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腰痛五穴”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及穴位下筋膜观察
发布时间:2021-10-21 09:56
研究目的:观察浮针扫散“腰痛五穴”(外陵、五枢、箕门、带脉、胃俞)配合再灌注活动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超声观察“腰痛五穴”下筋膜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穴位下筋膜在针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在南京市中医院城南分院针灸科门诊,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0例。浮针组在“腰痛五穴”附近寻找最痛点,采用浮针扫散配合特定的再灌注活动治疗。两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普通针刺组以胃俞、肾俞、大肠俞,局部阿是穴为主,结合症状加以配穴,配以电针和神灯治疗仪。每次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5次为1疗程。入组前评定基线指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VAS,Oswestry,RMDQ,JOA量表评估、“腰痛五穴”五组穴位超声下筋膜的厚度、形态。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进行VAS,Oswestry,RMDQ,JOA量表评估,“腰痛五穴”五组穴位超声下筋膜的厚度、形态。观察30例无腰痛人群“腰痛五穴”下筋膜厚度和形态特征。所有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研究现状
1.1 概述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机制研究
1.4 诊断研究
1.5 治疗的研究
2. 中医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研究现状
2.1 概述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随机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注意事项
2.4 意外情况及处理
2.5 观察项目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脱落与剔除病例
3.2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3.3 有效性评价结果
3.4 筋膜观察结果
3.5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筋膜学
2. 意大利筋膜学
2.1 意大利筋膜的基本概念
2.2 筋膜的生理基础
2.3 筋膜内的神经分布
2.4 筋膜的功能
2.5 筋膜在健身中的应用
2.6 意大利筋膜学的治疗思路
3. 筋膜理论在本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3.1 筋膜理论在取穴中的意义
3.2 筋膜作为观察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 经络学和经筋学分析
5. 疗效评定
6. 浮针医学
6.1 患肌理论
6.2 再灌注活动
6.3 关于进针点、穴位的问题
6.4 关于浮针进针点选取依据的问题
7. 研究成果分析
7.1 评分表结论分析
7.2 筋膜观察结果的经筋理论角度分析
7.3 本研究中关于改善筋膜病理改变的疗效评定结果及分析
7.4 对胃俞穴的解读
7.5 对箕门穴的解读
7.6 对外陵穴的解读
7.7 对“腰痛五穴”进行对称双侧治疗的解读
7.8 “腰痛五穴”和腹部疤痕的相关性
8. 课题总结
课题创新及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浮针疗法对针灸学发展的启示[J]. 林祺,罗妮莎,杨春滟,范香瀛,王悦,周文珠,范刚启. 中国针灸. 2020(03)
[2]巨刺结合同名经取穴法在浮针治痛中的运用探析[J]. 施娟娟,陆瑾,卢杰,范刚启. 中国针灸. 2019(12)
[3]浮针扫散“腰五穴”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23例[J]. 施娟娟,卢杰,陆瑾,范刚启. 中国针灸. 2019(04)
[4]浮针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 陈芙梅,邓慧明,曾科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24)
[5]浮刺结合温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随机对照预试验[J]. 金晓飞,李茹,陈利芳,王超,陈晓军. 中国针灸. 2018(10)
[6]正常人与臀肌挛缩症患者胸腰筋膜浅层常规超声的对比研究[J]. 袁树芳,尤田,刘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8(09)
[7]八段锦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J]. 高峰,袁松,刘娜,郑树基. 康复学报. 2018(04)
[8]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非特异性腰痛52例[J]. 尹佩玉,王国军,韩庭良,张钲敔. 环球中医药. 2018(06)
[9]以足背痛为例探讨浮针医学中“患肌”理论的运用[J]. 李奕萱,刘梦,符仲华,谭曦,王谦. 中国针灸. 2018(02)
[10]应用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高卫邦,叶金群,张鸣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7(23)
博士论文
[1]针刺配合整脊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D]. 甘泽民.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非特异性下腰痛功能特征分析及针对性康复计划的研究[D]. 汪敏加.北京体育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ICF架构下对下腰痛患者的评估及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D]. 韩星星.苏州大学 2016
[2]长圆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近远期疗效观察[D]. 王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8750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研究现状
1.1 概述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机制研究
1.4 诊断研究
1.5 治疗的研究
2. 中医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研究现状
2.1 概述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随机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注意事项
2.4 意外情况及处理
2.5 观察项目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脱落与剔除病例
3.2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3.3 有效性评价结果
3.4 筋膜观察结果
3.5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筋膜学
2. 意大利筋膜学
2.1 意大利筋膜的基本概念
2.2 筋膜的生理基础
2.3 筋膜内的神经分布
2.4 筋膜的功能
2.5 筋膜在健身中的应用
2.6 意大利筋膜学的治疗思路
3. 筋膜理论在本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3.1 筋膜理论在取穴中的意义
3.2 筋膜作为观察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 经络学和经筋学分析
5. 疗效评定
6. 浮针医学
6.1 患肌理论
6.2 再灌注活动
6.3 关于进针点、穴位的问题
6.4 关于浮针进针点选取依据的问题
7. 研究成果分析
7.1 评分表结论分析
7.2 筋膜观察结果的经筋理论角度分析
7.3 本研究中关于改善筋膜病理改变的疗效评定结果及分析
7.4 对胃俞穴的解读
7.5 对箕门穴的解读
7.6 对外陵穴的解读
7.7 对“腰痛五穴”进行对称双侧治疗的解读
7.8 “腰痛五穴”和腹部疤痕的相关性
8. 课题总结
课题创新及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浮针疗法对针灸学发展的启示[J]. 林祺,罗妮莎,杨春滟,范香瀛,王悦,周文珠,范刚启. 中国针灸. 2020(03)
[2]巨刺结合同名经取穴法在浮针治痛中的运用探析[J]. 施娟娟,陆瑾,卢杰,范刚启. 中国针灸. 2019(12)
[3]浮针扫散“腰五穴”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23例[J]. 施娟娟,卢杰,陆瑾,范刚启. 中国针灸. 2019(04)
[4]浮针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 陈芙梅,邓慧明,曾科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24)
[5]浮刺结合温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随机对照预试验[J]. 金晓飞,李茹,陈利芳,王超,陈晓军. 中国针灸. 2018(10)
[6]正常人与臀肌挛缩症患者胸腰筋膜浅层常规超声的对比研究[J]. 袁树芳,尤田,刘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8(09)
[7]八段锦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J]. 高峰,袁松,刘娜,郑树基. 康复学报. 2018(04)
[8]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非特异性腰痛52例[J]. 尹佩玉,王国军,韩庭良,张钲敔. 环球中医药. 2018(06)
[9]以足背痛为例探讨浮针医学中“患肌”理论的运用[J]. 李奕萱,刘梦,符仲华,谭曦,王谦. 中国针灸. 2018(02)
[10]应用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高卫邦,叶金群,张鸣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7(23)
博士论文
[1]针刺配合整脊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D]. 甘泽民.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非特异性下腰痛功能特征分析及针对性康复计划的研究[D]. 汪敏加.北京体育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ICF架构下对下腰痛患者的评估及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D]. 韩星星.苏州大学 2016
[2]长圆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近远期疗效观察[D]. 王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8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44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