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7 22:13

  本文关键词: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出处:《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创意 文化旅游 哈尔滨


【摘要】:在知识经济的前提下,随着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变得丰富多样,人们的旅游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较低层次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而是更倾向于选择更高层次的出行方式。文化旅游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满足不同旅游者差异化的旅游需求,其中包括对于异质异地文化的参与、探索和体验等需求,因此其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推动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创意时代的来临,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的融合互动逐渐成为新的焦点。因此本文在哈尔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引入了文化创意的理念,这为哈尔滨旅游相关部门及旅游企业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一条创新的思路和路径。首先,文章在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整理、分析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和成果,对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进行初步的界定。其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广泛搜集资料和发放问卷等多种途径,对游客社会人口学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游客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感知度分析和游客对于文化创意旅游的认知度分析进行了有效分析。并且阐述了哈尔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哈尔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最后,虽然哈尔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基于创意视角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缺乏整体布局、旅游产品创意性不足、文化旅游品牌缺乏创意、投融资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足、文化创意人才匮乏的问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与建议,为哈尔滨市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进行文化旅游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Abstract]:In the premise of knowledge econom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demand of tourism have become rich and varied, people travel demand is not limited to the lower level of sightseeing and leisure vacation, but more likely to choose a higher level of travel mode. Because of it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cultural tourism can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tourists' differentiated tourism, including the participation,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of heterogeneous culture. Therefore, its development has broad prospects and vigorous vit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s promot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creative era,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cultural creativ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focu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rea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Harbin, which provides an innovative train of thought and path for Harbin tourism related departments and tourism enterprises to develop cultural tourism. First of all,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ory, experience economic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first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achievemen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cultural creativity, cultural and creative, cultural tourism, cultural tourism and creative concept of the preliminary definition. Secondly,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collection and questionnaire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 social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s, tourists to the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 for tourists Perception Analysis and cognition analysis of 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efficiently analysis. And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arbin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rb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Finally, although the Harbin rich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but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creative perspective there is a lack of overall layout, lack of tourism products, creative cultural tourism brand lack of originality,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hannels, lack of publicity, cultural and creative talent shortage problem.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st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Harbin, and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basi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Harbin's tourism departments and tourism enterprises.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127;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菊凤;北京文化旅游:现状·难点·战略[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2 战化军;齐文化旅游研究的奠基石——范跃进教授主编的《齐文化旅游丛书》读后[J];管子学刊;2003年04期

3 秦学;宁波发展文化旅游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骆凯;;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5 闫爱萍;;运城文化旅游及关公文化的地区性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王兆峰;黄喜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7 司法臣;;坚持文化创新 推进互助文化旅游产业升级[J];群文天地;2011年07期

8 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苏晓丽;蒋再松;杜立文;王登才;;提升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山西文化旅游领导[J];黄河之声;201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步长存;;发挥人文资源优势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洁;;浅论贵州省黔中地区的文化旅游[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3 张文建;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寿球;;建设广西文化旅游的“特区”——西林县文化旅游的定位和开发思路[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李秀金;;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谭申;宋立中;周胜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外文化旅游地影响模式分析及其启示[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维克;;深入发掘文化内涵 促进青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常莉;;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营销策略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9 张生寅;;加快青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10 王学昭;宋伟;;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市场拓展策略探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晋;双赢:文化旅游的目标[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溧阳旅游局副局长 许新平;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开发[N];华东旅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萍 实习生 杜博;河南文化旅游如何破题?[N];河南日报;2005年

4 吴敏 陈雪钧;人文奥运与文化旅游[N];江南游报;2005年

5 玉华宫管理局局长 苏龙海;立足文化旅游资源 建设文化旅游名市[N];铜川日报;2005年

6 记者 李悦春;找准契合点做特做亮文化旅游产业[N];云南日报;2005年

7 记者 姚振发 实习生 翁嫣;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推进建设文化大省[N];浙江日报;2000年

8 本报评论员 贾启龙;借鉴云南经验 做强文化旅游[N];阿坝日报;2006年

9 陈永正;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战略选择[N];成都日报;2007年

10 熊秀兰;州政协建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朱华武;湘绣文化旅游形成与适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俞容龄;跨文化旅游情境中的多重话语[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会宾;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蕊;长春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颜迪;文化旅游的审美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向杰;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5 魏代俊;郑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2年

6 刘智慧;朝阳市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7 聂璐;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杨乐;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亚历山德拉(Bukharova Aleksandra);贝加尔湖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高羽;红色历史背景下文化旅游名镇的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43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43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