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面神经损伤干细胞移植修复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9:07

  本文关键词:面神经损伤干细胞移植修复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面神经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h17亚群 面运动神经元


【摘要】:背景与目的:面神经(FN,facial nerve)损伤可能由外伤或医源性损伤造成,患者的面部形态及相关功能发生改变,目前常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以恢复面神经的连续性,但功能恢复不甚满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CD4+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在面神经损伤后的面运动神经元活性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具有神经保护和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其免疫调节功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探索了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DBMSCs)对面神经损伤后CD4+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尤其是对Th17亚群比例的调节作用,以及对保护面神经核内面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1)观察SDBMSCs在体外传代培养的形态、生长情况,选取适用于面神经损伤处局部注射的细胞;(2)ELISA 法分别测定 Blank、SDBMSCs、FN、FN+SDBMSCs 组培养72小时的上清液中TGF-β1、IL-6、HGF、iNOS、PGE2的水平;(3)建立SD大鼠面神经损伤/未损伤与SDBMSCs局部注射/PBS局部注射的模型,术后第9天比较不同实验组双侧颈部引流淋巴结内Th17亚群比例;(4)建立SD大鼠面神经损伤SDBMSCs局部注射/PBS局部注射的模型,术后第21天取面神经核层面脑干冠状切片,Tunel凋亡染色比较双侧面神经核内面运动神经元的凋亡指数。结果:P(passage)3、P4 SDBMSCs均一性强,体外增殖能力与传代能力强;SDBMSCs能自主分泌高水平IL-6、HGF、PGE2、iNOS与TGF-β1五种细胞因子;术后第9天,未切断FN组、切断FN组中注射SDBMSCs侧SDBMSCs(+)的颈部引流淋巴结Th17亚群比例均低于未注射SDBMSCs侧SDBMSCs(-)的颈部引流淋巴结Th17亚群比例;双侧切断面神经干的SD大鼠双侧面神经核在术后21天均可见明显的面运动神经元(FMN,facial motoneuron)凋亡现象,右侧SDBMSCs(+)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左侧SDBMSCs(-)。结论:P4 SDBMSCs适合用于实验中局部注射;SDBMSCs具有自主分泌高水平IL-6、HGF、PGE2、iNOS与TGF-β1的能力;在FN损伤部位局部注射SDBMSCs可显著降低该侧颈部引流淋巴结内Th17亚群的比例,且对保护面神经核内的FMN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5.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嘉陵,翟所强,于宁,成晋川,杨伟炎,姜泗长,陈宗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对面神经离断后再生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2 ;面神经[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0年05期

3 宋丛笑,王静,张辉,王嫱;面神经损伤和修复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8期

4 王勇;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1例[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黄海潞;;周围面神经损伤显微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年02期

6 刘阳,李厚恩,孙建军;颞骨外伤后面神经损伤的处理[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年03期

7 马宏敏,王锦玲,黄维国,邱建华,尚跃东;实验性面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速度[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8 ;面神经[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0年03期

9 聂鑫,金岩,张惠,赵江安,Tipoe GL;小GTP结合蛋白TC10在面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10 ;面神经[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为;孙文海;朱富高;温君凤;王彦君;李娜;孙彦;;面神经损伤后大鼠面神经核中毒蕈碱受体的表达及其介导的钙离子荧光显像的变化[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卢旭光;于国霞;蔡志刚;俞光岩;;计算机辅助面神经损伤患者系统管理的应用[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金海;侯立军;;外伤性面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于国霞;蔡志刚;俞光岩;施晓健;彭歆;张建国;毛驰;;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于国霞;蔡志刚;施晓健;俞光岩;;外伤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晁秀华;徐磊;樊兆民;王海波;;局部应用甲泼尼龙-壳聚糖缓释凝胶治疗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郑连生;崔成立;王卫;;面神经损伤后不同修复方法的比较[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陈继川;陈炜;张民;;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性面神经损伤中再生纤维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9 王志军;王娜;胡刚;张晨;高景恒;;面神经腮腺外段的分支、走行及其临床意义[A];2006年浙江省整形外科与医学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全世明;高志强;彭本刚;冯国栋;葛平江;王辉;刘稳;张萌;;荧光金示踪技术评价面神经损伤裸鼠模型[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中桥;四军医大面神经损伤相关研究获奖[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张中桥;面神经损伤相关研究获成果[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葛怡宁;面神经损伤干细胞移植修复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刘志丽;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陈沛;面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郭宝凤;神经干细胞修复面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郝亚宁;超声微泡介导HGF转染大鼠损伤面神经的促进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全世明;面神经修复再生中的CD4~+T细胞与CD4~+CD25~+T细胞[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贻霖;电针合谷穴对面神经损伤家兔面部运动功能及面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董京军;电针对兔面神经损伤(恢复期)的干预及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秦晨;大鼠面神经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4的动态表达[D];山东大学;2010年

4 陈炜;面神经损伤后轴突及其侧枝生长与生理功能恢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5 赵琦;耳脑胶粘合同种异体神经修复兔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2年

6 于洋;面神经损伤后MnTBAP对面神经元的保护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王宝凤;大鼠面神经损伤后NeuN的表达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田磊;爆炸性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任涛涛;丹参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孙宾;红细胞生成素对面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存活及iNOS表达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83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1283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