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256层CT在冠状静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5-15 08:17

  本文关键词:256层CT在冠状静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CTA)已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在评价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广泛认同,相比之下,冠状静脉系统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然而其临床重要性不应被低估。近几年,冠状静脉系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电生理治疗技术,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MA)、心律失常射频消融(RFA)等等,术前全面准确的了解冠状静脉系统解剖,能简化手术过程,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目前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可以评价冠状静脉系统。传统导管法冠状静脉造影,虽然被认为是评价冠状静脉的金标准,但却是一种侵入性的方法,技术上具有挑战性,而且无法评价冠状动静脉的解剖关系。最近几年,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 (MSCT)已成为重要的非侵入性的工具来评估冠状静脉系统,它比传统的血管造影创伤小,并发症少。截至目前,既往研究已使用4-,16-,64-及128层螺旋CT评价冠状静脉系统。与老一代多层螺旋CT相比,256层螺旋CT在减少扫描时间、屏气持续时间、运动伪影、对比剂量和辐射剂量的前提下,可以提供优质的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解剖图像。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无文献报道使用256层CT评价冠状静脉系统及其与周围相邻结构的关系。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研究冠状静脉系统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为临床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依据。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125名(男60,女65)临床可疑冠心病而行256层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评价每一位检查者的冠状静脉系统解剖及其与周围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2.记录所观察到的冠状静脉变异病例;3.检测后室间静脉(the posterior inter-ventricular vein PIV)、左心室后静脉(posterior vein of the left ventricle PVLV)、左边缘静脉(the left marginal vein LMV)的准确位置、分布、走行及直径大小;4.运用配对t检验分析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 CS)窦口前后径与上下径之间的差异;5.记录并统计本次研究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 ED)范围。结果1.本次研究发现5例冠状静脉发育变异,未列入统计分析之内。2.其余120例检查者均可清晰显示冠状静脉窦、心大静脉(great cardiac vein GCV)、后室间静脉和前室间静脉(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vein AIV),显示率为100%(120/120);左心室后静脉显示率为78.3%(94/120),其中有14.9%(14/94)可见2支;左边缘静脉显示率为64.2%(77/120),其中有11.7%(9/77)可见2-3支;心小静脉(small cardiac vein SCV)显示率为26.7%(32/120),其中50%(16/32)汇入后室间静脉,46.9%(15/32)汇入冠状静脉窦,仅观察到1例汇入右心房。马歇尔静脉(Marshall vein)显示率为7.5%(9/120)。3.冠状静脉窦口上下径(11.6±2.3mm)大于前后径(8.8±2.1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95.8%(115/120)的检查者至少可以检测到一条具有合适管径与规则走行的理想靶静脉,这是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的必备条件。5.91.7%(110/120)的检查者冠状静脉窦-心大静脉走行于左心房后壁,高于二尖瓣(mitral valve annulus MVA)水平。69.2%(83/120)的检查者左冠状动脉回旋支(the 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 LCX)走行于冠状静脉窦-心大静脉和二尖瓣之间。左边缘静脉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边缘支相交的频率高于左心室后静脉。6.本次研究的有效辐射剂量(ED)为7.8±0.8mSv(6.0-9.8mSv)。结论1.256层冠状动脉CTA检查,除了常规诊断冠状动脉相关疾病以外,尚可提供清晰的冠状静脉系统解剖及其与周围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依据。2.256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图像质量优,辐射剂量明显下降。背景CCTA以其便捷、无创、准确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用来评估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系统。但是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辐射剂量较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其对人身体的潜在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提出了多种战略技术以减少辐射暴露,包括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国内外很多研究都已证实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检测诊断冠心病(CAD)的准确性可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CTA相媲美,且辐射剂量明显下降。但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无研究探讨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评价冠状静脉系统。目的比较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后门控)冠状静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评价冠状静脉系统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包括120名(男68,女52)临床可疑冠心病(CAD)而行256层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其中前门控组60例(2014年10-12月),对于每一个前门控病例,我们从后门控病例的数据库中选择配对的60例,建立了后门控组。采用双盲方式3分法(3-好,2-中,1-差)评价两组冠状静脉系统的图像质量,≥2分为可评价图像。定量测量每一组的信号强度、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辐射剂量。连续变量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前门控组与后门控组的主观图像质量(可评价比例)分别为90%和91.7%,X2=0.237,P=0.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门控组图像噪声偏小、对比噪声比偏高;两组信号强度及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P=0.145)。2.两组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 CTDI)、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 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门控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为3.2±0.3mSv,明显小于后门控组(7.6±0.7mSv),下降幅度达58%。结论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评价冠状静脉系统是可行的,可以提供优质的图像质量,并且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临床应用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前瞻性心电门控 辐射剂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R816.2
【目录】:
  • 中女摘要8-13
  • 英文摘要13-18
  • 符号说明及缩略语对照18-19
  • 第一部分 256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静脉成像的临床应用19-39
  • 前言19
  • 材料与方法19-21
  • 结果21-23
  • 讨论23-28
  • 附表28-29
  • 附图29-34
  • 参考文献34-39
  • 第二部分 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静脉成像可行性研究39-53
  • 前言39
  • 材料与方法39-41
  • 结果41-42
  • 讨论42-45
  • 附表45-46
  • 附图46-48
  • 参考文献48-53
  • 综述53-69
  • 参考文献63-69
  • 致谢69-70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70-7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1-72
  • 英文论文172-90
  • 英文论文290-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希明;黄美萍;郑君惠;巫梓斌;温孟皇;;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256层CT在冠状静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67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