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10:41
  本文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作为研究对象,从身体观的视野梳理出资料并加以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本研究的目的:理解古代医家如何理解患病的身体和疾病本身、分析其认识框架的思维和当代哲学的定位,最终阐明中国古代疾病观及其改变的价值。把临床技术分析提炼成医学哲学史的研究,探索理论体系的变迁,判断其方法学和认识论。利用简帛医书中的医疗记述作为入口,说明古代医学转化期的医学哲学思想。研究方法本研究按临床体系,从现象到本质作分析,用语言、技术、思维、方法学、认识论、本体论的内在逻辑来指导研究。从疾病的定义、疾病的语言、病因学、诊断进路和治疗五个方面作出探索,从而总结出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研究内容首先,总结了简帛医书中的病症,分析疾病的基本定义内容及其转变。简帛医书展现了疾病定义转化的不同阶段,最早由解剖问题作为主要疾病的定义,及后可以见到痛感和身心的功能失常的加入,然后健康的失落和自然秩序的偏离而成为疾病最广的定义。证明简帛医书中展现的疾病定义是从解剖模式逐步转化向功能模式和失调模式。透过身体空间的拓展,新加入的医疗生理系统与不同的身体感应结连,令身体的议题成为医疗议题。同时,简帛医书中内景的认识亦从...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


疾病观基本结构图

残卷,小品,茱萸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216抄本,同时可以肯定未经宋改,故此选用。其次则从辑佚文献中,找出魏晋时期者,以作比较,以期反映先秦至魏晋时期方名的改变。图2《小品方残卷》书影表格68《小品方残卷》37及魏晋辑佚医书中的方名归纳方书方名小品方残卷橘皮汤治胸痹方;栝楼子汤治胸痹方;通气汤主治胸满气噎方;半夏麦门东汤治胸满短气方;茱萸汤治胸中积冷心下淡(痰)水烦满汪汪不下饮食心胸应背欲痛方;生姜汤治中冷失声及服诸冷物食冷心下强痛或上气方;半夏橘皮汤治胸中冷淡(痰)气满不欲食饮方;半夏茯苓汤(后为整段症状描述无“方”字);半夏枳实汤治冷热久辟实不能饮食心下虚满状如水气方;茱萸汤治胃管有寒病烦满不受饮食欧(呕)逆方;茱萸汤治胃中冷肴(胸)中逆满方;茱萸汤治胸中少气昼日少瘥夜卧欲绝要(腰)背喜痛手足逆冷食不得味时呕吐阴不足阳有余方;游气汤,治五脏(脏)有余寒虚气、劳气、惊忧气,其人喜悸,胸中热,上下无常,多悲伤,气流四肢常肿,齐四边核赤肿,小便不利方;治腹气满厚朴汤方;温脾汤方(后述:治除冷实,肠胃中实,始作滞下,腹痛自下佳。);温胃汤,治胃气不平,时胀满,或呕,不能饮食方;当归大黄汤,治冷气牵腰背胁内痛,少腹坚,小便难且不禁,尺脉牢实者方;芍药汤,治虚羸腹中痛,补益气力方;治寒疝心腹疼方。夫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疼痛,灸刺诸药所不治者,桂枝汤加乌头汤主之;解急蜀椒汤,主寒疝心痛如刺,绕济(脐)绞痛,腹中尽痛,白汗自出,欲绝方;解结逐寒下气止痛方良;37内容来源于《小品方黄帝内经明堂古抄本残卷》,由日本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总会研究所出版。

结构图,疾病,结构图,能量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252其中可以发现几种重要的信念,除了鬼神致病外,亦强调了仪式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也有对病鬼(即鬼神)可以产生作用。同时在神灵疾病观中,主要病症为外伤为主,亦偶有功能性的问题。图中箭嘴即是表明此因果关系,治疗如何直接影响致病因。这种模式下仍可以积累临床经验,但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仍然难以提供解释说明。7.4.2自然能量疾病观在自然能量的疾病观中,与神灵疾病观类似,但对于自然能量开始产生一定的理性。例如自然能量的出现和减退,与自然的时间节律有关。例如日月规律、四时规律,其操作系统并非完全属向神灵祷告的祝由术。而在这模式中,自然节律和能量与疾病的关系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认为个别自然因素,直接形成疾病,是属于崇拜形式的理解和操作系统。这与今日所熟悉的中医学气论下的自然医学模式并不一样。人体的小宇宙和自然的大宇宙是直接紧密相连的系统,自然时间或现象,可以直接单因素地致玻图3神灵疾病观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居延新简“出矢鍭方”考[J]. 张苇航.  中医药文化. 2018(02)
[2]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手三阴经循行考证[J]. 邱科,曾芳,孙睿睿,程施瑞,黄柳杨,梁繁荣,周兴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4)
[3]老官山汉墓医简时间医学思想初探[J]. 陈星,马程功,王一童,李继明.  中医药文化. 2018(01)
[4]《六十病方》婴儿口嚼汤剂与《大隅国风土记》村民嚼米酿酒比较研究[J]. 葛敬生,周兴兰,赵怀舟.  中医药文化. 2018(01)
[5]老官山出土汉简脉书简解读[J]. 黄龙祥.  中国针灸. 2018(01)
[6]秦汉医方命名内涵及演变探析[J]. 罗宝珍,傅建忠.  医学与哲学(A). 2018(01)
[7]简帛药名再辨[J]. 王林生.  中医文献杂志. 2017(06)
[8]《五十二病方》伤科治法方药探讨[J]. 周红海,吴晶琳,黄云鸿,陆延,余进爵.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7(12)
[9]出土医学文献的误读与过度诠释——以《五十二病方》为例[J]. 张如青,于业礼,张苇航.  中医药文化. 2017(05)
[10]张家山汉简《脉书》“气勭则憂”之“憂”试考[J]. 杜锋,张显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7(05)

博士论文
[1]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研究[D]. 熊益亮.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汉代方士医学研究[D]. 刘阳.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
[3]躯体化现象在中西方文化下的解释模式差异[D]. 陈子晨.南开大学 2014
[4]疾病的价值研究[D]. 张玉龙.山东大学 2012
[5]《黄帝内经》疾病总览及辨疑[D]. 朱鹏举.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6]“五经”、《尔雅》与《黄帝内经》病症名词的比较研究[D]. 赵鸿君.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
[7]《黄帝内经》病证源流及名实考[D]. 刘光华.辽宁中医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天台宗禅修与疾病观研究[D]. 余兆晟(Yu Siu Shing Steve).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2]《黄帝内经》中咳嗽的文献研究[D]. 王杰.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3
[3]秦汉简帛中所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D]. 廖云.西南大学 2013
[4]《黄帝内经》肝系疾病名义考[D]. 都亚楠.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5]《黄帝内经》心系疾病名义考辨[D]. 鞠俊莲.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
[6]《黄帝内经》肺系疾病名义考辨[D]. 郑海英.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
[7]《黄帝内经》外感热病病名及其演变研究[D]. 袁志国.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
[8]《黄帝内经》痿病研究[D]. 刘惠杰.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
[9]《内经》经脉病候范畴研究[D]. 杨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7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467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