.05)。研究结论砂生槐种子生物碱中抗虫活性较强的是低极性的水溶性生物碱E2-a,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苦参碱和槐果碱(68.5%)。E2-a抗包虫的机制为损伤囊泡、诱导CD4+T细胞增多、下调T细胞表面负调节分子PD-1的表达、调节IFN-γ和IL-4,促进免疫功能。E2-a能够影响秀丽隐杆线虫行为能力,降低生殖能力,缩短寿命,影响发育。E2-a对培养的肝细胞株和小鼠的肝肾细胞有轻微毒性效应。IL-28B可下调Treg细胞,但不增强Th1免疫反应,尚需进一步研究其在包虫治疗中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君;马兴铭;安方玉;田卫花;;砂生槐种子水提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4期

2 贺学强;郭君;;砂生槐种子水提物的S_(180)小鼠体内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8年04期

3 马兴铭;于红娟;雒艳萍;崔燕;;藏药砂生槐种子提取物抑菌和细胞毒活性的初步研究(英文)[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4 贺学强;郭君;;砂生槐种子水提物对S180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年S1期

5 许舒雯;陈龙胜;彭丽华;王凯;;砂生槐种子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年05期

6 张璐;李红玉;魏玉辉;;HPLC、TLC检测砂生槐种子中的生物碱[J];药物分析杂志;2008年07期

7 张德华;黄仁术;左露;耿朝辉;;生物碱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年05期

8 贺玉琢;中国产麻黄属植物的研究(3):四川省产麻黄属植物中的生物碱[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04期

9 周倩;吴皓;许风清;;半夏中生物碱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1期

10 李纯毅;李赞忠;李发旺;;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运灵;杨炬;吴向林;李丽;;1991-2006年宁夏包虫病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丽;杨炬;吴向林;路宗人;;西吉县学生、干部包虫病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分析[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绪荣;;包虫病影像学进展[A];2005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西部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4 杨炬;李丽;刘天锡;;宁夏高危地区囊性包虫病病例对照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路宗仁;田慧芳;乔富贵;;西吉县包虫病调查情况分析[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文;;四川藏区包虫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文宝;张壮志;石保新;王进成;;我国包虫病控制策略及控制学急需解决的问题[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姜万库;;试述包虫病的药物治疗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9 徐之杰;张崇友;镡云辉;王春荣;;黑龙江省包虫病流行概况[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第九次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耿艺介;高世同;黄达娜;李晓恒;刘建平;张仁利;;深圳市两例输入性囊型包虫病病例分析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常晓兰;200万元助推包虫病防治[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2 常晓兰;卫生部包虫病防治工作专项调研组来我州调研[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3 陈飞;包虫病防治之困[N];健康报;2007年

4 杨尚海;色达县双管齐下防治“包虫病”[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5 特约记者 文琼;炉霍开展包虫病防治宣传活动[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6 乡城县委宣传部;乡城县采取措施防控包虫病[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7 康定县疾控中心;康定县全力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8 特约记者 梁艳;包虫病防治项目县增加到29个[N];阿克苏日报;2009年

9 记者李春霞;我区农牧区包虫病患者可获免费治疗[N];新疆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 郎花;国家加大对我区包虫病防治工作支持力度[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雒艳萍;砂生槐种子生物碱抗包虫效应及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刘菲;生物碱类物质检测方法及毒性分析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肖红;肝泡型包虫病边界的~(18)F-FDG生物学特征与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4 何翼彪;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5 袁苗苗;抗包虫药物的筛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电源系统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李志文;茄子体内糖苷生物碱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化学生态学功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7 赵玉敏;青藏高原东段(甘南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8 张琰;包虫病所致免疫应答及易感性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华;蜂产品中生物碱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彭英丽;磷钾营养对黄檗幼苗生长主要生物碱含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张育;基于手性离子液体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金鸡纳生物碱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玉灵;唐古特莨菪提取物与分离所得生物碱的杀虫杀螨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玮琴;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张意涵;附子煎煮、炮制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朱海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延胡索生物碱的应用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8 陈亚丽;秃疮花生物碱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和8-乙酰氨基异紫堇碱的药动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蒲俊松;桑叶生物碱的检测提取及含量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10 梁盟;气象因子对烤烟生物碱及其主要组分含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271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71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1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