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绿原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绿原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摘要】:第一部分绿原酸减轻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实验目的:既往研究表明,绿原酸可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绿原酸对其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外实验来初步探讨绿原酸对NAFLD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材料和方法:体外实验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采用游离脂肪酸(FFA)刺激48h诱导NAFLD体外细胞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绿原酸刺激HepG2细胞来观察绿原酸体外刺激对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手段检测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及其mRNA水平。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或药物抑制剂来对通路各靶点进行基因敲减或药物抑制。利用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和油红0染色评价肝细胞脂质沉积的情况。结果: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发现:给予50μM绿原酸刺激HepG2细胞24小时,可减轻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通过分别对SIRT1、AMPK和LKB1进行药物抑制或siRNA基因敲减预处理,可阻断绿原酸对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保护作用。绿原酸减轻脂质沉积的作用首先是通过上调SIRT1蛋白表达,增加其去乙酰化活性;再通过磷酸化激活LKB1,由其介导并向下磷酸化激活AMPK;继而上调脂质氧化蛋白MLYCD和CPT1α的表达促进脂肪酸β氧化,同时降低脂质合成蛋白SREBP1c和FAS的表达抑制脂质合成。结论:本实验证实绿原酸可能通过SIRT1-LKB1-AMPK通路减轻FF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第二部分绿原酸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实验目的:结合第一部分体外实验中初步确立的绿原酸保护肝细胞脂质沉积作用及其机制,我们利用小鼠在体试验来验证绿原酸的作用及分子通路。材料和方法:体内实验选取5-6周龄的C57BL/6小鼠,分别采用正常饮食、正常饮食添加绿原酸、高脂饮食、高脂饮食添加绿原酸喂养8周观察绿原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利用肝脏组织甘油三酯含量测定、HE或油红O染色来评价肝脏脂质沉积的情况。利用Western Blot及qRT-PCR等手段检测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及其mRNA水平。结果:在高脂饮食的同时,饮水中添加绿原酸喂养8周可减轻由高脂饮食造成的肝脏脂质沉积。结合第一部分结果,对SIRT1-LKB1-AMPK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绿原酸可增加SIRT1蛋白表达,上调LKB1、AMPK及ACC的磷酸化水平,在下游功能蛋白中,脂质氧化蛋白MLYCD和CPT1α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皆增加,而脂质合成蛋白SREBP1c和FAS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都呈下降趋势。结论:绿原酸可能通过SIRT1-AMPK信号通路,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本研究支持绿原酸可能作为未来NAFLD临床预防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7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秀敏,高燕红;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年06期
2 沈奇;顾龚平;张卫明;吴国荣;;植物绿原酸的研究动态[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年06期
3 彭家钢;杨瑞芬;朱江;聂翠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刘颖;郭明晔;白根本;;绿原酸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2年07期
5 陈亮;林培玲;丁春花;马斌乐;梁一池;;栀子绿原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李鹰,丁青龙,赵静安;用正交试验探讨金银花煎煮条件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0年01期
7 兰燕宇,王爱民,何迅,李勇军,陶玲,王永林;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阴口香液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药业;2003年06期
8 万月生,孙国祥,刘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射干抗病毒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J];中南药学;2003年04期
9 李强;高效液相法测定风湿安泰片中绿原酸的含量[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04期
10 张蕙,徐向阳,陈希,夏云,倪洁;脉络宁氯化钠注射液中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张加余;叶丽萍;卢建秋;;绿原酸的研究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沈奇;顾龚平;张卫明;吴国荣;;植物绿原酸的研究动态[A];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暨第二届金陵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周星;;消痤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唐弟光;廖厚知;梁可文;陈晓军;莫少红;吴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去火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5 周莎;;不同地区茶叶中绿原酸分布的HPLC研究[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长林;;HPLC法测定芪鲜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徐英宏;姜清华;董伟;;HPLC法测定治咽茶中绿原酸的含量[A];2006年全国药物质量分析学术研讨会——《药物分析杂志》第二届普析通用杯优秀论文评选颁奖会论文集[C];2006年
8 袁晓艳;高明哲;肖红斌;谭成玉;杜翌光;;菊芋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A];全国第七届中医药继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8年
9 陈勇;刘婧;谢臻;辛华;;抗感止咳胶囊中绿原酸的HPLC法测定[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10 刘喜纯;杨大顺;;HPLC法测定栀子及其炮制品中绿原酸的含量[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世磊 徐鸿华;药用金银花质量控制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Qamaruddin Jogi;[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奚宇;绿原酸对油桃和苹果果实采后成熟衰老的调控作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3 杨剀舟;绿原酸抗氧化活性及其自协同抗氧化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朱丽丽;绿原酸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胆转运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5 朱锦舟;绿原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周艳;杜仲叶多酚提取物对猪肉品质及绿原酸缓解肝—肠损伤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高瑞峰;绿原酸抗乳腺炎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都文渊;高剂量绿原酸及其中药注射剂引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丽琴;栀子不同采收期及干燥技术对绿原酸含量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陈晓安;绿原酸对青鱼生长、免疫及肌肉品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王佳婧;痰热清方中绿原酸口服吸收和组分中药药效学初步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谷楠楠;杜仲药效组份提取与功能性产品制备工艺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5 周博文;蒲公英绿原酸的提取及其提取物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6 姚佳欢;绿原酸不同位置不同程度乙酰化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常铖;绿原酸及其复方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机制的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卫佳;烟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及含量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李胜;绿原酸颊粘膜转运途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10 艾心灵;烟草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2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7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