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小说中两性视角研究
本文关键词:徐坤小说中两性视角研究
【摘要】:女性主义小说从西方进入中国以来,写作思想主题上一直沿袭着女性独立、平等、自主的发展的道路,这是诸多文本关注的共同之处,但细化到具体的文本表达中却千姿百态,不尽相同。细细深究这些文本会发现,这主要是深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她们通常是以类型化的方式出现在读者眼前,这些文本的主题梳理清楚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女性主体意识凸显;二是身体写作;三是圣母形象的重塑;四是姐妹情谊的建构。这些类型化主题矛头所指都是无情揭露和反抗男性中心主义,批判父权制文化,争夺应该属于女性的话语权。从文本的主题上已经呈现出鲜明而强烈的批判色彩,男女两性视角在文本中体现的是对抗而非对话,是争夺而非共建。综合女性主义小说主题表达上的这些特点,它一方面促使女性主义文学建构起了其成长的思想文化空间;但从另一方面也让女性主义文学陷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怪圈,狭隘封闭,不断重复,自说自话,这也是近些年来一些文学批评家指出的:女性文学必须以对话的方式,开放的态度,两性和谐发展的目标作为发展思路,才能使女性文学充满活力,更健康,更持续地向前发展。本论文以徐坤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在观照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之后,徐坤文学创作的意义及在当代女性文学发展方面的价值得以展现。徐坤创作,尤其是女性,表达女性意识的文本,不同于此前执着反对男性的对立基调,转而将男性纳入关怀内容,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打破“二元模式”,提出必须重新审视性别角色,号召男女两性沟通对话,达到和谐发展,这是徐坤小说创作的当代追求。徐坤站在人性纬度,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富有启发意义的当代女性生存样态和话语模式,也可以说为当代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视界,徐坤结合中国当代现实环境,反思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并且对中国女性主义文本承袭西方女性主义观念而来的对男性模仿,去势,弃绝的一般做法进行了深度解构,提出“两性和谐”的新方向。
【关键词】:徐坤 小说 两性视角 人文关怀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8
- 第一章 徐坤两性视角创作观的形成及背景18-25
-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觉醒18-23
- 一.自我觉醒18-19
- 二.他人启蒙—波伏娃和伍尔芙19-21
- 三.爱情婚姻观形成21-23
- 第二节 时代的催生23-25
- 一.80年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23
- 二.90年代女性文学的繁荣时期23-25
- 第二章 徐坤作品中对两性形象的审视25-32
- 第一节 尊卑型的两性形象25-26
- 第二节 对立型的两性形象26-28
- 第三节 磨合型的两性形象28-29
- 第四节 和谐型的两性形象29-32
- 第三章 徐坤对两性视角的人文观照32-38
- 第一节 对男女两性的人文关怀32-35
- 一.女性意识的彰显与建构32-34
- 二.对男性处境的同情与关怀34-35
- 第二节 对和谐两性关系的期盼与呼吁35-38
- 第四章 徐坤作品探索两性理想状态新方法38-42
- 第一节 对彼此宽容39
- 第二节 对爱情真诚39-40
- 第三节 对婚姻负责40-42
-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华;;论徐坤小说中女性意识与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文化联系[J];创作评谭;2005年12期
2 栗军;;创作中的空间开拓——试析徐坤小说创作的多向度探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侯磊;杨莉;;论徐坤的知识分子小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黎慧;徐坤:性别与僭越[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1期
5 马春花;挣扎与飞翔——徐坤小说的悲怆与激情的解读[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9年01期
6 党妍;;浅议徐坤笔下的两性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04期
7 兴安;;徐坤用话剧震了我们一道[J];时代文学;2006年03期
8 王茹;;潇洒在左 温柔在右——论徐坤的文学创作[J];中国作家;2011年21期
9 徐迅;;说说作家徐坤[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3年02期
10 陈阿博;;女性·市民·知识分子——新世纪以来徐坤写作的三极[J];芒种;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蔚超;;多重温度的小说世界——徐坤小说综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2 高群;;群儒的挽歌,,灵魂的舞蹈——徐坤小说语言刍议[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3 魏正书;;《厨房》的话语试说[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圣泉;有滋有味的徐坤[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丁杨;徐坤:让文字直达人性深处[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邓红阳;培养100个文武双全的警察[N];法制日报;2007年
4 胡殷红;徐坤采访归来 再捐10万稿酬[N];文艺报;2008年
5 杨鸥;徐坤:用笔建起一座文字的鸟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杨冬红;智性的徐坤[N];重庆日报;2000年
7 董保纲;陌生的徐坤[N];人民公安报;2002年
8 兴安;关于徐坤的文本想像[N];文艺报;2007年
9 李敬泽;徐坤《爱你两周半》:哈姆雷特之囚禁和假释[N];文艺报;2004年
10 苍边;春风文艺社:力推徐坤新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岩;徐坤小说的语言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2 岳田晶;徐坤小说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党妍;徐坤小说中两性视角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玲;论徐坤小说的创作嬗变[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利红;徐坤:在精英与大众之间游走[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高世军;论徐坤女性主义小说中的隐性女性生长主题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艾晓娜;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徐坤作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颖;徐坤小都市职业女性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9 张丹峰;再现当代的儒林景观[D];南昌大学;2009年
10 李裘;穿行于双重话语角色之间——徐坤小说话语特征论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05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00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