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痴呆中医证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据挖掘的痴呆中医证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整理痴呆的近现代文献,对痴呆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对痴呆的中医临床住院病案相关资料的数据挖掘,得出痴呆的主要症状、与心脑关系、主要证候类型及其各自的主要临床表现等证候资料。[方法]通过研究生期间学习,对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相对完整的痴呆中医病案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将符合条件的244例病案的全部临床资料,利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首先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再运用加强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等数据挖掘运算模型,挖掘、分析其证候学资料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结果]挖掘得出痴呆主要临床表现中,关联最为密切的是:健忘、神识呆顿、反应迟钝、计算力及理解力减退、嗜睡、夜寐欠安、言语不清、二便失禁、咳嗽等症状,其中健忘、神识呆顿、反应迟钝、计算力及理解力减退为最常见的痴呆的精神神志改变;嗜睡、夜寐欠安、言语不清、二便失禁、咳嗽为最常见的痴呆的躯体症状改变。通过既往史分析,发现高血压是与痴呆发生关联最为密切的疾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痴呆最多见的脉象是弦细滑弱,多见的舌象是质红或暗红或淡,苔薄白或白腻或黄腻,结合相关症状表现,得出痴呆的主要病机为阴血亏虚、痰浊瘀血阻滞,导致神机失用。通过痴呆病案中心电图、脑影像学检查资料,发现痴呆患者绝大多数都有脑萎缩、脑梗、脑白质疏松等脑部改变,和心房纤维颤动、异位心律、房性早搏等心电图改变,提示痴呆的发生与心和脑的实质性改变密切相关,这与中医学认为的心藏神、脑主管精神活动的理论相吻合。通过证型的频次统计、关联计算及聚类分析,得出痴呆最常见的证型及各自的主要症状。[结论]痴呆的发病与心脑密切相关。痴呆病机多由肝肾不足、髓海空虚、心气亏耗、痰瘀内扰所致;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肝肾亏虚、脑髓消减为主,标实以痰浊、瘀血阻滞为要,虚、痰、瘀交互为患。通过数据统计,痴呆最常见的证型依次为痰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肝肾亏虚型、气虚血瘀、髓海不足型,其中,痰瘀阻络型是痴呆临床最多见的证候类型;肝肾阴虚型与肝。肾亏虚型两型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肝肾阴虚以阴虚为主,可见阳亢之象,肝肾亏虚以肝肾精血阴阳亏虚为主,不局限于阴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型多为重型痴呆,并通过型内聚类得出每一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痴呆 临床 数据挖掘 老年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77.7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前言9-10
-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痴呆的研究进展10-16
- 1 痴呆的分类10
- 1.1 变性病性痴呆10
- 1.2 非变性病性痴呆10
- 2 痴呆的流行病学研究10-12
- 2.1 痴呆的患病率10-11
- 2.2 痴呆的发病率11
- 2.3 痴呆的死亡率11-12
- 3 痴呆的危险因素研究12-13
- 3.1 年龄12
- 3.2 性别12
- 3.3 家族史12
- 3.4 管性因素12
- 3.5 慢性疾病12-13
- 3.6 头部外伤13
- 3.7 其它因素13
- 4 痴呆的临床表现13-14
- 4.1 早期症状13
- 4.2 中期症状13
- 4.3 晚期症状13-14
- 5 痴呆的诊断标准14-16
- 第二部分 中医学对痴呆的研究进展16-26
- 1 古代文献研究16-20
- 1.1 秦汉时期奠定了痴呆的理论基础16-18
- 1.2 隋元时期继承发展了痴呆的理论18-19
- 1.3 明清时代全面发展了痴呆的理论19-20
- 2 近现代文献研究20-25
- 2.1 痴呆的病理机制20-22
- 2.2 痴呆的辨证论治22-25
- 3 结语25-26
- 第三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26-66
- 1 研究对象26
- 1.1 病例来源26
- 1.2 纳入标准26
- 1.3 排除标准26
- 2 研究方法26-30
- 2.1 病案的预处理26
- 2.2 病案信息纳入标准26-27
- 2.3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27-30
- 3 研究结果30-66
- 3.1 一般情况30-32
- 3.2 中医证候资料32-35
- 3.3 西医相关资料35-37
- 3.4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37-46
- 3.5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46-62
- 3.6 数据挖掘方法及原理62-66
- 第四部分 讨论66-74
- 结语74-75
- 附录75-90
- 1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75-80
- 2 既往史频次频率分布80-83
- 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83-84
- 4 心电图检查频次频率分布84-85
- 5 影像检查频次频率分布85-88
- 6 中医证候诊断频次频率分布88-90
- 致谢90-9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1-92
- 参考文献92-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翠柏,田金洲,贾建平;老年痴呆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与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8期
2 宋颖民,宋小平;痰瘀同治法治疗老年性痴呆体会[J];河北中医;1998年04期
3 董文会;吕爱平;;老年性痴呆瘀血发病原理及从瘀辨治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李文林;赵国平;陆建峰;李欣;;关联规则在名医临证经验分析挖掘中的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孔令越,颜德馨;颜德馨教授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血管性痴呆经验[J];四川中医;2005年08期
6 张映梅;老年痴呆症虚实论治[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年06期
7 张延霞;骆刚;郭宗君;崔瑞耀;王利群;周翠玲;;雌激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8 屈秋民,乔晋,韩建峰,杨剑波,郭峰,罗国刚,杨华,曹红梅,俱西驰,武成斌;陕西省西安地区中老年人痴呆及其主要亚型发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7期
9 张生林;健脑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3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2期
10 吴嘉瑞;郭位先;张晓朦;张冰;黄秀琴;;基于数据挖掘的孟河名医马培之治疗咳嗽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龙;中药金思维对Aβ所致AD大鼠模型脑血管和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据挖掘的痴呆中医证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47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