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弘治张天祥“冒功”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16:32
本文关键词:明代弘治张天祥“冒功”案研究
【摘要】:明代弘治朝时期的军功冒滥行为较之成化及明初更盛,其中以斩杀无辜良民或已降敌人假冒战功的现象最为恶劣。弘治十五年(1502年)发生的张天祥杀良冒功案有别于一般的军功案件。该案从立案、勘核、复议到御审裁定、酿成大狱,判决结果受到诸多群体和细节的影响,暴露了明代在军功赏赐、军政监察方面的弊端,同时也呈现出弘治朝君臣关系、辽东边略的具体情状。从司法实践层面分析,还可以看到司法审判与皇权表达之间的密切关系,形成明代军事案件中特殊形态。另一方面,弘治一朝及明孝宗本人一直被冠以“弘治中兴”和“守成之君”的美誉,弘治政局以及孝宗个人都引导着“冒功”案的进一步处理,同时“冒功”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事件,也是分析弘治朝政局走向和孝宗形象的重要侧面。因此,本文在分析弘治张天祥“冒功”等案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明代皇权对司法秩序的干预调试的“常态”、弘治朝政局的走向和辽东边略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春丽;明代朝鲜使臣与中国辽东[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梦莎;《盟水斋存牍》之息讼案件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张国源;明代九边防务中的军事惩罚[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斌;明代弘治朝“两京言官之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闫杰;《盟水斋存牍》所载人命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耀田;明代军功监察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陈二峰;明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社会变迁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63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6305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