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俄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该理论注重强调语言的行为功能和实践功能,理论实用性强,它适用于人类日常语言实践,研究日常语言的功用。人们的语言实践按照社会中一定的言语行为准则进行,言语行为理论对于这些准则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为现代语言语用研究展开了新视野。礼貌言语行为理论是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因为,礼貌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言语交际要遵循得重要准则之一。虽然,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异,对于礼貌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礼貌言语表达的手段和判断标准不同,但都遵守着一定的礼貌原则去实施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并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比较是人类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经常用于语言研究。语言对比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热点,语言对比的内容可以是语音、语法、词汇、语义,也可以是语言的文化、历史等等。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语言对比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俄、英、汉三种语言的礼貌言语行为,揭示了三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遵循的礼貌原则,语法语义、礼仪风俗、道德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异同点,努力将语用学和言语行为理论转化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与应用。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本论文论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内容、写作的重点及难点。论文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是理论的论述部分,分三小节展开:第一小节概述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脉络,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实用特点;第二小节进一步论述礼貌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介绍了礼貌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内外有关礼貌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揭示了礼貌言语行为研究的重要性;第三小节论述语言对比研究的概况以及必要性,以此来说明使用语言对比方法来进行俄、英和汉三种语言的礼貌言语行为异同点分析的可行性。第二章总共有两小节,分别从原则和分类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俄、英以及汉三种语言的礼貌言语行为。第一小节首先论述了三种语言遵循得礼貌原则,分析了这些原则的异同点,最后谈及礼貌原则的制约因素;第二小节对礼貌言语行为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礼貌言语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展开具体的礼貌言语行为对比分析,分别从语法语义、语言礼仪以及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第一小节重点写俄、英、汉三种语言的语法语义差异;第二小节语言礼仪主要从规范和禁忌两方面涉入;第三小节主要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习俗以及尊重多元化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结论是本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俄英汉礼貌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我们看到三种语言的礼貌言语行为存在着相似性和特异性,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语言,并且加深了我们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来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语用失误。
[Abstract]:Speech act theory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pragmatics , which lays stress on the behavior function and practice function of language , and has strong theoretical practicability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politeness language behavior research .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language contrast method to analyze the politeness language behavior of three languages : Russian , English and Chinese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华!610053;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2 涂青;浅谈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能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8期
3 刘卫兵;;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行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王爱华,吴贵凉;对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的调查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付习涛;论言语行为的性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6 钱乐奕;道歉言语行为中请求策略的使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刘思;樊葳葳;;言语行为集理论及其应用初探[J];外语教育;2005年00期
8 胡方芳;;对言语行为构成规则的重新思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刘琼;殷正坤;;虚构话语是一种言语行为吗[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S1期
10 张晶;危鸣辉;;英汉外交语篇言语行为构建及其异同[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咪咪;;批评言语行为中日对照研究——以电视剧为题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林大津;;论言语行为“得体性”探讨中的概念混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郑立华;;试论言语行为的社会意义[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C];2004年
4 叶华;;医生言语行为浅析[A];200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唐炎;龚坚;郭礼;张新;;基于言语行为的体育教师课堂角色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晏小萍;;性别、权势与礼貌策略在汉语请求、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表现[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C];2004年
7 陈俊;张积家;张艳辉;;教师管教言语行为语效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胡友信;;“THANK YOU”用语的言语行为与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黄永红;;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蕊;汉语“说”类言语行为标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礼勇;中国人言语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关英明;现代汉语致歉言语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尚晓明;人和世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建构与透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明炜;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段芸;言语行为语力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崔蓬克;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政府微博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曾莉;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树伟;俄语言语交际中的“高兴”类言语行为[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2 伊曼;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行为[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洪姗;中澳大学生警告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何雪艳;《红楼梦》修辞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5 张宁;基于FIAS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言语行为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5年
6 靳钰;[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邱竹;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林箭;政治职场会话中的虚假礼貌言语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海艳;霍桑短篇小说中人物言语的翻译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馨;中学地理优质课课堂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57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57603.html