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梁漱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3:32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梁漱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 出处:《江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梁漱溟 马克思主义 新儒家 生命哲学 传统文化


【摘要】:梁漱溟作为近代著名的文化学者,其思想是颇受争议的。他的文化思想渊源较为纷杂,主要包括儒家思想的孔子哲学、宋明理学、泰州学派;佛教唯识宗的八识三能变、"三性三无性";柏格森生命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绵延"概念以及直觉认识论。梁漱溟吸收了这些思想并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哲学体系。梁漱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文化三路向"说、佛儒异同论、新儒学思想。"文化三路向"说以"意欲"为基础,详细地分析了中国、西方、印度三家文化的特点,即中国文化是"意欲调和、持中",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印度文化是"意欲反身向后"。梁漱溟在"文化三路向"理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认为中国文化将会在未来世界得到复兴。就佛儒关系而言,梁漱溟从儒家的"乐"以及佛家的"苦"出发,来区分两家学说对于人世间不同的态度,并通过解释佛家的"破二执"、儒家的"四毋"观点,来表明儒佛都是希望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问题和苦难,都是本着对生命的关怀这一目的,只是途径、手段不同而已。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特征是文化民族主义、援西学入儒、区分了真假儒学,其"内圣外王"思想涵盖在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中,道德观就是他的"内圣",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就是他的"外王"。梁漱溟的思想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他是第一个从哲学层面上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的,儒学复兴观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可能,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提供了启示,有利于国家的软实力建设。虽然梁漱溟的文化思想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理论缺陷也是很明显的。他以"意欲"概念作为立论基础有强烈的唯心主义意味;他所提倡的直觉是一种唯心主义认识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阶级斗争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梁漱溟的英雄史观以及否定阶级斗争也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悖。他的思想与实践脱离,未能达到实践哲学在那个时代的要求。他的形而上学思想,他将文化发展作为先验式的单线模式,机械性特征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晓阳;;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的远观与近视[J];法制博览;2015年18期

2 何向东;;进一步深化梁漱溟研究 推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纪念梁漱溟先生诞辰120周年[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3 陈雷;;梁漱溟诠释孔子伦理思想的方法及其向度[J];伦理学研究;2013年05期

4 郑大华;;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现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初探[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2期

5 董德福;现代新儒家与柏格森生命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6 王宗昱;梁漱溟与柏格森哲学(下)[J];社会科学家;198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凯;梁漱溟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刘旺华;“国家—社会”视野下的梁漱溟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D];湖南师范大学;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易雯;梁漱溟国家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2年

2 薛君;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8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18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3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