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江南”—解读“江南三部曲”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17-12-05 20:26
本文关键词:何处是“江南”—解读“江南三部曲”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摘要】:"江南三部曲"是格非从构思到出版,精心打磨十余年的长篇巨制。它由《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作品组成。格非选取晚清、"十七年"时期和上世纪80年代末三个时间节点,以江南地区的环境背景为依托,用家族命运传承的方式,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时代的纠缠。江南作为历代文人墨客咏叹之地,与文学、与知识分子一直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提及江南就容易使人想到"诗意的栖居"。江南从来不单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它更多意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乡关。所以,本文试图从江南特有的文化品格入手,探究三部曲中知识分子精神里的"江南"烙印,以及对其寻访精神家园的影响。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格非创作历程的简介和"江南三部曲"研究现状的分析,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第一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解读"江南",对江南的文化品格进行界定,以此说明其成为知识分子理想国、失败者避风港的原因。第二章,将三部曲中的人物形象划分为四类,分别是:乐欲疯癫的革命者、耽于幻想的政治家、自我放逐的诗人以及勇敢倔强的女性知识分子,分析他们在探寻精神家园过程中,江南文化品格的烙印痕迹,并对最终的失败结局进行评析。第三章,主要探究"江南"消逝、乌托邦破灭后,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首先分析"江南"消逝的原因;接下来阐释"江南"消逝、乌托邦破灭后,知识分子的三种选择:一种是被现实"说服",把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出卖的妥协者;另一种是即便头破血流、精神崩溃也绝不退步的坚守者;还有一种是选择"外圆内方"的生存方式,不断调整自己行为的周旋者;最后分析格非作为一位江南作家、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在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本价值理念和人道主义关怀。结语部分,在综合全文的基础进一步指出,精神家园得以长久存在的关键是知识分子人生关怀的现实投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明利;;人类生存境态的演述——评格非90年代的小说创作[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9期
2 白明利;;人类生存境态的演迷——评格非90年代的小说创[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3期
3 吴妍妍;;格非的城市批判及其困境[J];当代文坛;2007年04期
4 ;格非主要作品目录[J];小说评论;2008年06期
5 吴梦洁;格非的美学[J];文学自由谈;1990年02期
6 杨时e,
本文编号:1256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5609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