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动词语义误用检测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文动词语义误用检测研究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动词语义误用 语言模型 词向量 支持向量机 注意力模型
【摘要】: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已被人们广泛学习和应用。在非英语母语(Englishassecondlanguage,ESL)作者的写作中,动词的误用是所有语法错误中最为频繁出现的错误之一。ESL对动词的误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语法的角度,主要发生在动词的主谓搭配、时态、拼写上;另一种是从语义的角度,对动词的使用环境理解不当,造成语义的错误与混淆。而第二种动词语义误用的错误却没有人对其做过相关研究。主要原因在于,动词的语义错误很难直接定义,与错误形式相对固定的语法错误相比,动词的语义误用没有相应的规则来进行直接处理。因此,为解决动词的语义误用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本文首先从Lang-8网站上获取了英文正误句子对,根据这些句子对,本文提取了容易被误用的动词集合,然后设计了几种纠正ESL学习者的英语动词语义错误的方法。首先我们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引入了强分类器SVM,通过特征选择,为每一个易误用的动词训练了一个多分类器(由于每个动词可能有多种误用形式),然后我们提出了基于序列到序列的注意力模型(Sequence to Sequence Attention GRU,SSAG)。经过实验验证,发现对于误用形式较多的词,基于SVM的动词误用检测模型的效果不稳定,其中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特征空间过于稀疏,从而导致算法无法选择合适的分类面。而使用词嵌入(Word Embedding)加注意力模型(Attention model)的SSAG算法效果稳定,模型准确度达到了 87.84%。最后我们将SVM与SSAG算法相结合。通过在Giga数据集上进行评估,此方法显示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模型的最终准确度为92.52%。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3;TP3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利;“黑”的动词用法[J];语文建设;2002年07期
2 春江;关于《бЫАО+动词过去时》的结构[J];外语学刊;1985年04期
3 庞文焕;俄语中表示动物“叫”的动词[J];俄语学习;1994年06期
4 丁小省;;动词的“三性”[J];高中生之友;2006年Z3期
5 刘新会;;句首动词形式考点精练(英文)[J];中学英语园地(高三版);2006年12期
6 张勇;朱丽先;;动词应用小结[J];新课程(中学版);2007年12期
7 郝昌明;;动词作为突破口,句意表达一路顺[J];新高考(高一版);2009年04期
8 张扣才;;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J];初中生世界;2003年Z6期
9 赵志强;满语动词的连用形式与副动形式[J];满语研究;2000年01期
10 赵莹波;动词在句中作状语用法的特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一立;;浅谈英语分级测试中完形填空题型的动词选项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力;;释义另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 薛勇民;学问应是动词形式的“问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朝阳初级中学 潘俊;中考词语应用初探[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2 韩大伟;英汉运动类动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金多荣;基于语料库的汉韩“获得类”动词动宾搭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苏祖梅;俄语反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夏青;动词“上/下+NP”结构的习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宁凤彬;俄语动词多义的层级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葛邵玲;中国英语学习者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的多因素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4 欧阳超群;高中生对英语作格动词习得的实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黄丹青;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
6 黄青山;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汉语手部动词偏误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扎西才郎;面向信息处理的藏语复合动词结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8 朱众志;英文动词语义误用检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9 陈红娟;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语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佳玉;明清时期动词作状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2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