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行书入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04:15

  本文关键词:李邕行书入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李邕 行书入碑 碑帖 唐代


【摘要】:李邕的行书入碑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唐代以前入碑字体多为正书,鲜有行书字体入碑。入唐以来,唐朝文化氛围开明宽松,对新鲜事物的接纳吸收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极致,故以新的书体入碑这种颠覆传统的创举,在这一时期能够被世人所接受。加之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整个社会有序稳定蓬勃发展,富庶的经济为立碑提供了可靠保障。唐代皇帝与魏晋时期帝王多次禁止立碑不同,唐朝帝王不但不禁止反而鼓励碑刻的发展,唐太宗更是首试以行入碑,《晋祠铭》。这都对李邕以行入碑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列举了李邕行书入碑的代表作,与其他行书入碑作品进行了比较,李邕入于二王,而出于二王。能在世人皆以二王为至尊的大环境下,寻求新的书写道路,将二王书风与魏碑融合,将隶书结体的融入,碑之风骨与帖之风韵的完美融合,终成一代巅峰人物。本文还重点对李邕以行书入碑的笔法、字法及章法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骨法用笔,明显的左低右高欹侧取势特点,以及程式化的章法都是李邕的行书入碑特点。李邕书法整体上呈现出雄缋超迈、昂扬不羁的气势。各方面因素作用下,形成了李邕用笔飞扬沉雄,结字奇崛的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9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冰林;;浅谈唐太宗《晋祠铭》、《温泉铭》艺术特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年03期

2 陈靖;;碑帖结合之技法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3 王岳川;;现代中国碑学帖学之争的背后[J];中国书画;2009年05期

4 徐文平;简论李邕书法对元代赵体书风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王鼐;;家族文化传承与李邕书法渊源之关系[J];书法之友;2002年10期

6 刘志宏;浅论碑帖结合现象[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刘茂辰;;卫夫人考[J];书法研究;199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安财成;中国书法结体和章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2 王民德;晚清碑学思潮研究(1814-1911)[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3 丛思飞;唐代书法文献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韦渊;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D];浙江大学;2013年

5 郭丽;唐代教育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2年

6 梁尔涛;唐代家族与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吴文文;汉碑文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鹏江;唐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文琦;王献之草书艺术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姜世东;米芾草书及其“晋人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周倩;米芾书法艺术及其美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枝铭;论唐代行书入碑[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云霁;晚清碑、帖书法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胡基魁;论晚清碑帖融合的书学思想及其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庞亚青;唐代书法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02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02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9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