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慢性牙周炎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5:00

  本文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率影响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形态学上呈螺旋形,具有可移动的特性。在病原学上,现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各类慢性胃部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同时,幽门螺杆菌也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确认可对人类致癌的微生物型物质。在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报告大会上,我国学者一致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彻底治愈绝大多数胃炎和胃溃疡的最佳治疗方法,亦应成为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且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可预防胃溃疡和胃癌,并进一步消除胃癌发病的可能性。然而,目前全球超过一半自然人群的胃肠黏膜上携带有幽门螺杆菌,且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001-2004年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进行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9%,且表现为逐年增长的趋势,速度为每年0.5%-1%。可见,幽门螺杆菌在自然人群中存在普遍易感性,且一旦自然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若不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有可能终身携带幽门螺杆菌,导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伴随年龄而呈递增趋势。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重视。但至今为止,胃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感染通过全身药物疗法治疗后,大部分情况很难完全消除,存在复发感染,而临床上亦未发现可完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治疗方案。究其原因,主要为消化学界至今尚未清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再感染的途径,亦未了解幽门螺杆菌在人体的具体致病机制。大部分学者认为,幽门螺杆菌在人体不仅可存储在胃肠中,也可存在于人体其他的储存库。牙周病是人类口腔疾病中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亦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且牙周病和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其包括牙龈病(gingivitis)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两大类,前者仅仅累及牙龈组织、不侵犯牙周组织,而后者则破坏牙周的四种支持组织,形成标志性的牙周袋。慢性牙周炎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型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由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病因主要是龈下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好发于成年人,尤其是35岁以后,慢性牙周炎的患病率显著上升。近年牙周医学的发展显示慢性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存在双向作用,如糖尿病、冠心病、肾病、妊娠等。1989年,Krajden等从胃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1993年,Ferguson等从胃炎患者的唾液中获取具有生存能力的幽门螺杆菌。据此,有学者提出,口腔内有幽门螺杆菌的定植和寄居,且口腔可能是人体幽门螺杆菌的额外主要储存库,并成为传染源。而近年研究的重点为牙周病与胃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大部分研究提示慢性牙周炎的深牙周袋可能为幽门螺杆菌在口腔的生存和繁殖提供有利环境,牙菌斑的生物膜可能使口腔幽门螺杆菌逃避药物的攻击作用;但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的基因型存在差异,故两者可能无内在的相关性。可见,学术界对于幽门螺杆菌在牙周病与胃内相互感染的途径及病理生理机制尚未了解清楚。而且,至今为止的全身药物疗法仅可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对口腔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疗效较差,在胃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口腔幽门螺杆菌可通过胃-口和口-口等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引发胃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或胃肠疾病复发。因此,为提高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降低再感染率,不仅应采用正确的全身药物疗法,而且应重视幽门螺杆菌在人体的其他定植和储存库,从根本上全身消除幽门螺杆菌。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仅讨论牙周状况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或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较少探讨慢性牙周炎、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三者之间并存的联系。本研究首先同时分析慢性牙周炎、口腔幽门螺杆菌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三者之间相互的关系,探讨慢性牙周炎是否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以及牙菌斑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证实口腔是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储存库提供实验依据;继而进一步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作用,希望通过干预治疗研究的结果,为慢性牙周炎和胃幽门螺杆菌的临床防治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包括以下两章内容:第一章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及胃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三者之间相互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12年9月~2013年3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228例为研究对象,被调查者年龄为26-66岁。纳入标准:年龄20岁,口内天然牙不少于20个者。根据1999年美国牙周病学会组织召开的世界牙周病分类研讨会上制定的标准,牙周病分为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本研究选择牙周炎中最常见的慢性牙周炎作为牙周炎组。排除标准:吸烟者;12个月内接受过牙周治疗者;3个月内服用抗生素及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胃药者;患有其他影响牙周健康的全身性系统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2.牙周检查由同一名临床医生根据WHO的社区牙周指数(CPI)选择10颗指数牙进行牙周检查和CPI记分,分为慢性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3. 口腔和胃幽门螺杆菌检测用消毒刮匙于4个第一磨牙牙颈部(第一磨牙缺失者采用第二磨牙)采集牙垢,置于试纸圆形黄色中央反应区或试剂管溶液中,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共同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继而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采用C-14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胃幽门螺杆菌,即患者于清晨空腹或进食3h后,先口服1粒C-14尿素胶囊,静坐25min,用吹气管向盛有C02吸收剂的样品瓶内吹气1-3min,继在液闪仪上测定样品C-14放射性活度(dpm),当检测数值大于或等于100dpm,可判定胃幽门螺杆菌阳性。4.