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和分子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1-04-01 15:45
  背景: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是乳腺癌中一种少见的肿瘤亚型,占乳腺癌的0.2-0.5%,常见于绝经后期的老年女性。绝大多数EPC为中低级别病例,中低级别EP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远处转移和复发的报道较少具有较好的预后。肌上皮免疫组化染色证实EPC与浸润癌更为类似,目前将中低级别EPC认为是一种介于原位癌与浸润癌之间的癌症类型。近年来高级别EPC逐渐被病理学家所认识,单纯性高级别EPC可能出现远处转移并且引起患者死亡,其临床病理特征较中低级别恶性程度更高且预后不良,但是高级别EPC与中低级别EPC临床病理特征具体差异仍不清楚,且中国人群EPC研究很少。此外,为了比较EPC与原位癌和浸润癌在分子特征上的差异,研究人员通过拷贝数变异分析和基因组变异分析的方法,最终获得的结果并不一致。目前EPC的分子遗传特征和发病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第一部分:乳腺高级别EPC与中低级别EPC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的比较实验目的:乳腺高级别EPC与中低级别EPC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的比较,为诊断和认识高级别EPC提供更多信息,同时结合己有文献报... 

【文章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和分子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探讨


图1文库构建流程图??

测序,流程,有效浓度,双端


图2配对检测流程??测序??合格,根据文库的有效浓度及数据产出需求进行Illumina?HiSeq?P双端测序是将每条插入片段的两端进行测序的方法,由于插入片

亚克隆分析,基因功能,肿瘤细胞,分析流程


对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有效数据进行覆盖度的统计。通常,人类样本的测??序read能达到95%以上的比对率,测序深度在10X以上read覆盖的位点检测出??的SNP比较可信。具体流程见下图3。??(?序原箱)?S本铺分析A??,^?(?REBS刺T)??#牐茫欤澹幔睿牐洌幔簦幔牐剩崳??]?[?????(?Norma味本?(?参■考序列比?d分i?X?Tumor/Normal^yj^^?)??I?”??^?Germline?SNP/InDel?)?丨■?■???1??(?Somatic?SNV?)?^?Somatic?InDel?)??1?1??u?”??((高销突変/通路gg分析"*)??(NovoDnver己知驱动昼因碎0??(MRT高铱突变基因泪关性分tfT)??(?财5刚颂?)??分布情况分析?)??(NovoDrugg?向用纷财j?—^??SJSm?^tfTPro?(?NovoDR祕突挪&?)??图3分析流程图??3.6主亚克隆分析及基因功能GO富集??在得到上述体系突变后,然后又利用肿瘤细胞比例(Cancer?Cell?Frecation,?CCF),??CCF是突变的特性,是指携带这个突变的肿瘤细胞占所有肿瘤细胞的比例。然后??对所得到的突变基因进行克隆分析,主要原理是:在肿瘤突变时间点上,我们对体??细胞的单核苷酸位点变异建立集合,构建模型,找出突变的源头T0,第一次克隆??扩增T1和子克隆扩增T2和T3。具体示意图如下图4。克隆分析是根据CCF值??对突变进行聚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tomach cancer in China,2014[J]. Lei Yang,Rongshou Zheng,Ning Wang,Yannan Yuan,Shuo Liu,Huichao Li,Siwei Zhang,Hongmei Zeng,Wanqi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18(03)



本文编号:3113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113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