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诗薮》六朝诗学观念研究
本文关键词:胡应麟《诗薮》六朝诗学观念研究 出处:《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胡应麟是明代中晚期诗论大家,他虽属于复古阵营,但在师古的方法和对象上较为圆融,诗学观念在明代复古派诸人中呈现“集大成”的特点。胡应麟《诗薮》内容丰富、体制严谨,辟有专章评价六朝诗歌。以初、盛、中、晚作为分层,论述六朝内部诗歌发展的变化,分析各阶段诗人创作的得失;而且论述各体诗歌在六朝的演变。胡氏是以诗体为主线,在综合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观点,他以汉魏、盛唐诗歌为标杆,考察六朝诗人在继承中的得失,肯定六朝诗歌对唐诗的影响。从胡应麟对六朝诗歌“文质”和“风神”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古体尊汉魏、近体崇盛唐的审美追求,他对于六朝诗歌“靡曼精工”的风格不甚提倡。以汉魏、盛唐诗歌为典范,有利于为学诗者提供明确的学习对象,但不可避免存在忽视六朝诗歌个性的弊端。通过《诗薮》与《艺苑卮言》《诗源辩体》《诗镜总论》六朝诗学观念的比较,可知胡应麟继承了王世贞的复古理论,在对六朝诗歌地位和六朝诗人评价上,与王世贞有颇多相似之处,是复古理论“集大成”者;虽然《诗薮》在诗体“正变”上,论述上不如《诗源辩体》细致,但论述内容更为全面;《诗薮》在坚持“格调”的基础上强调“风神”,是对复古诗论的发展和完善。虽然胡应麟认为六朝处于诗歌发展低谷期,但亦全面展现了复古理念下对六朝诗歌的接受情况,完善了诗歌史之链条。本文系统探讨胡应麟《诗薮》对六朝诗人、诗歌的评价以及其中透露的诗学观念。通过胡应麟与王世贞、许学夷、陆时雍的六朝诗歌观的比较,分析《诗薮》六朝诗学观念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探讨胡氏在复古理论指导下对六朝诗歌评价的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辉;;《诗薮》的体制特点及理论特色[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黄爱平;;论宋诗话中的“工”[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2期
3 冯韵;;关于“格以代降”的考辩[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4 王明辉;;关于《诗薮》创作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周效柱;;《诗薮》中的神韵论[J];求索;2008年04期
6 周效柱;;《诗薮》的诗歌发展观[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周效柱;;略论《诗薮》之诗学思想[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8 周效柱;;《诗薮》对历代诗风之评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陈小梅;;胡应麟评徐陵诗[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0 李庆立;崔建利;;胡应麟诗论研究述评[J];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毅;西晋诗歌批评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斌;明代中古诗歌批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丽媛;胡应麟文艺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雅芳;论胡应麟的六朝诗观[D];华侨大学;2015年
2 万小红;明中叶六朝诗歌接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吴文娟;明诗话中的汉魏晋诗歌批评[D];郑州大学;2011年
4 金光;胡应麟诗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灿;胡应麟诗歌理论探微[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23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2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