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学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慢性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年龄的差异;再次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以及慢性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之间的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慢性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在性别(χ2=0.084,P0.05)和年龄(U=4628,P0.05)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总人群的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和胃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之间存在关联(χ2=51.846,P0.05),3.慢性牙周炎组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和胃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之间存在关联(χ2=27.089,P0.001)。4.牙周健康组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和胃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之间同样存在关联(χ2=23.793,P0.001)。5.慢性牙周炎组口腔幽门螺杆菌高于牙周健康组,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0.05)。6.慢性牙周炎组的胃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有高于牙周健康组的趋势,但两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121,P0.05)。结论:1.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存在密切联系,口腔是人体除胃以外的最大储存库之一。2.无论是罹患慢性牙周炎者,亦或是牙周健康者,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均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联,再次证明口腔是人体除胃以外的最大储存库之一。3.慢性牙周炎可提高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牙周的炎症状况和牙周袋的微环境可能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及繁殖。4.基于本研究的横断面设计以及样本量的统计分析局限性,慢性牙周炎者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虽有高于牙周健康者的趋势,但未发现统计学差异性。第二章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已接受全身药物治疗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除率的影响作用。方法: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和口腔科就诊的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被调查者年龄23-65岁。纳入标准:年龄20岁;曾确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无严重并发症者;刚接受全身药物治疗(三联疗法),C-14尿素呼气试验复查胃幽门螺杆菌为阴性者;确诊为慢性牙周炎者;12个月内未经过牙周治疗者;口内存留至少16颗牙齿,至少存在4颗磨牙(第三磨牙除外)。排除标准:吸烟者;患有其他影响牙周健康的全身性系统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慢性牙周炎分级标准:采用美国牙周病学会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推荐标准。分为轻度牙周炎组、中度牙周炎组和重度牙周炎组。2.牙周检查由同一检查医师使用专门的牙周探针对患者进行全口牙周检查评估,记录每颗牙的牙周状况,即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检查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3.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由同一名有经验的牙周专科医师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超声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和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4.胃幽门螺杆菌检查牙周检查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再次采用C-14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5.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的年龄、牙周袋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差异;附着丧失(AL)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再次采用卡方检验比较1月、6月和12月两组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χ2=0.035,P0.05)和年龄(U=1056,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整体牙周状况无差异,即探诊深度(PD:U=1102,.P0.05)、附着丧失(AL:t=-0.135, P0.05)和龈沟出血指数(SBI::U=1142, P0.05)均未存在统计学差异。3.1月后复诊时两组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4.6月后复诊时治疗组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43,P0.05)5.12月后复诊时治疗组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依然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5)结论:1.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均未发现明显差异,排除了性别与年龄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作用。2.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是临床常用的牙周状况描述指标,本研究保证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整体牙周状况平衡性。3.伴有慢性牙周炎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全身药物治疗后,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提高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发现口腔是胃幽门螺杆菌在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储存库,慢性牙周炎可提高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产生积极作用,个人良好的口腔卫生保健可以长期有效改善牙周炎症状态,进而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的复发率。但有关慢性牙周炎与胃幽门螺杆菌之间的病理作用机制以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具体生理原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慢性牙周炎 关系 牙周基础治疗 根除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1.4;R573
【目录】:
  • 摘要3-11
  • ABSTRACT11-21
  • 前言21-36
  • 第一章 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36-58
  • 1.材料和方法37-43
  • 2.结果43-50
  • 3.讨论50-56
  • 4.小结56-58
  • 第二章 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影响的研究58-83
  • 第一节 研究人群的基本状况分析59-72
  • 1.材料和方法59-63
  • 2.结果63-69
  • 3.讨论69-71
  • 4.小结71-72
  • 第二节 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影响72-83
  • 1.材料和方法72-74
  • 2.结果74-76
  • 3.讨论76-81
  • 4.小结81-83
  • 全文总结83-85
  • 参考文献85-98
  • 附录98-101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101-102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102-103
  • 致谢103-106
  • 统计学证明106

  本文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根除率影响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17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